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旅游攻略

邛海泸山(人这一辈子)

沈芳蕤 2023-09-24 09:11:37

摘要:与城市相融的邛海图|凉山州委宣传部 在中国西南,有一块自然造化的灵秀之地,这就是“香格里拉”旅游版图上,“与太阳和月亮最亲近的城市”,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四川凉山彝族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西昌

与城市相融的邛海

图 | 凉山州委宣传部


在中国西南,

有一块自然造化的灵秀之地,

这就是“香格里拉”旅游版图上,

“与太阳和月亮最亲近的城市”,

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

——西昌。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图 |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提起西昌

大多数人对这座城市最深刻的印象,

可能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组建于1970年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是中国卫星发射基地,

我国三大航天发射中心之一。


西昌卫星发射

陈成 | 摄


中国“嫦娥”系列探月卫星

在这里发射升空,

喷薄升腾的火箭,直上飞天。

将嫦娥奔月的古老神话,

演绎为飞天探月的梦想现实。


“月”成为这座城市最独特的文化底蕴,

赋予西昌这座“月亮之城”

更多的科技内涵。

邛海边的“月亮女神”

也成为了西昌的标志性建筑。


月亮女神

图 | 凉山州委宣传部


但除此之外,

西昌

还拥有许多美好的头衔——

“月城”“小春城”

“一座春天栖息的城市”

“中国旅游最令人向往的地方”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


西昌夜景

图 | 凉山州委宣传部


西昌

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

自古便是“西南重镇”、

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必经之地。

担任了周边地区各民族之间的

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交流,

孕育出包容开放的城市底蕴。


西昌的历史发展有着不可复制的独特性,

西昌所在的凉山彝族自治州,

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在特定的环境和历史长河中,

彝族人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

孕育了浓郁的民族风情。


彝绣

图 | 西昌发布


色彩浓烈而明快的彝族漆器,

保留了原始古朴的风格;

多姿多彩的彝族服饰

仿佛是将民族文化穿戴在了身上;

色彩浓烈,技艺精湛的彝绣,

反映彝族人的图腾崇拜和民俗风情。


而生活在这里的彝族人

将火视为生命和灵魂,

彝族有谚语:生于火塘边,死于火堆上,

他们对火的崇拜已经渗透到骨子里。


火把节

图 | 凉山州委宣传部


在这里,

拥有被称为“东方狂欢节”的

世界级文化瑰宝——彝族火把节,

是凉山彝族一年一度

传统的重大祭祀节日,

一般于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

历时三天,

满天星斗与遍地火把交相辉映。

自汉唐起,火把节已沿袭一千多年,

如今已逐步演变成民间文化体育节日。


火把节

图 | 凉山州委宣传部


明代文人杨升庵对火把节

狂欢之夜的盛况赞叹不已,

留下了千古传颂的诗句:

“云披红日恰含山,烈炬参差竟往还,

万朵莲花开海市,一天星斗下人间。”


除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之外,

西昌还拥有别处无法匹敌的美景,

可以说是夏日避暑的绝佳圣地。


这里年均温度约18℃,

年均约95%氧生度,

年均湿度61%。

因此,

西昌也被称为“小春城”。


不同于北上广现代化大都市的繁华,

也没有水韵苏杭的秀丽典雅,

西昌群山环绕,

拥有山城般世外桃源的静,

在一片山水的映衬下,

显得格外古朴而淡雅。


邛海

杨黎明 | 摄


位于西昌的邛海,古称邛池,

是四川省第二大淡水湖,

被誉为“西昌人民的母亲湖”。

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的《汉书》,

便有记载“邛都南山出铜,有邛池泽。”


