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旅游攻略

大连薰衣草庄园(薰衣草花田农家乐一条街大樱桃采摘园)

沈芳蕤 2023-09-24 14:01:19

摘要:近日,金普新区向应街道土门子村上榜第四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土门子村的党总支书记修景福告诉记者,从2015年该村被评为全国生态文化村和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以来,先后获


近日,金普新区向应街道土门子村上榜第四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土门子村的党总支书记修景福告诉记者,从2015年该村被评为全国生态文化村和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以来,先后获得过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全国农村幸福社区示范单位、“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游客喜爱的美丽乡村”等由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等部委颁发的多个国家级荣誉称号。

一个曾经的空心村,村集体连稳定的收入都没有,如何经过10年的蜕变,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幸福村呢?

优美风光引来美院学子写生

2010年之前,土门子村产业经济基本以种植玉米、大豆等传统农作物为主。在街道党工委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村党总支因地制宜确定了依托绿色生态资源优势,引进重点项目,“一产”与“三产”相结合的产业发展方向,并将“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和“旅游强村”作为产业发展的突破口。

当年,修景福提出,要在农民流转的土地上引进“紫云花汐”薰衣草庄园项目时,几乎遭到所有村民的反对。修景福就去村里那些德高望重的老人家里拜访,坐在炕头上推心置腹跟他们唠村里的规划聊村里的未来。老人们听完了他的阐述,都竖起了大拇指:“老四(修景福行四)这小子靠谱。”老人们的工作做通了,剩下的事情水到渠成。

“紫云花汐”薰衣草庄园的千亩花田。

2012年,土门子村成功引进 “紫云花汐”薰衣草庄园项目。该项目薰衣草种植面积达1100多亩,共种植9个品种,40多万株薰衣草。薰衣草从4月份种植,花期从7、8月份一直持续到10月底。如今庄园已经形成近千亩的薰衣草花田,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60万人次,解决村民就业300多人。该项目的成功引进,对于土门子村的旅游产业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带动作用。

近几年来,土门子村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到目前为止,已建有小黑山森林公园、紫云花汐千亩薰衣草基地、归田居、金诚蓝莓基地、建东大樱桃基地、华南精品园、蝴蝶兰基地等一批有代表性的休闲农业项目,而以农家乐为主要经营内容的土门子农家乐一条街也别具特色。

以“住农家院、品农家菜、赏农家景、享农家乐”为主题的农家乐一条街是农业与旅游业发展的一条纽带。在大樱桃采摘、乡村观光旅游的基础上,借助薰衣草花田景区的吸引效应,仅去年,“农家乐”一条街接待游客就超过5万人次,人均收入增加2000多元。

土门子村优美的风光和别样的风土人情也吸引了艺术院校的注意。大连民族学院、鲁美分院已签约到土门子村来写生学习,每年春秋两季学生遍布在田间地头、河边、街边进行写生绘画,给村庄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鼓励外出党员主动回村创业

土门子村有耕地面积5544亩,现已流转到村集体4100亩,已建成三个现代化农业设施大区,每一个大区占地面积1000亩,分别是“大连建东设施农业园区”“大连利辉立体农业园区”“大连金诚农业园区”,总投资在1亿多元,发展品种主要是温室大樱桃、蓝莓、草莓、有机无公害蔬菜。村民们不但每年能领到土地的分红,还在这些园区当上按月领薪水的工人。2011年,在修景福的建议下,土门子村为当地大樱桃注册了“向应红”商标,并积极联系旅行社,结合大樱桃采摘等特色旅游活动,组织游客登山踏青,从而实现了农业与旅游业的第一次牵手。

经过十年的发展,土门子村的变化有目共睹: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民收入显著增长,人均收入达3.5万元,村级收入达400万元。

土门子村党总支还鼓励外出党员主动回村创业,充分发挥榜样力量,吴家小院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为大连地区第一家民宿小院儿的吴家小院,近年来不断创新经营模式,通过“文化+采摘+旅游”模式,借助微信、专门网站强化目标性客户群宣传,对农家小院进行全面民俗化设计。把周边的采摘园和游客联动在一起,促进了当地农产品的销售。

在村党总支的带领下,土门子村不断整合农业产业资源,大力发展近郊乡村采摘经济,建成大樱桃、草莓、蓝莓等采摘观光园30多个。同时,还建有众多基地园区,具有代表性的当属蝴蝶兰种植基地、多肉展示基地等休闲农业项目。

青山绿水是致富的法宝

青山绿水掩映下的土门子村,拥有113公顷的森林资源,乔木主要以松树、柏树、刺儿槐为主,树下灌木以黄荆、酸枣、卫茅、连翘、胡枝子、紫穗槐为主。青松、翠柏,红叶山花交相辉映。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小黑山森林公园有着各具特色的林中景观。除此之外,土门子村的历史人文旅游资源也很丰富,拥有青铜时代的红石磊子山遗址、椅圈子山遗址、葫芦洞遗址等一大批文物古迹。

青山绿水掩映下的土门子村。

“这些不可复制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才是土门子村大力发展乡村游的根本。”修景福介绍,土门子村历来注重村容村貌的规划和建设,建立了具有长效机制的村容村貌的管理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改厕、污水处理等工作,建立村级人居环境整治档案、制定村规民约,杜绝秸秆焚烧和环境污染行为。让广大群众主动成为生态治理的主体, 充分利用粪污处理中心、离田垃圾处理中心和污水处理泵站等功能单元,结合街道开展的人居环境检查拉练、美丽街巷评选等活动持之以恒、科学高效地推动全街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村里有文化广场3处,村柏油路处处通,路灯沿路行,墙体粉刷一新,街道整洁,农舍统一规划,院落简朴考究。小黑山的水质都达到水源涵养标准,春天槐花飘香沁数里,薰衣草花香净化着该地区的空气,可谓空气宜人,景色秀丽。

土门子村的发展变化自然影响到了周边各村及其他地区,先后接待前来考察学习的单位和地区500多家,他们纷纷借鉴和效仿土门子村发展模式,找寻适合自己村特色的发展思路,“紫云花汐”薰衣草基地的高标准接待和高效益的收入,在给当地村民带来了就业良机同时,也给果农和大小商家带来了诱人的商机,直接带动了本村和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资源开发和村民致富。在土门子村的影响下,周边乡镇或地区的庄园式建设,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土门子村随着小黑山进一步开发,不断有新的大项目建设,相信随着项目的落地也必将带来更大的影响,产生更大的经济效应,真正把土门子村打造成闻名辽南的“瓜果之乡”。(文/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韩顺兆 图/受访单位提供)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