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旅游(庐山旅游达人白居易和他的秋有虎溪月)
沈芳蕤 • 2023-09-23 19:03:08 • 次
▲ 清 · 石涛《庐山草堂图》
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 唐 · 白居易《庐山草堂记》节选
唐元和十一年秋,白居易在庐山相中了一处终老地,恋恋不能去。
次年,一座草堂在北香炉峰下落成,这便是白居易的庐山草堂。
庐山草堂四时风光宜人,一宿体宁,再宿心恬,三宿后颓然嗒然,不知其然而然。
白居易不禁感慨:“庐山以灵胜待我,是天与我时,地与我所,卒获所好,又何以求焉?”
▲ 庐山云雾
其四傍耳目杖屦可及者,春有锦绣谷花,夏有石门涧云,秋有虎溪月,冬有炉峰雪。
—— 唐 · 白居易《庐山草堂记》节选
虎溪,庐山东林寺外的溪水名,“虎溪三笑”的典故便源于此地。
东晋时期,庐山东林寺开山祖师慧远大师有“送客不过虎溪”的习惯。
一日,同居庐山的陶渊明与陆修静道长来访,三人相谈甚欢,慧远大师送二人时刚过虎溪,顷刻间山中老虎号鸣提醒,三人相视大笑而别。
▲ 庐山东林寺藏《虎溪三笑》碑刻
▲ 庐山东林寺
白居易的庐山草堂离东林寺不远,常与寺中僧众及友人相约交游,游览的地方颇多。
除了大家熟知的赏大林寺桃花外,还有不少有趣的地方。
庐山群峰耸峙,有两座山峰都被称为香炉峰,两峰一南一北。
南边的香炉峰便是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诗句中所描写的山峰。
而白居易庐山草堂正处在北香炉峰下,它是白居易特别钟爱的山峰,虽攀援艰险,却数次登顶,并自称“香炉峰上人”。
▲ 庐山北香炉峰
倚石攀萝歇病身,青筇竹杖白纱巾。
他时画出庐山障,便是香炉峰上人。
—— 唐 · 白居易《上香炉峰》
有一次,白居易与友人相约登香炉峰,有两人因惧怕而不敢攀登,最后免不了被白居易写诗讥笑。
迢迢香炉峰,心存耳目想。终年牵物役,今日方一往。
攀萝蹋危石,手足劳俯仰。同游三四人,两人不敢上。
上到峰之顶,目眩心怳怳。高低有万寻,阔狭无数丈。
不穷视听界,焉识宇宙广。江水细如绳,湓城小于掌。
纷吾何屑屑,未能脱尘鞅。归去思自嗟,低头入蚁壤。
—— 唐 · 白居易《登香炉峰》
▲ 庐山五老峰
李白隐居的五老峰,慧远游过的石门涧,都是诗文著录颇丰之地。
白居易岂会错过这样的风景,自然是要去打卡的。
何况五老峰下还有友人筑庐而居,美酒佳宴,一觞一咏,足以畅叙幽情。
溪岚漠漠树重重
水槛山窗次第逢
晚叶尚开红踯躅
秋芳初结白芙蓉
声来枕上千年鹤
影落杯中五老峰
更愧殷勤留客意
鱼鲜饭细酒香浓
—— 唐 · 白居易《题元八溪居》
▲ 庐山石门涧
石门无旧径 披榛访遗迹
时逢山水秋 清辉如古昔
常闻慧远辈 题诗此岩壁
云覆莓苔封 苍然无处觅
萧疏野生竹 崩剥多年石
自从东晋后 无复人游历
独有秋涧声 潺湲空旦夕
—— 唐 · 白居易《游石门涧》
爬山是件辛苦的事,尤其在古代道路交通不便的情形下,有诸多困难。
一趟登山行程,磨练着登山者的毅力。
白居易却乐在其间,庆幸自己年纪刚好,有闲有体力。
这也给当下的我们以思考,游庐山时真的适合匆匆而行吗?
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六十身太老,四体不支持。
四十至五十,正是退闲时。年长识命分,心慵少营为。
见酒兴犹在,登山力未衰。吾年幸当此,且与白云期。
—— 唐 · 白居易《白云期(黄石岩下作)》
▲ 庐山含鄱口
从白居易留下的庐山诗文中,让我们认识了那个热爱庐山山水的“旅游达人”白居易。
虎溪的月光,陪伴着往来寺院与草堂间的白居易,也照亮了“旅游达人”白居易贪玩夜归草堂的路。
庐山天下悠
静待您来游
供图:庐山摄影家协会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