邛海

图 | 凉山州委宣传部


坐在邛海边上,

静静观赏日出日落,

乘着一叶扁舟,

慢慢悠悠地游荡,

看碧波粼粼,水天一色,

似一幅天然素雅的巨幅油画。


邛海

图 | 西昌发布


与邛海相依的泸山,

自古就有“川南胜境”的美誉。

山上古树参天,

尤其是松树,十分茂盛,

是本地人常去的地方。


泸山

图 | 凉山州委宣传部


泸山钟灵毓秀,

又为僧道赞为悟道佳山。

密林深处高低错落地

露出梵宇、佛宫十余座,

古刹殿宇因地就势,各据幽境,

巍峨壮观,雕梁画栋,令人神往。


泸山

图 | 凉山州委宣传部


站在泸山观景平台

一窥邛海全貌,

风儿轻柔吹动发丝,

耳畔尽是悠扬的钟声、

林间鸟雀的嬉闹。


安宁河穿城而过,

邛海像一颗高原明珠点缀其间,

熠熠生辉,

灵秀泸山坐落在邛海湖畔,

静静守候这方美景。

一方净土、一海碧水、一座泸山

构成了山、水、城交相辉映,

人、文、景相得益彰的美丽画卷。


泸山樱花盛开

图 | 西昌发布


而在它们的不远处,

螺髻山也静静地矗立在邛海之南,

山浪峰涛,层层叠叠,雄伟而奇特。


螺髻山之名源于与峨眉山的“姊妹”关系,

“峨眉山似女人蚕蛾之眉,

螺髻山似少女头上青螺状之发髻”。


螺髻山

尧雄伟 | 摄


螺髻山的一年四季都美得让人如痴如醉,

春夏季节,阳光和煦,花海一片;

秋日层林尽染,清爽闲适;

冬日静谧清冷,雪花飘飘。


螺髻山

胡力平 | 摄


螺髻山

不仅是我国少有的生物资源“基因库”,

而且保存着完整的、目前世界上最大的

原始古冰川刻槽遗址。

其中的百瀑谷,

还有着世界第一大温泉瀑布的称号。


西昌,

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景

和令人向往的魅力,

只有来一次西昌,

才能体会依山傍水的浪漫。


在冬日里盛开的炮仗花

图 | 西昌市文广旅局


除了西昌的山水之外,

这座城市的花木,

也令人流连忘返。

大自然在这里肆意泼墨,绚烂如画,

四季春常在,月月有花开。

作为西昌市树的蓝花楹可以说是

这里人们的“心头爱”。


蓝花楹


西昌

拥有着全国最多最古老的蓝花楹树。

每到四五月份的时候,

整座城市都会被满城的浪漫紫色所笼罩,

美得惊心动魄。

大片大片的蓝花楹,

如紫色雾霭般汇聚于这座小城之间,

编织出春天的浪漫,

简直就是妥妥的“宫崎骏的夏天”。


春日的蓝花楹,

是西昌最美的点缀,

而四季秀丽的风光,

也是你不容错过的风景。

火盆烧烤

图 | 西昌市文广旅局


清晨的米粉儿、

夜晚的西昌火盆烧烤、

邛海边的醉虾……

随便一样西昌美食都令人沉醉。


醉虾

图 | 西昌发布


在西昌,

还有一座被称为奴隶社会“活化石”的

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

这是我国第一个民族博物馆,

也是世界唯一反映奴隶社会形态的

专题博物馆。

作为人类历史上保留时间

最长的奴隶制社会“活化石”,

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

经过多年的文物征集,

现有藏品4000余件(套),

展示了凉山的历史和民俗风情。


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

图 | 四川省文旅厅


大自然赐予西昌无边无垠的湖、

层峦叠嶂的山、

百转千回的路、

多民族聚居又形成绚烂多彩的民族风情

……


西昌,有365天都不重复的美景。

待到疫情消散,

让我们相约西昌,

看满天星斗与遍地火把交相辉映的盛景。


人这一辈子,

一定要去一趟西昌!


素材来源 | 中国新闻社综合整理 | 文旅凉山若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走进布拖,一片如诗如画的高原净土!

走,一起去露营吧!

火舞阿都 心动普格

走,一起去涨知识!开启凉山博物馆之旅

【研学之旅】体验五彩斑斓的凉山民俗文化风情

舌尖上的非遗:品非遗美食,寻凉山滋味

夏日寻清凉 点击解锁凉山避暑胜地


前100000 人已关注我们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