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湖红荷湿地(打造大运河文化新地标)
沈芳蕤 • 2023-09-21 07:06:09 • 次
乘船行驶在烟波瀚渺的微山湖上,航道两侧,便可以看到13万亩野生红荷观赏区。每到夏秋观荷季,游客乘坐游船进入湖面,观湖像海、令人心旷神怡,湖面花团锦簇、荷香弥漫,近可观“小荷才露尖尖角”,远可观“风过荷举,莲过千重”。红荷观赏区以野生红荷为主,千百年来在微湖水的滋养下,其颜色嫣然如霞,被冠以“微山红”的美名。一直以来,不远千里、万里相约湿地湖面观光区,一睹红荷芳容、馨享万顷胜景的国内外游客络绎不绝。
近年来,微山湖红荷湿地景区始终坚持“保护优先、科学修复、适度开发、合理利用”的基本原则,将湿地保护与大运河文化融合发展纳入区域生态系统保护体系之中,积极开展三退三还、鱼藕同池、野生动植物监测救护、科普宣教及大运河文化保护与利用等工作,有力地保护和提升了微山湖红荷湿地生物的多样性、景观的独特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运河文化的传承性,红荷湿地的美誉度和影响力也因此逐年提升,现已成为红荷湿地生态观光旅游目的地和穿越微山湖的大运河文化新地标。
市毕业就业 | 我市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
2023-09-04 15:00·网信市中
枣庄新闻网讯 近日,记者从市人社部门获悉,今年上半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2849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5.28%,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
今年以来,全市人社系统坚决扛起稳就业保就业责任,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多措并举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市经济社会运行“稳中有进 持续向好”的态势。
今年,市委市政府在深入实施“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基础上,研究制定《关于实施工业倍增计划(2023—2026年)的意见》,聚焦“强工兴产、转型突围”目标大抓产业、主攻工业、突破园区、育强企业,奋力实现工业经济更快速度、更大规模、更高质量发展,工业倍增计划为全市营造了浓厚的干事创业氛围,为高质量充分就业拓宽了空间。
我市充分释放人社政策红利,稳定市场主体,面向实体经济和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推出“枣岗贷”稳岗扩岗专项贷款,上半年发放贷款7.34亿元,带动就业604人。继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工伤保险费率,全市减收失业保险费5802.42万元,减收工伤保险费5954.76万元。为3355家企业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2443万元;为163家企业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54.15万元;为3200名职工发放技能提升补贴614.9万元。
我市推广完善“枣工快递”企业用工服务平台,与支付宝就业达成战略合作,建设智慧调度平台,建立239人企业用工服务专员队伍,目前已推广3432家企业注册使用,帮助解决用工14189人次。滚动实施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加强困难群体兜底帮扶,上半年开发公益性岗位23650个,完成全年开发任务。强化技能提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5977人次。保障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开展(参加)省、市高校毕业生系列活动24场,862家次用人单位提供人才需求1.97万个。加大就业见习岗位征集力度,开发见习岗位1127个,招聘167人,发放补贴68万元。
同时,积极落实“创业齐鲁十大推进行动”,坚持“技能+创业”理念,举办2023年枣庄市乡土特色品牌技能人才大赛暨返乡人才创业大赛。发挥创业担保贷款效能,提高政策普惠性和可及性,上半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7亿元,直接扶持580户自主创业人员和77家小微企业实现创业和扩大再生产,带动就业2012人。提升创业培训服务质效,推进创业培训讲师库、导师库“双库”建设,组织各类创业培训2100人,充分释放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
来源:鲁网
审核:张 莹
上传:付 娇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