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漂流(白河是一个美丽传奇的名字)
沈芳蕤 • 2023-09-13 13:40:07 • 次
在家乡南阳,
有一条清澈碧绿的河水,
犹如温柔的臂弯,把古老的南阳拥入怀中。
白河,经南阳市缓缓而过
这就是南阳的母亲河——白河。
被南阳人誉为母亲河。
南阳市淯阳桥(白河上)
那么,白河的主源究竟在哪里?
白河,寻根溯源,
其淙淙不息的源头,就在紧邻家乡的嵩县——白云山。
白河源头白云山主峰
沿白河溯流而上,
就到达了白河源头最为壮观之处,白云山九龙河大峡谷观。
白河上游九龙瀑布
有气势磅礴的景观群。
最著名是九龙瀑布。
水流撞击岩石,水花四溅,
犹如喷雾行云,阳光透过水雾,
呈现出一道绚丽的彩虹。
九龙彩虹
还有白云湖、玉皇湖等高山湖泊,湖面水平如镜,与蓝天白云映衬,水中的倒映极为清晰,如同仙境镜一般。
白河源头白云山白河水从山洞泉涌而泻
家乡的白河,历史上比我们想象的更加波澜壮阔,更加恒古绵长而久远。它曾经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白河上游官庄白河漂流下码头
白河,从家乡官庄的上游白云山,一路奔流而下,阔步经过名闻天下的历史名城南阳,然后汇入汉江,最后与滚滚长江会合。那清澈的河水,恰似仙女长袖上,一条长长的白纱,在江水中,分外亮眼,为区分于长江之水,所以就叫“白河”。
白河上游乔端段河水
白河,在上古时代不叫白河,山海经的第十一经里,记载着白河的只言片语,“湍水出焉,东流注于济”,可见古时的白河叫“济水”,那济水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济水是三点水,加上齐心协力的“齐”,“济”字的造字本意,使众人在同一船上,喊着口号,以统一的节奏,一起划浆,强渡激流。
可见在在古代的时候,白河的水量之大,流速之快,使我们难以想象的,人们渡河的时候,需要很多人齐心协力,一齐喊着口号,一起划船,说明白河水大,河面宽阔,水流湍急,所以得名“济水”。
白河的古名又叫“淯水”,《历史地名大辞典》中此词条解释如下:“淯水。又称育水。即今河南白河”。
根据南阳县志地名记载,白河在汉代以后叫“淯水”
南阳市白河上的“淯阳桥”
淯水,更是一个富有文化涵养的名子,在史书上也有记载,公元23年,历史上著名的汉朝皇帝,更始帝刘玄(光武帝刘秀的族兄),在淯水河畔,设坛登基,古代,这个“淯”是通假字,通今天生育的“育”,如《管子,宙合》里面记载,“天淯阳,无计量,地化生,无法厓”,翻译成今天的意思是,“天以阳气,育生万物之道”。两汉时期,南阳有“淯阳县”,古时候,南阳市又有“淯阳门”。
今天,南阳市在白河兴建的“淯阳桥”的桥名,都有一个“淯”字,都因白河在古代叫“淯水”而得名,也都是为了纪念南阳那段悠久的历史,而叫“淯阳桥”。
淯阳桥
“淯阳”桥,我们沿用至今,那又是什么原因,历史上的“淯水”河,今天,我们为什么却叫它“白河”呢?
东晋时代,第八位皇帝司马昱即位,史称简文帝,当时,为避讳名讳,把“淯”水改为白水,直到今天,南阳市内的梅城公园,有一段老城墙,城门上有一副古时留下的对联,可以证明,“真人白水生文叔,名士青山卧武侯”。
说的就是我们南阳,当时的两个历史名人,一个就是刘秀,字“文叔”。
另一个就是闻名天下,家喻户晓,在南阳卧龙岗曾经躬耕过的“诸葛亮”。
到了宋代,因“淯水河”的河水,清澈见底,河滩上的沙子干净洁白,因此就改称为白河。
白河属长江流域,为汉水主要支流,总长三百多公里。
古时的白河,是南阳重要的水路交通线,一年四季通航,十吨以上的大船由汹涌澎湃的长江,进入汉水,可直达南阳港、石桥港,小一点的木船,可到达家乡南召的白土岗。
我小时侯,也就是1976年前后,每逢夏季,白河暴涨,滔滔不绝的洪水中,常有大大小小的竹排船,从家乡乔端镇官庄白河段通过,顺河东去,那竹排,驮着名贵后山货,大概都是从上游嵩县出发的,现在才明白,当时年龄小,那曾知道?
曾猜想,那是从很远很远的天边,在那个日落西山的神秘地方,顺流飘来的仙客,小小的竹筏船,常常引起我 五彩斑斓的遐想。
今天,家乡的白河,千年的古树下,看灯的,纳凉的,洗澡的、跳广场舞的,全都不约而同地来了,白河,仿佛一下子又回到了,那个繁华而又热闹远古时代。
黄昏的夕阳的霞光,在白河里慢慢消失而又冉冉升起……
岁月,匆匆而去,
白河,潺潺而来。
故乡憧憬的脚步,
依旧匆匆地来,匆匆去。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