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闸公园(不穿戴救生设备明知危险心存侥幸)
沈芳蕤 • 2023-09-26 04:17:41 • 次
酷暑来袭,近段时间,昌平气温多次接近40摄氏度,炎热的天气叠加暑假的到来,不少人将目光瞄向户外水域。戏水固然解暑,但水中的危险不可忽视,近日,记者探访了多处危险水域,发现不少水域野泳者众多。户外野泳不仅不文明,还存在极大安全隐患,建议喜欢游泳的市民,到安全、卫生有保障的场所。
地点:沙河闸公园北(温榆河左堤西)
三五“游”人成群 当街更衣旁若无人
下午1点,骄阳似火。“扑通!”一名男子旁若无人地跃入水中。
在沙河闸公园北(温榆河左堤西),三五名游野泳者在河面上劈波斩浪,多人已经游至河中心。靠近岸边,几名野泳爱好者泡在水中聊天。
河边的自行车把上挂着浴巾、泳衣,旁边散落着几双拖鞋。两人刚刚上岸,裹上浴巾换下泳裤。“条件不行,每次都这么凑合洗洗。”一名野泳爱好者说。
“游野泳本来就不对,还当街洗澡换衣服,确实不雅观。”一名行人表示,不能因为自身爱好,影响到周边环境和其他人。
在此处的下游,水中、岸边同样聚集着多名野泳爱好者。在“请勿下河游泳”的警示牌下,几名光着膀子的爱好者正准备一展泳姿。“这个季节几乎每天都来,这么热的天儿,在水里泡着多舒坦。”一名爱好者表示,很多市民自带午饭,一待就是一天。“游累了就上来聊聊天,很多人都是常年来玩的。”
地点:沙河水库
不穿戴救生设备 明知危险心存侥幸
下午3点,记者来到沙河水库,水库风景如画,但河内的野泳爱好者让美景大打折扣。
从桥上看去,多名市民在湖中野泳,其中,多数市民并未穿戴任何救生设备,十分危险。“这里的水温差较大,在大晴天,太阳一晒水面的温度容易升高,但水下一两米的位置水温比较低,很容易引发抽筋等情况,出现难以预料的危险。”一名“资深”野泳爱好者表示。
“这边游泳挺危险的,对到这里游泳的市民,我们会进行劝阻。”刚上岸的市民李女士说,她知道野泳的危险,但对自己的游泳技术很有信心。
野泳本身就有很大的风险,没有穿戴救生设备更是加剧了风险,对此,“资深”野泳爱好者表示,“不提倡野泳,但既然来了,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比如戴上救生圈,如果遇到紧急情况,也可以保命。”
地点:怀昌路与南丰路交汇处
老人带着孩子下水 安全警告熟视无睹
明知野泳危险却难抵戏水的诱惑。在怀昌路与南丰路交汇处的一处河流中,野泳者以中老年人居多,也有带着小朋友来戏水的,同样也没有配备任何救生设备。“这边水浅,没什么危险。”一名孩子家长说,虽然河中的水比较深,但她带着孩子就在岸边刚刚没过膝盖的深度玩,没问题。
此外,岸边醒目位置设置着“水深危险,请勿靠近河岸,严禁下河游泳、垂钓”的安全警示牌,依然挡不住市民的热情,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在河里戏水,捕鱼,欢快的叫声不绝于耳,俨然成了免费的水上乐园。
河中也并不平静,时不时有浪扑打到岸边,不少家长放任孩子在周边玩耍,自己则低头在岸边玩手机。当有人提醒要看好孩子时,有些家长不以为意地说,“戴了游泳圈。”
“我是和朋友一起来的,天气太热,降降温。”刚游上岸的郝先生表示。当问及是否注意到岸边“严禁下水”的警示牌时,郝先生表示,“大家都在这里玩耍,我没有注意到。”
记者手记
“大伙儿注意安全,赶快回去吧!”“那位家长,快点带着小孩儿上岸,多危险呀。”记者走访这些水域时,总会有安保人员巡视、劝阻。
这些游野泳的人群中,不少都是中老年人,他们中泳龄最长的有30年了。而最让人感到揪心的是,一些年轻父母带着自己只有四五岁的孩子来游泳,虽然套着游泳圈,但也只能勉强将孩子固定住,一旦松手很可能滑落漂走,极其危险。
随着河长制的全面推进和落实,我区河湖水质有了明显提升,市民亲水热情高涨。但与此同时,游野泳溺水身亡的惨痛事故时有发生。
一些水域设置禁止游泳警示牌,仍然有人熟视无睹。露天光着膀子换衣服,扑通扑通跳下水,既不雅观,也与我区的城市文明风貌不相称。
更重要的是,水下情况复杂、深浅不一,河底水草旺盛,易发生溺水危险。目前已进入汛期,夏季雨水多,有时看着风平浪静的水面,实则暗流汹涌。
一个生命的背后就是一个家庭,希望大家切实增强安全意识,从自身做起,珍爱生命,远离野泳。
来源:昌平报、咱昌平的事儿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