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薰山谷(南行记车过太平)
沈芳蕤 • 2023-09-07 11:18:19 • 次
编者按:
城市离不开记录者,城市更需要传颂者。当荷马行吟于世界之角,希腊遂成不朽篇章;当阿波利奈尔驻足于米拉波桥,巴黎钟声穿越时间之浪。
红星评论×红星新文化邀请成都文化名人,在成都大运会期间行吟City Talk,跟随文化名人们载欣载奔的脚步、三步一个转身,领略另一个成都。
凸凹
南行记:车过太平
白驹过隙,光阴荏苒,落居龙泉山下,一晃三十又一年。无数次出门登临山脊,无数次下山蜷蛰宅室。山中的长松山、云顶山,都去过,也知道龙泉山脉发脉于绵阳安州区、隐没于乐山市中区,但从未将其从头到脚,从首至尾,走通顺过。
雪山下的龙泉山森林公园和都市建筑 摄影 王效
决定快刀斩乱麻,来一次自驾游急就章。理由嘛,跟登山一样,就一个,山就在面前。
按照攻略备课,昨天,也就是2023年7月22日,我向龙泉山南段东麓地区的彭祖山驶去。我要一站一站走,一站一站勘山望景。
第一站,天府新区太平街道。导航显示16公里,25分钟,会途经柏合。柏合,太熟悉,十七年前在《花蕊中的古驿》一书中就写过专篇。这里就不说了。但还得说一句,四百里龙泉山脉的主峰,海拔1059米的长松山就矗立在柏合境内。
出君度半山小区大门,入华信大道,从成简快速通道高架桥下穿过,左拐,上环山大道。环山大道是新修的,刚刚通车,贴着龙泉山脚,平而宽,好得像一条绶带,却少见车影。过境柏合古镇,未停留。右侧拐出,沿缓坡地带入太平。
双流太平一角 摄影 杨松
从建镇历史与街场现存古迹看,太平是座古镇无疑。北宋治平前叫衡山镇,之后称垍窑镇,明代末年始谓太平镇。南宋《成都文类》引《丞相张公祠堂铭》记:“大丞相文忠张公,以治平三年春初仕为雒县簿。其年冬十有二月,来摄华阳县衡山镇之征官。”张公,即张商英,北宋治平二年进士,官至宰相。清初,此地建了江西会馆,至清末,又先后建了广东会馆、湖广会馆、黄州会馆等移民同乡会馆。
因地处巴蜀古驿道东大路南支道要津,而有“东山旱码头”之誉;又因出产陶器,而有“窑子坝”之名。境内现存观音寺、天台寺、圣金寺、牛心寨,以及三国文化遗迹。最高点位于张飞营,海拔951.4米。紫颐香薰山谷,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一个独立成片的纯正法国普罗旺斯薰衣草主题花田。有家名释月的森林度假酒店,我去过两次,那里不仅有植物公园的式态,更有龙泉山中最漂亮的大书房。释月的小影院和禅文化主题宣传推广片,也给我留下了印象。当然,与之相匹配的,是食宿的高标定位。食一顿,七八百元一客;住一宿,上千近万元一间。
香薰山谷(资料图片)
四年前,为采写建于1970至1972年的“龙泉山引水隧洞”,我到太平的前进村去踏勘过引水隧洞入口。又翻龙泉山,去了山那边的隧洞出口简阳张家岩水库,还顺着渠水去了龙泉湖、三岔湖。翻山途中,西坡,意外遇到了一座名玉佛寺的小巧玲珑、清雅幽静的寺院。寺院地处牛心村,坐落左路边侧。奇怪的是,我没有在太平的镇情介绍中看见这个寺,而在网上,居然有说该寺居龙泉山东坡,属简阳市五指乡。玉佛寺之隐,由此可见一斑。
龙泉山引水隧洞(资料图片)
太平西侧,柏合南侧,有个镇叫白沙,因其场镇附近盛产白沙矿而得名。南出龙泉驿到华阳等地的华龙路从其街场穿境而过,这也使得我无数次从其街场穿境而过。即便只是穿境而过,我对它还是有一种亲切之感,原因是我曾在大巴山中一个叫白沙工农区的地方待过12年,18岁到30岁。
从太平场镇腹心地带向南,过车水马龙的大型十字路口——打横在面前的是去往龙泉山那边的双简路。
