主页 > 旅游攻略

北京菜市口游玩攻略简介(老北京童年记忆)

沈芳蕤 2023-11-23 14:11:01

摘要:写于2017年南二环菜市口,属于现今已经被抹掉的宣武区,旧年间处决犯人砍头的地方,鲁迅文章《药》里人血馒头的现场,“戊戌六君子”曾血洒此地,这里有历史有传奇,70年代,告别了49后的

写于2017年

南二环菜市口,属于现今已经被抹掉的宣武区,旧年间处决犯人砍头的地方,鲁迅文章《药》里人血馒头的现场,“戊戌六君子”曾血洒此地,这里有历史有传奇,70年代,告别了49后的纷纷扰扰,一切沉寂下来,安静地等待着连根拔起的决绝时刻的到来。

这条大街路南最东边就是我们小孩特喜欢的菜市口文化用品商店,一想这儿,仿佛就闻到了一股熟悉的香橡皮味儿,这个商店很大很全,备齐了上学时所有的学习用品,目前留在脑海里的是各种文具味道,纸张,橡皮,墨水 ,颜料。前段时间看到一篇文章写人类的嗅觉不一定比猫狗差多少,只是其它知觉系统太发达,不经常使用嗅觉而已,我想如果像猫狗一样用嗅觉思考和回忆,是否更能带动内心的情感,往事以各种味道微妙细分的形式“看见”,记忆按钮或许更轻易地开启。

这商店离我家还有段距离,这是家里人允许我独自出门最远的路程了,最喜欢溜溜达达蹦蹦跳跳去购物,和营业员叔叔阿姨在柜台前交谈购买,像个小大人儿,这是件体面骄傲的事儿。

文化用品商店稍微往西一点就是菜市口浴池,小时候住平房四合院家里没有洗澡设备,大人小孩都去浴池洗,大家平时上学上班 ,一般周日去(那时周六还上半天课呢)里面热气腾腾人挤人人挨人,有盆堂有淋浴,盆堂有澡盆单间比较贵一些属于VIP了,我们小孩子都是淋浴,浴池备一些肥皂,估计是特制的,特别特别硬,密度相当大,一块肥皂基本上可以够5个人使劲洗几个小时的,我有个同学特会过日子,家里姊妹多的原因吧,她每次洗澡的终极目标是使完一块肥皂,一起的小孩儿都特别佩服她的顽强。

洗完澡叫渴,浴池外面的冷饮店有刨冰、酸奶、杏仁露、北冰洋汽水、小碗冰激凌、冰棍什么的,这是一个开心乐园,大人小孩们个个香喷喷红扑扑的享受周末时光。

80年代初,我在这个冷饮店平生第一次喝咖啡,一碗咖啡,一碗,蓝边大碗……

,那天洗完澡,本想和平时一样吃一碗刨冰,看见了新挂的招牌上写咖啡俩字,心思一动来了一碗,味道熟悉,真的是熟悉,虽然从来没喝过,咖啡温暖苦涩的味道,是不是人类天生就会觉得亲切而熟悉,那真是历史性的一刻……

等会,我去弄杯咖啡再写。

洗完澡往西溜达几步就到了南来顺,北京东来顺涮肉大家都很熟悉,南来顺比较草根,经营各种北京当地小吃,豆浆油条豆腐脑,面茶 油茶 烧饼 豆包 牛肉饼,小豆粥,糖火烧,螺丝转,炒饼,凉粉,酸菜羊肉面等等,是我们小孩子的解馋圣地,那时候没现在那么多好吃的,家长领到南来顺吃顿小吃,就是大喜事,能前后高兴好几天,记得餐桌子上油脂麻花的很脏,特难找到个干净地方,可是吃的特别香,顺口儿,味儿正。

现如今,南来顺搬到大观园门口了,我去过几次,每次都想找回小时候的感觉,没有了,物不是人也非。

我家在路南,沿着南来顺往西走,在西鹤年堂中药店对过儿的胡同里,从家去药店走路5分钟就能到,得过一条马路,这儿有坐堂先生号脉开药,一般的头疼脑热药到病除,中药铺比起西医院来,气氛好得多,小孩儿并不拒绝,坐堂大夫老爷爷很和蔼,喜欢和家长唠家常,最重要的有特别解馋的大山渣丸吃,直到现在好几十岁了,也经常去药店找这个,童年记忆中的美味实在忘不了。

在西鹤年堂右手有个对我一生影响巨大的地方,那就是信托商店

!,可小时候觉得和我完全没有关系,这儿专门收购和出售有价值的二手物件(

就是现在我做的行业vintage

),商店里有老座钟、 收音机半导体、手表、灯具、老家具等,很多杂件都是出彩儿的老洋货,还有从大使馆里出来的老旧进口衣物(现如今很时髦的古着),这个地方最容易勾起人们的好奇心,平时门口外面聚集着很多人,买东西卖东西了解行情看热闹的各色人等,这里是个灰色地带,一些人在门口和准备买卖货品的客人私下交易

