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旅游攻略

江门宋元崖门海战文化旅游区(这里是广东的故宫)

沈芳蕤 2023-09-18 02:30:25

摘要:江门宋元崖门海战文化旅游区,是中国首个以海战文化为主题的旅游区。位于江门市新会区古井镇官冲村崖门古战场,景区有着四大“最”,这里有着中国最大型的仿宋战船,非常壮观;有着全
这里是广东的“故宫”,纪念着历史上最大规模最悲惨的海战这里是广东的“故宫”,纪念着历史上最大规模最悲惨的海战

江门宋元崖门海战文化旅游区,是中国首个以海战文化为主题的旅游区。位于江门市新会区古井镇官冲村崖门古战场,景区有着四大“最”,这里有着中国最大型的仿宋战船,非常壮观;有着全世界最巨型的一对铁锚;有着中国最大的汉白玉传国玉玺;有着广东省最长的书法诗碑廊,这里也被称为广东的“故宫”,也是广东唯一的一座皇帝行宫,宋朝的皇帝赵昺曾住于此。

关于这个景点,记录着一场地战役的残忍,也标志着一个朝代灭亡,所以游览起来是让人心情沉重的,甚至带着一点悲壮的意味。

崖门海战,历史还要从1279年说起,宋朝与元朝在新会崖门打了一场大海战,也就是宋元崖门海战,这场战役可以说是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战。交战的双方共投入20多万人,1600艘战船,1000艘民船,历时23天。

原本宋朝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结果中了元军所施的计谋而战败,宰相陆秀夫当场抱着小皇帝投海自尽,皇帝死后众将士心也散了,最后死的伤的投海的,场面惨不忍睹,七日这后,海面上出现了10万浮尸,海战结束后,也标志着南宋从此灭亡了。

这场战役输得很惨烈,但是勇士们无所畏惧,为了国家而勇敢战斗的精神影响着后人。其中不得不说的便是文天祥了。在崖山海战前一个月,他便被元军捕获,元军打算利用他在宋军的威望,要劝他归降,顺便打击宋军的士气。但他坚决反抗,并写下千古诗句,在景区的诗碑长廊,镌刻着他的《过伶仃洋》一诗。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厓山祠,是纪念南宋杨太后及其君臣的地方,里面共有牌坊、慈元殿、三忠祠、正气亭、义士祠、诗碑廊、望崖楼等11座建筑物。

而让我比较感兴趣的是这片蟠龙山桔园,龙桔当地人称缠龙山桔,又称蟠龙山桔。令崖山蟠龙桔扬名于世的则是它与南宋最后一位皇帝赵昺的一段奇缘。

当地民间流传,有一天,宋帝昺与众臣巡视崖山海防时,天突然下起了暴雨。因为都没带雨具,所以众人统统全身湿透。雨过天晴,回到寝宫后,宫女便把宋帝昺被淋湿的龙袍晾晒在宫旁的桔树上。到了收龙袍时,宫女才发现龙袍上绣的蟠龙不见了。宫女觉得实在是太奇怪,于是在周边细细查看,一探究竟,才发现一条条蟠龙全缠到桔干上了。

看来是雨后的太阳太猛了,龙袍上的蟠龙炎热难挡,于是缠到龙袍下的山桔树上乘凉。谁料龙袍干后,宫女收袍太急,蟠龙来不及回到龙袍上。从此,蟠龙只好乖乖地永远留在崖山桔上了。虽然是一个传说,现在听起来还是挺有趣的。

随后登上了望崖楼。望崖楼建于1994年,它的前身是建于1956年的”望崖亭“。当年新会人民政府派员清理慈元殿和崖山祠遗址时,在瓦砾堆中寻回包括”慈元庙碑“在内的12块珍贵历史名碑,然后再利用挖掘到的残旧柱石,在崖山祠的山坡顶上,搭建了碑亭。在1993年的时候,又把望崖亭拆去并扩建成楼高三层,层层有观景廊的望崖楼。

在这里,可以远眺那片曾经有着惨烈战役的海域,很难想象,10万浮尸是怎样的一个悲壮场景。

作为皇帝的行宫,自然也是延续了皇家的气派,一眼望去,黄色的屋顶跟深绿色的树萌相映得彰。

亭台楼阁,飞檐挑角,一花一树都在诉说着那段过去的历史

那些年,又有谁从这里走过路过?他们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岁月无声,雁过留痕,今时今日,轻轻道一声我来了,再细细说一句我走了。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