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旅游攻略

陕西历史博物馆官网(永远约不上的陕历博)

沈芳蕤 2023-09-21 15:38:42

摘要:自步入社会,招待远方而来到西安旅游的亲朋好友已成家常便饭,若有时间,定会带他们登城墙,上钟楼,逛陕历博,亲手触摸这座古城的沧桑岁月,更在一件件文物之中感受三秦大地的璀璨文明。

自步入社会,招待远方而来到西安旅游的亲朋好友已成家常便饭,若有时间,定会带他们登城墙,上钟楼,逛陕历博,亲手触摸这座古城的沧桑岁月,更在一件件文物之中感受三秦大地的璀璨文明。

而随着“博物馆热”的兴起,从我还需要为他们科普陕历博的历史,到他们来西安前主动询问陕历博游览须知。我不免有种,自己珍藏的宝藏地终于被大家知晓的喜悦。只是,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难预约的陕历博免费门票。

甚至于今年,朋友来西安一个星期,加上来之前一个星期,共出动三人抢票,可直到他们离开西安,也未能满足这一心愿。(这里需要说明一下,由于我本身还需要工作,朋友也将行程安排的很满,无法卡点去追赶四个时间段的放票。)

8月4日,当我看到陕历博发布的公开信,也想说说近年来总是被陕历博“拒之门外”后的一些想法和建议。

XI'

AN

一票难求的陕历博

游客被困在“数字围墙”里

陕历博的魅力,相信很多朋友已经十分熟悉。作为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陕历博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

很多人说,到陕历博看的不是陕西的历史,而是中华文明。这里有上起远古人类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当代社会生活的各类见证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数量之多、种类之全、价值之广泛,足以“秒杀”众多博物馆。

特别是来到陕历博,中小学教科书里的“同款”文物,《国家宝藏》里的葡萄花鸟纹银香囊,2019年全国高考数学卷二中的“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等等,当插图真实地呈现在眼前,更有种奇妙和难得的体验,这也让陕历博在暑假期间异常火爆。

而在送走朋友之后我也在反思,是不是不该邀请朋友在暑假期间来游玩,以至于让朋友抱着遗憾结束了这趟旅行。或者,在连续几天在官方渠道上抢不到票时,就应该选择破费一下,买上几张黄牛票,至少能进去看看,不枉此次出游。

但站在另一角度想想,一边是我们普通游客、市民从官方渠道“一票难求”,一边是黄牛渠道打着保票说百分百有票。而我们这些消费者,抢不到免费票后转身购买黄牛票似乎也成了惯性思维。

这到底是消费者退而求其次的妥协,还是这种灰色产业链有意培养的消费习惯。

图片来源:陕西历史博物馆官网

从自身来讲,这么多年也接待了不少亲戚朋友来西安玩,也见证了陕历博从小众到小火、大火,再到现在爆火。

从排队就有票,到预约再排队取票,再到纯线上抢票,这期间变化的是越来越难约上票,不变的是黄牛始终都在。

此前还有货真价实的官方“VIP”通道,即购买270元的特展票,便可无需预约排队直接进入,我也是2019年陪着几个外地朋友去了趟陕历博,才了解到。当时同行朋友+我自己有7人,看着一条长龙,我还想找门口黄牛讨价还价时,不了解情况的朋友发现有售票窗口就直接花上千购买了7张票,而且退也不能退了,我只能硬着头皮游览了一次最贵的陕历博。

去年陕历博取消了特展票直接进馆的权限,即使真的想看特展,也得预约到基本陈列票后,才能入馆购买。

这么多年,陕历博的购票方式看似在一直改进,线上预约、更换预约平台、取消特展直接进入等等,目的均是优化购票流程,打击黄牛。从大众角度看来更为公平,将有限的游览名额统一成为“抢票”模式,取消门槛,可实质上,确实越来越难预约上票成为了摆在所有人面前的困境。

或者说普通游客的困境。

不可否认的是游客变多是事实,也是西安旅游热度的直观体现。陕历博此次的公开信里说明了陕历博目前每天预约门票点击量超过60万人次,但场馆承载量每天只有1.2万人次,严重供不应求。但在“一票难求”的事实之下,为何网络平台上依旧有好像十分充足的收费票。

当我们打开抖音、小红书这样分享型的社交平台,关于陕历博抢票的攻略不在少数。其中不乏分享真实抢票经验的游客,而依旧有披着经验帖外衣的黄牛,评论区一句“可代,滴滴”便暴露了他们的身份。

