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旅游攻略

瞻园(中华名园金陵第一园瞻园)

沈芳蕤 2023-09-20 22:18:09

摘要:江南私家园林以其超凡的艺术魅力享誉海内外,如旨趣追求上的山水主题、营造技法上的自然与人工巧妙结合、文化内涵上的鲜明士人气息等,将中国传统造园特点体现的淋漓尽致。瞻园
中华名园丨金陵第一园——瞻园

江南私家园林以其超凡的艺术魅力享誉海内外,如旨趣追求上的山水主题、营造技法上的自然与人工巧妙结合、文化内涵上的鲜明士人气息等,将中国传统造园特点体现的淋漓尽致。

瞻园

瞻园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核心区,是南京现存历史最久的明代古典园林,素以假山著称。瞻园与苏州的拙政园、留园,无锡的寄畅园,并称“江南四大名园”,体现了江南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以欧阳修诗"瞻望玉堂,如在天上"而命名,明代被称为"南都第一园",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

追根溯源

瞻园初为明代开国功臣徐达府邸的一部分,王世贞《游金陵诸园记》中称之为“魏公西圃”,有“逶迤曲折,迭磴危峦,古木奇卉”的山林景致。

入清后,该府邸改为衙门,此园也成为衙署园林,《江南通志》称之“竹石卉木为金陵园亭之冠”。乾隆帝下江南时驻跸此园,御题“瞻园”,并在长春园内摹仿建成“如园”,更添此园盛名。

由于战乱损毁,瞻园日渐荒芜。1960年,刘敦桢先生主持重修,扩北部山水、造南部假山、增东部曲廊小院,空间旷朗,水石清雅,各具特色。

园林撷珍

假山奇石

瞻园以山石取胜,假山是全园的主景和骨干,全园有南、北、西三座假山。北假山原为明代石山,以太湖石堆叠而成,山谷纵深,面水石壁,下有石径临水,贴水石梁联络两岸。在呈现自然情趣的同时,既形成了岸线变化,又丰富了低平层次,在强烈对比中更显石壁高耸。还参照苏州环秀山庄的风格,在东北角依墙顺势新叠一座临池峭壁。岁寒亭、扇面亭隐逸在西部土山的常绿乔木中,安坐其中即可享林泉之乐。

瞻园明代遗存·北假山

扇面亭

岁寒亭

南假山为刘敦桢先生殚精竭虑之作,从绘制图样、制作模型,到比照施工、精雕细琢,工作进行一丝不苟。该山营造特色有:在山体组合上,呈现向前环抱之势,前低后高,可近距离观赏池面湖石美景;在形态刻画上,峰峦组合参差错落,精心遴选的太湖石按纹理走向拼成斜列状,石缝成竖向相叠,整体性好、形态丰富;在主体构筑上,营造溶洞奇观,深邃莫测,又设人工瀑布垂于洞口,更添幽谷意趣。

南假山

山前池畔、溪涧植灌木藤萝,山后黑松成林,兼以红枫、银杏点缀,既有古木参天的山林气氛,又有四季色彩的对比与变化,还可遮蔽园外不协调的景观,瞻园南假山几乎可与苏州环秀山庄的假山相媲美。

静妙堂

薇亭

曲院回廊

瞻园在空间布局上,南北纵深长,静妙堂将全园分为南小北大两个空间,各成一组,消弥空间狭长的感觉。南北两区各有山水,配置花木。南近北远,南喧而北寂。整体布局是内向的,建筑物、回廊、亭榭等均沿周边布置,形成景观自足的庭院空间,有利于在有限的空间内布置较多的建筑,而不至于拥塞。

春波亭与船舫

跌落廊

由于瞻园内向的布局特征,其观赏路线也是闭合的、环行的。园林是空间的艺术,不仅要具有良好的静观效果,也要兼顾在行进过程中观赏景观,形成有意味的序列。东侧长廊曲折前行,沿路穿插一系列小庭院。由门厅经小轩、花厅及半亭,以“欲扬先抑”的手法来组织序列,空间逐渐开朗、丰富多变。

瞻园林木葱郁、山奇水秀,其建筑疏朗,具明园遗风,假山叠石颇具匠心,曲院回廊层次渗透,空间变化多样,经过刘敦桢先生的改造,使一代名园更添魅力,重焕生机。

往期精彩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

*园博馆已实行实名制入馆,请您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入馆参观(学生请携带学生证)。

游客服务中心咨询电话:010-63915025(周二至周日 9:00-17:00)

园博馆倡导绿色出行,推荐您乘坐地铁或公交前往参观:

地铁路线:地铁14号线至园博园站,换乘专55路公交车至正门下车。

公交路线:乘坐327路、385路、951路至芦井站下车,向东步行5分钟即到。

喜欢我们的文章,为我们点赞吧

展览 | 教育 | 文化丨收藏丨学术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