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江旅游(畅遊富春江)
沈芳蕤 • 2023-09-08 06:49:34 • 次
□叶抒
国庆放假,女儿与同学相约,畅游富春江。
“你两与我们一起同游,”女儿说。
我有顾虑,怕两代人观念、兴趣相异,败了她们的游兴。小女说,不会,不会。两老兴冲冲同往。
10月2日早上8时从家出发,8:45分至江滨接上女儿同学燕子。
过钱塘江,沿320国道一路西南而去。天晴而不朗,闷热。
游富春江,自然想起吴均《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初读此文,我心即醉。
那是1979年,入杭州大学高考复习班的第一课。
文之醉,远胜酒力,43年过去了,至今醉意还未消尽。
今天,文景同酿,酒力恐怕要立方值飙升了。
我不怕!我期待!!我已做好准备!!!
我眯着眼,期待醉的到来。
奈何,320国道避江如仇,偶一照面,即逃之夭夭。我恨国道设计者为何如此无趣,硬生生将国道与富春江撕开;我真想打开车门跳下,独自朔流而上,与“天山共色”。然,心有所忌,恐老妻嗔怪,更怕给小女同学留下“叶华老爸有点疯”的印象,只能臆中“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了。
已秋,路侧花尚艳,绿尚肥。车一路飞奔,车窗外绿绸狂舞。今天的霭气有点重,一眼望去,所见之物似隔了一层毛玻璃,近景还清晰,远山则迷迷蒙蒙了。
9:20分,路旁有箭头指:黄公望故居。
刚收拢的心,又一次脱壳而去。
吴均的文字已使我沉醉,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更令我痴迷嗟叹。
黄公望(1269—1354),元时人,本姓陆,名坚,幼年父母双亡。有温州平阳黄公,九十而无子,收其为嗣。“公望子久矣”。陆坚改名黄公望。
黄公望45岁才做了一个小书吏,因上司贪污被牵连,锒铛入狱,50岁出狱,一边学道,一边学画,与师弟郑樗(字无用,号散木)四处云游。
黄公望,工书法,通音律,善诗词散曲,尤擅画山水,曾得赵孟頫指授,宗法董源、巨然、荆浩、关仝、李成等。名列“元四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之首。传世画作有《富春山居图》《水阁清幽图》《天池石壁图》《九峰雪霁图》《富春大岭图》等。
79岁时,黄公望与无用一起游到浙江富阳,被“无处不画图”的富春山水缠住了脚,再也迈不开步子,只能留下不走。无用不擅绘画,独自继续云游。
历四年,《富春山居图》成。全长700厘米,以富春江为背景,画面用墨淡雅,山水疏密相间,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变幻,被誉为“画中之兰亭”,“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图成不久,黄公望即去世。
谁料想,《富春山居图》的命运比画家的命运更曲折,更离奇:因为“传世名画”,被人争相收藏。明末,传到吴洪裕手中。吴之爱太过自私,临死前嘱家人将此画焚烧殉葬,被人救起,已身首相离。“首”为“剩山图”,长31.8厘米,“身”为“无用师卷”,长636.9厘米。直至今天,《富春山居图》仍身首两地,前者被浙江省博物馆收藏,后者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富春山居图》,何日能聚首?
迷离间,天豁然开朗,近山绿气逼人,绿缝间露出几块山岩。
“那不是山岩,是孩子的脸。”燕子说。
是啊,那是几个俏皮的孩子,藏身于绿丛后,用手扒开绿幔,露出半个小脑袋,偷偷地看着我们。
前途皆矮山,隧道一个连着一个。
10:50分抵桐庐。大奇山国家森林公园正向我们招手。
大奇山位于富春江南岸,距320国道约1公里。境内有山峦、怪石、峡谷、溪瀑,以雄、险、奇、秀、旷著称。
初,山道尚缓,至金牛潭。潭内有声控喷泉,声愈大,喷泉愈高,泉水如雨,打湿了我们的衣衫。
传说昔时大奇山有牛,常到此潭泡澡,经千年修炼成精,食草屙金。某天偷吃了大奇观的神丹,被观间娘娘责其白天为民耕地,夜间开挖富春江以疏通河道。
富春江,原是金牛疏通的?
旁有本地妇人,见我痴痴呆呆,怕我不信,说:大奇山下沿江一带为金牛乡,我便是金牛乡的乡民。
过金牛潭,山道崎岖,道旁古藤缠木,木蔽山涧,涧水潺潺,水绕顽石,石如虎,如熊,如龟。三五老龟戏水,水羞,掉头去,聚为潭。潭水清澈,游鱼若悬虚,悠悠然游入云层后,密林间。突然想起“缘木求鱼”的成语,谁说缘木不能求鱼?!取手机摄影一幅示众,非诳语也。过潭百步,有索桥,桥荡若鞦千,老妻恐,作少女尖叫。桥上有彪型汉子曰:“我停,莫恐,缓缓行。”过桥,至步云亭,午餐,小息。又行,有单索桥,老妻不敢过,惶惶然,好的是旁有木桥备用。过木桥,山愈陡,道愈窄。蛇行,蟹爬,老猿攀。
至知青渠,历两时十五分钟,巅未及半。
继续攀登?
妻、女及燕子皆摇头。
知青渠,修建于20世纪70年代,系桐庐县第一林场知青所建,当时意为水力发电与灌溉之用。如今成了游客脚下的漫步道。
下山。
见“林中飞鼠”呼呼穿梭于古木间。飞么?队伍如糖葫芦串,一串连一串,长长的。
不串了!不串了!
老妻一步一顿,仿山蟹横爬,辅之手脚并用,历时二十分钟至山麓,再至宾馆。
刚打了个盹,忽闻“笃笃”敲门声。女儿催吃饭了。
至“小乡小镇”晚餐。4人5菜:鱼头,斤鸡,蒿菜,苋菜,河虾滚豆腐,价260元。餐毕,抹嘴,打饱嗝,回宾馆,一天已过。
3日,去建德,坐游轮,畅游富春江小三峡、登严子陵钓台。
4日,参观新安江水电站,游千岛湖。夕阳西下,入“鱼老大”吃鱼头,至家已是子夜。
富春江之游,极为尽兴!
或有人曰:题为《畅遊富春江》,记的却是“登山”,这不是诓人吗?
我曰:留一壶美酒,让您细细品尝,不亦乐乎?(富春江资料图,由CFP提供。)
作者简介:叶抒,浙江大学出版社编辑。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