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旅游攻略

大埔旅游(回望梅州大埔的山水美人文美撩人心怀)

沈芳蕤 2023-10-03 14:34:04

摘要:回望梅州大埔的山水美、人文美撩人心怀曾祥裕曾祥裕风水团队近几年穿行梅州山山水水,寻访名胜古迹,回望考察历程,最难忘怀的是埔城山水美、人文美。埔城中五虎山与梅潭河,山水相

回望梅州

大埔的山水美、人文美撩人心怀

曾祥裕

曾祥裕风水团队近几年穿行梅州山山水水,寻访名胜古迹,回望考察历程,最难忘怀的是埔城山水美、人文美。

埔城中五虎山与梅潭河,山水相依。

据当地传说,远古时期,湖寮中心村(今龙岗、古城、新寨、下坜、岭下、黎家坪)是个湖泊,一片汪洋,只有五古山(现称五虎山)下鸦鹊坪及岗头坪因地势较高是陆地,那时的先民们于湖边高地搭寮居住,故人们将他们居住的地方称为“湖寮”。不知过了多少年,湖水退去,裸露出大片陆地,这些地方便被人们习惯地称为“湖寮”了。

我们在蔡总陪同下曾登五虎山公园。

五虎山公园位于大埔县城五虎山麓,公园占地34万平方米,园区林木葱茏,曲径通幽。

半山腰处,有一栋三层高的颇具年代的红木灰墙阁楼也格外惹眼。这即是1985年被列为大埔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文武阁。

据门口碑文记载,这栋阁楼始建于清朝乾隆四十二年,即公元1777年,距今已有240余年历史了。门前一副对联让人过目不忘:“赤面赤心留万代,英雄英德著千秋。”一望而知是歌颂千古流芳的关公大帝的。

文武阁呈方形,坐南朝北,布局巧妙,结构精巧、大方、气派,屋顶镶嵌双龙戏珠塑像,屋檐则有精美图案。

伫立五虎山高处,俯瞰埔城,是一座山环水抱、绿树掩映的小城。

五虎山、西岭、梅潭河把小城环抱其间;中心大街、虎山大街、环城路、环二路、外环路、一河两岸景观大道等整齐划一的街道两旁绿树成荫;虎山公园、文化广场、文化活动中心、西湖公园、登山公园、滨江公园、湿地公园分布于小城东西南北中各个方位,精美的城市雕塑缀于其间。

五虎山是埔城一座风水山。

吴六奇墓就选在虎山下。康熙四年赐赐一品典式营造其墓于大埔湖寮虎山下。 墓场周约百丈,环墙若城,规模十分宏大。

吴六奇(1607—1665)字鉴伯,号葛如,绰号吴钩,丰顺县丰良镇南厢大衙人。历任明清两朝官员,官职最高时授挂印总兵官左都督、太子少保、晋少傅兼太子太傅。殁后赠少师兼太子太师,赐谥顺恪。

大埔人文美,在于它是一座历史悠久、人文积淀深厚的小城。

远在东晋义熙九年(公元411年),即设义招县,夯筑城池。

大埔自古崇文重教、敦诗悦礼,且又怀抱四方之志,大儒、大商、大家、大师层出不穷。

据考察大埔名门望族,凡家族里有人走出山城,见过大世面,其心态将因视野的开阔、世代的涵养而通透豁达,为后代树立为人处世楷模。

大埔出过翰林15人、进士58人、举人298人。饶相、饶与龄“父子进士”,杨缵绪、杨黼时、杨演时“一腹三翰林”被传为佳话。

杨振宁博士曾说过:“大埔,是出总统的地方。”也许他是基于大埔人杰地灵这一事实所言。

大埔文物古迹极为丰富,各类文物遗址、胜迹多达200多处,有中国葡萄酒之父、张裕公司创始人张弼士的故居——光禄第,其所在村庄获评为广东省最美丽乡村;有“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纪念园、中山纪念堂、青溪红色交通站等多个红色景点,孙中山、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叶剑英、陈毅等革命老前辈曾经在这里留下过足迹;有遍布县境、背依青山、绿水缠绕的客家古村落,以围楼、围龙屋、走马楼、锁头屋、中西合璧屋等形式多样、种类齐全、古朴典雅的民居建筑与风光旖旎的田园自然整合,形成客家民居大观园,故有“大埔归来不看楼、大埔归来不看屋”之说。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