更为大胆的还有,直接在文案里表述“专业团队,包出票”“专业的事找专业的人,不耽误行程”,试想如果价格合适,相信有不少游客会直接选择出钱买票,这样不仅规避了抢不到票的不确定性,而且节省了抢票的时间和精力。

而在此之外,还有高价“收枪手”的,这似乎已经形成了一条产业链,或者说,原本线下的产业链转移到了线上。

试问,普通游客用普通网速如何去和专业黄牛团队竞争?手速网速赶不上黄牛的程序啊……

原本利用数字化技术便利游客购票的预约制度,却让游客们被困在了“数字围墙”里。

XI'AN

约票难,就这么难解决吗?

我一直有个疑问,大众呼吁官方尽快解决博物馆购票问题,到底是技术限制,官方实在无力解决,游客们在强人所难,还是官方没有真的下定决心,实质性的解决这一问题。

实质上,我们可以看到,陕历博针对票务预约,除了这次的公开信,已然连续三年发过类似的声明,文案之中皆表达着三个关键词:从未授权任何第三方平台,大家不要上当,我们将保持追究第三方平台侵权责任的权利。

但也有游客表示,部分旅行社将有陕历博团票当成噱头去招揽外地游客,在本次声明发布前不久,杭州都市快报采访了解到这一渠道已被关闭,陕历博也表示,从无团票。

而在2022年陕历博声明文章的评论区,陕历博鲜少的放出了大量评论,其中不乏对票务预约、游览环境的吐槽与批评。这样的举动,传递给大众一种“这次真的要下手解决问题”的感觉,但实际上,一年又一年,大众好像并没有感觉到改变的发生,新的一年,又迎来一份新的公开信。

但说到底,一味的吐槽并不能解决实质性问题,针对博物馆约票难的顽疾,其他省份博物馆也有对策,我在此文中列出,希望陕历博能作为参考。

在陕历博当下严重供不应求的状况下,是否存在释放更多游览名额的空间,让更多人有机会走进陕历博感受文博魅力。而办法就是延长开放时间。

国家文物局7月14日发文要求重点场馆、热门场馆应根据实际情况,通过适当延长开放时间等方式,更大限度满足公众参观需求。

很多博物馆响应政策,调整了开放时间,有的在每个开放日延长1小时,有的在指定日期开放夜场,有的甚至延长开放时间至21时。

陕历博则选择了延长每周日的开放时间,相比平日的4个时间段门票,增加了16:31-18:30的票段,增多了3000张票。

那么,是否存在一种可能,在类似暑假、节假日这样的旅游高峰,陕历博参考其他博物馆的做法,每个开放日都延长一个票段,一周便可多出1.8万个名额。

或者,近期南京六朝博物馆宣布在2023年7月31日至10月8日期间,取消周一闭馆(之前每周一为闭馆日),来延长开放时间。在业界看来,甚至是打破“周一闭馆这一国际、国内通行的一般惯例”的举动。

近期,博物馆夜场常态化也是讨论度十分高的话题,上海博物馆、广州博物馆等通过开放夜场,组织夜场特色展览和文化表演活动,一方面增多了入场票量,一方面又让消费者们感受到另一视角的文博体验。

但我们也观察到,大部分场馆夜间其实是“限定”开放。例如,陕历博也开放夜场,但是是不定期针对一线劳动者、军人等特定人群。

有的博物馆夜场甚至需要支付一定费用,这种收费的市场行为其实无可厚非,毕竟博物馆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来延长开放时间。

例如上海博物馆前段时间在“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期间开设夜场的举动,公开报道中,一个夜场光场地运营支出就超过5万元,还需要50-100位工作人员加班,这是一个巨大的人力成本,但因为门票收入可以支撑夜场的开支。

陕历博可否在旅游高峰常态化开放夜场,通过收取一定价格门票,延长开放时间,一方面缓解约票难的现状,一方面丰富游客夜游西安的选择。

当然,以上想法,同时会挤占工作人员的休息时间,压缩博物馆日常设备检查、维护保养的时间,需要博物馆投入更多的人力去维持延长时段的安全运营,能否成行需要陕历博依据自身情况去考量。

但不管通过何种方式,约票难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陕历博必须先要真正行动起来……

荣耀西安网(ixian.cn)官方公众号。

作者:文林郎

审核:解革/Lyna

监制:号称嬉皮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