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列颠博物馆(请归还超800万件藏品的大英博物馆)
沈芳蕤 • 2023-09-28 23:13:51 • 次
近期,大英博物馆因文物被盗引发的争议,面临多个国家的要求,要求归还其各自国家的文物。而在我国,“请大英博物馆无偿归还中国文物”一度冲上了社交媒体热搜第一。那么这些文物他们都是从哪来的?他们是否真的可以归还呢?
大英博物馆,又称不列颠博物馆,坐落于英国伦敦,是世界上最重要、最具规模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诞生于1753年。拥有超过800万件珍贵藏品的大英博物馆于1759年1月15日正式向公众开放,至今持续为世人敞开大门。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他最为出名的,却是它的东方馆和埃及馆,而这两所馆藏里的展品几乎都是通过掠夺和贩卖得来的。
大英博物馆是一个在殖民时代快速发展起来的博物馆,其收藏品大多来自于那个时期认为殖民和掠夺是殖民国家理所应得的观念,通过从世界各地、特别是大英帝国的殖民地进行掠夺和采集获取。
这种收藏品获取方式以及所处的社会背景,构成了大英博物馆多元性评价的基础。然而,正因为这些文物的来源涉及殖民掠夺,早在很久以前,像希腊等国家就主张大英博物馆应该将通过战争掠夺而来的文物归还给原属国。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大英博物馆是英国备受瞩目的旅游景点,也是世界上最为宏大的博物馆之一。馆内收藏了令人惊叹的800万件文物,其中有近3万件来自中国。这些来自中国的文物中,一部分是通过正当途径获取的,而另一部分则源自于与盗墓者亦或没落贵族购得。在大英博物馆的顶尖收藏中,中国文物占有三个重要的位置。
在清朝时期,火烧圆明园大火连烧3天3夜,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圆明园文物被掠夺的数量粗略统计约有150万件,上至中国先秦时期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现仅存建筑遗址,并建立圆明园遗址公园。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近日,大英博物馆被曝约2000件馆藏文物“不翼而飞”,而且还有未在近期公开展示过的“小件文物”也被盗了。
根据大英博物馆官网的信息显示,该馆收藏了超过2.3万件中国文物。经红星新闻记者查询大英博物馆官网数据库得知,在已编录的220万件藏品中,仅有近5.9万件来自中国。
从早期的新石器时代的玉琮、玉斧,到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再到秦汉时期的铜镜、陶器、漆器、铁剑,以及唐宋时期的瓷器,明清时期的金玉制品,这里展示的藏品几乎涵盖了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艺术成就。
众所周知,在殖民时代,不仅英国大英博物馆,欧洲列强也纷纷从殖民地国家掠夺了大量文物,并将其通过各种途径带回博物馆中。例如,法国的卢浮宫博物馆、俄罗斯的埃尔米塔什博物馆、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等等,这些博物馆都面临着文物归还的压力。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在2002年12月,为了支持大英博物馆,欧美18家博物馆的馆长们在慕尼黑联合签署了一份关于普世性博物馆的重要性和价值的宣言。
《宣言》试图通过普世性的观点来解决文物原属国的要求,并掩盖文物来源的问题。它主要强调以下几点:首先,无论文物的原始归属国是哪里,这些“普世性”博物馆的存在使得文物得以保存,并能够展示给更多的观众欣赏。
其次,这些博物馆所收藏的世界各地的文物,无论其来源是否合法,都是为了服务于全世界公民(而不仅仅是某个国家的公民),并致力于促进多元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包容。
事实上,这也不是大英博物馆第一次被盗,1993年该馆收藏的罗马硬币被盗;1997年几本波斯书籍被盗;2002年一尊有2500年历史的希腊雕像被盗;2004年15件中国铜镜、盔甲和宝石被盗等
此外,许多国外博物馆的藏品展览方式相当宽松。有些文物展柜甚至没有栏杆分隔藏品与观众,任何人都可以随意触摸。这种展览方式频繁出现石壁上涂鸦、雕塑被破坏、瓷器被打碎等事件。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对于这次大英博物馆被盗,中国记者在联合国犀利提问:大英博物馆被曝丢了2000多件文物,既然管不好,那是否应该还给文物来源国?联合国秘书长也没有正式回应这件事。
在全球舆论的压力下,大英博物馆的现任馆长因责任履职不力被迫辞职,这也被英国视为一种回应国际社会担忧的举动。
其实我国也有保存其他国家的文物,但是外国不同的是,中国收藏其他国家的顶级文物,都是通过正规渠道的:赠送,进贡等。
比如铜镀金写字人钟,这是英国赠送给清廷的,目前收藏在故宫博物馆,其中钟表部分是由英国著名的钟表制造师威廉姆森制造,该钟表4层结构,顶层人偶在钟表启动后可来开上书'万寿无疆'四字的卷轴,第二层为计时部分
第三层有一敲钟人,每逢报完三、六、九、十二时后,便打钟碗奏乐;最底层就是著名的写字人偶,造型上是当时英国典型的绅士装束,它单腿跪地,一手扶案,当毛笔沾上墨水,启动后,人偶会用工整且具有神韵,笔风清晰的书法写出'八方向化,九土来王'八个汉字。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还有西门子水力发电机,这台古老的水力发电机,于清朝宣统二年(1910年),引进德国西门子和奥地利伏依特公司的水轮发电机。非常珍贵,一百多年了,依然可以完好的运行。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目前的情况来看,英国暂时不太可能立即归还我们的国宝。然而,我们并非没有机会,只要待到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达到一定水平,就有可能考虑寻求收回国宝的途径!
现阶段,文物的归还更多地倾向于通过购买的方式进行,但由于中国文物的拍卖价格居高不下,购买并不是一个长久之计。更为关键的是,拍卖并未起到对殖民时代列强掠夺文物的谴责作用,反而暗示了一种默许的态度。因此,仅仅救回一些精品或独特的文物并不能真正推动建立相关规则。
因此,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增强被殖民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制定有利于文物返还的国际规则;二是抓住关键时刻的机遇,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多地争取文物的回归。只有综合运用这两个手段,才能更有效地推动文物返还的进程。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