,那个时代所谓正派人还是很拒绝这类“倒买倒卖”的,但……这世界总是有先行者,总有大胆者,总有追求自由的人,我发小的父亲就是做这个行业的,前几天从北京来上海到过我的小店,一起欣赏我的存货,畅聊我们共同喜好的那些老物件。这位父亲一样的老前辈,曾经有过很多故事,如果有机会我会在另外的篇章为大家分享。发小儿父亲在街坊中有个外号叫“业余华侨”,家里的摆设,发小儿的衣服鞋帽大多都是洋货,让我在那个年代从她家她身上一瞥优质生活的美好,信托商店以及门口灰色地带买卖的物品性价比很好,大多数人还是宁可使用什么布票工业券购买大商场的商品,于是,我们这些孩子几乎穿着同样单调款式的衣服,家里的家具款式也是同样的陈旧单一,羡慕发小儿。

鹤年堂左手是古朴的茶叶铺,至少也是100多年的历史,天花板木质A字结构,很高,各种高中低档茶叶藏在好看的茶叶罐里,散发着茉莉花混合着茶叶的香味,这家店虽处闹市却有那么点幽深静谧,

我们这些小孩儿喜欢这里的不一样,喜欢这里的茶香,隔三差五来捣乱。进去后上蹿下跳,售货员每次都利索地把我们轰出去,前仆后继,挡不住我们一波一波来

在我心目中茶叶铺营业员和中药铺伙计一样的神秘、文雅,但是更香,多年后在国外茶叶铺遇到的营业员颇有类似气质,想必是茶香薰出的古风贵族气,腰杆直,不阿谀,或许恬淡如水的脱俗才配得上清雅的茶叶,此处也是好多小孩儿的职业理想所在地 “长大要是在这儿上班就好了”,我却不以为然,我的理想在旁边

往东走过了马路,位于丁字路口的东北角是著名的菜市口百货商场“菜百”(早先的菜市口并不是十字路口),后来的80,90年代很是风光了一阵儿,也不知道怎么就卖黄金卖火了,火了以后再没有之前国营大商场的庄重尊贵,变成个利欲熏心的暴发户,商场里面海报花里胡哨,大喇叭促销信息哇啦哇啦,橱窗也庸俗不堪,成为暴发户之前,70-80年代初这商场是北京市优秀颜值商场的标杆(后来是挣钱纳税标杆

),据说总得奖。商场外面的十几个橱窗在当时的我看来就是人间仙境,这么多年了,具体橱窗里面什么样子记不清楚了,只记得自个儿没事就喜欢去每个橱窗前面看,看那些跟现实生活不一样的美妙场景。想长大以后能干上“摆弄橱窗”的工作就好了,这是我的职业梦想之一,

梦想之二是给百货商场对面的电影院画电影海报,那个时代的电影海报都是手工画上去的,我时不常跑去看工作人员作画,还老问人家什么时候装上去,换海报的时候奔过去瞅着,这是个很迷人的工作,能把电影画出来,摆在马路上显摆给好多人看,在我小小的心灵里简直是国王的荣誉,喜欢显摆 !刚才的 “摆弄橱窗” 也是这个特性,可是为什么小学老师问有什么理想的时候,我怎么说是科学家呢,太嘴不对心了吧,估计是写学雷锋作文写虚伪了。

结果这两个梦想都没能彻底实现,实现了“信托商店”

最后说说我们胡同口的那个店,是个介于商场和小卖部之间的小店,卖些针头线脑,大家伙儿都叫“黑猴儿” ,打记事儿起就这样叫,大人说因为早年这个店门口有个黑色的石头猴,家里大人带我出去遛弯儿经常去黑猴儿待会儿,跟熟悉的店员聊聊天,那些店员都在这个店好多年了,冬天店中间有个连烟囱的大炉子,特暖和,一说黑猴儿,只有老街坊们能听懂,如果老人儿们聚齐了一起聊这个黑猴儿,保管一些人会眼圈发红,眼泪汪汪……这个店我不知道该怎么讲,就好像最寻常最自然,见惯了的,甚至熟视无睹的事物,往往最是情深,有一天他没有了,永远消失了,心里会空一块,怎么也填不上。

时间太久,记忆已模糊,现在的菜市口就是到处高楼大厦大宽马路的城乡结合部,丝毫找不到老菜市口的一丁点模样,一丝丝气息,空留个地名,网上找文章图片也没有什么留存和记载了,如果不写下来,怕那点可怜的记忆也都忘光了。

今天就到这里,幼年时代的菜市口还有很多故事,且待我有空慢慢聊。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