如果从此处左拐,沿双简路上山,一直开,再向左转入一条尚未命名的规划新路,可达龙泉山脉最著名的现代大气派新景区:丹景山丹景台。全程20公里,只20多分钟就到了。我去过两次,到了,泊好车,再排队坐景区观览车上山。当然,也可选择从步道上山下山,路很好,以木梯为主。
通往丹景台的木梯 摄影 王效
在建设世界最大城市公园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之前,成都平原只有一处丹景山,那是西北边彭州市的丹景山。我的意思是,成都平原其他的丹景山,包括东南边龙泉山脉的这座,都被彭州的遮蔽了,代表了。彭州的丹景山,地处龙门山中,面湔江,邻海窝子。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去山上开过牡丹诗会。2018年,写《汤汤水命:秦蜀郡守李冰》,踏勘包括阳平观在内的李冰生养地阳平山地区时,又顺道去了。彭州丹景山名声大,是因为天彭牡丹名声大。陆游《天彭牡丹谱》云:“牡丹在中州,洛阳为第一;在蜀天彭为第一。”
每年很多市民幕名前往彭州丹景山欣赏牡丹 摄影 刘畅
丹景台的声名及旅游热度能与彭州丹景山平分秋色,甚至远远盖过它,当然与自身点位、设计、重金打造和强力推广有关。这一点,从丹景台的别名“城市之眼”即可看出。登台四望,一览无余。我以为可以尽览成都城池,但我的0.8的视力没有办到。变个姿态,反个方向,我看见了美丽的三岔湖,薄雾中的天府国际机场,看见了成都东部新区瓦蓝的天幕。
丹景台外观由橙色金属造型和玻璃镶嵌组成。整体建筑螺旋向上,从空中俯瞰,其顶部仿若一只通天之眼,眼睛中镶嵌太阳神鸟图案。建筑主体内部,设有景区规划展馆、沉浸式影院、植物科普馆、咖啡馆等。景区内的丹景阁、丹景里、丹景亭和U形玻璃栈道等配套设施,与之遥相呼应。总之,你如果毫无准备,进山,转个弯,突然见到凸出的“天眼”,多半会以为做梦,或以为遇上了外星来客——见到龙泉山龙泉驿段西侧的东安湖大运会主场馆,也有类似感觉。丹景台景区核心区海拔702米,坐落成都东部新区丹景街道、武庙镇,总面积约955亩,是天府新区策划并实操出来的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第一个先导性、示范性、引领性项目。
在丹景台眺望三岔湖 摄影 王效
丹景山地处三岔湖西北,位于简阳原丹景乡和五龙乡交界处,与双流、仁寿两县接壤,峰顶海拔974米。境内三国文化遗迹众。武庙乡团堡村、烂田村与双流县太平镇交界处,山顶上有张飞营。张飞营东边,一块高3米,直径2米的青色巨石,刻有张飞头。头像残损,但能够看出个大概。张飞在这里并没有怒目圆睁,而是慈眉善目,像佛头。
从太平镇穿过打横的双简路后,沿山脚宽广的太合路走,不到十分钟,入了合江场镇。
凸凹
本名魏平。1962年生于都江堰。诗人、小说家、编剧。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为中国诗歌学会理事,四川省诗歌学会副会长,成都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著有《甑子场》《大三线》《汤汤水命》《花儿与手枪》《蚯蚓之舞》等诗歌、小说、散文、评论诸书20余部,其中,获奖图书7部。编剧有30集电视连续剧《滚滚血脉》(2009年播映)等。获有诗刊社刘伯温诗歌奖、冰心散文奖、四川文学奖等奖项。
编辑丨不存在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