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大厦门票(纽约帝国大厦印象EmpireStateBuildingNY))
沈芳蕤 • 2023-09-24 16:30:39 • 次
来纽约的游客少不了要去帝国大厦(Empire State Building)打卡,这座102层的大楼是Manhattan的地标,“纽约最高建筑”的头衔一直保持了半个多世纪。
从帝国大厦的天台上可以360°俯瞰Manhattan全景。
我第一次见到帝国大厦的天台还是在汤姆·汉克斯主演的那部老电影《西雅图不眠之夜Sleepless in Seattle》里。
虽然这部戏的情节已经记不清了,但一对年轻男女和一个小男孩在帝国大厦楼顶相遇的场景还是留有很深的印象。
帝国大厦位于繁华的纽约第五大道与西34街的路口,上楼顶的观景台需要购票而且价格不菲,最低一档的票价是$44美刀/人。
从楼下大堂到天台的高度是380米,游客坐高速电梯直达80层用时不到1分钟而且极为平稳,展示了奥提斯电梯的精湛技术水平。
电梯首先停靠的是80层的观景大厅,这座大厅四周是封闭的玻璃窗,观景时可以免除风霜雨雪的困扰。
帝国大厦的原址是Astor家族拥的Waldorf-Astoria Hotel大酒店,拥有1200个客房华尔道夫大酒店是当年世界上最大的酒店。二十世纪初酒店的租赁权被杜邦公司的掌门人Thomas Coleman du Pont买断。
由于纽约商业布局向北迁移,Astor家族将酒店卖给了一家建筑发展商Bethlehem Engineering Corporation,该公司计划在酒店原址上兴建一座写字楼,但由于项目资金周转失灵只得转手卖给了杜邦家族控制的Empire State Inc.公司,由杜邦集团首席财务官John J. Raskob主持项目开发。
我在《北美游记:威明顿的杜邦庄园》中曾经介绍过阿尔弗雷德·杜邦(Alfred Irénée du Pont),他与两位堂兄弟重组杜邦公司成为“杜邦三巨头”之一,后因家庭矛盾与两兄弟结怨分手最终退出了杜邦公司。杜邦公司两位掌门人托马斯·科尔曼·杜邦(Thomas Coleman du Pont)和皮埃尔·S·杜邦(Pierre S. du Pont)在阿尔弗雷德离开公司后,组建了Empire State Inc.帝国公司投资纽约的房地产项目。
杜邦家族接手该项目后仍保持原写字楼方案不变但更加野心勃勃,几经修改设计从最初的50层增加到60层再到80层,最后被确定为要超过所有在建的高楼,打造成“世界上第一高楼”这个目标。
1929年10月1日工程开工,先是拆毁原来的华尔道夫大酒店,不过拆卸过程却异常艰难。首先是这座酒店采用了大量坚硬的岩石材料,其次是金属市场价格走低,使回收的黄铜、铅、锌等贵金属无人问津,不得不将拆下来的大量花岗岩和青铜件抛入新泽西周边的大西洋里。
新楼建造原定年底开工,岂料10月24日就发生了纽约股票交易市场大崩盘,全球经济进入十年漫长的大萧条时期。帝国大厦项目中间经过了一系列的困难,但终于在1931年5月1日建成开业。后来有人研究发现,凡是房地产过热开始疯狂建造超高的摩天大楼时,金融就会陷入崩溃,这似乎成为一个规律。
由于经济萧条使生不逢时的帝国大厦出租率奇低,开业时只有区区20个租户,几乎整栋大楼都是空置的,第一年过去时大厦的出租率也仅达到23%。为了自救大厦开发了$1美元坐电梯上天台的旅游观光项目,每年可以带来2-3百万美元的旅游收入弥补亏空,一直到五十年代才扭亏为盈,随后杜邦家族将大厦整体出售。
尽管帝国大厦所有权几经易手,但是楼顶观光的旅游项目一直经久不衰,每年仍然接待两百万以上的世界各地游客,只不过门票由$1 dollar的如今变成了$44 dollars。
接下去我要去参观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看一下里面收藏的珍品,未完待续......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