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岛湾(全球首座)
沈芳蕤 • 2023-10-03 18:10:28 • 次
点击图片看更多专题报道
8月29日下午,2023清洁能源发展会议开幕。本次大会主题为“大力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海内外权威专家、科研机构、跨国公司代表等共襄盛会,共享绿色低碳新机遇、共赢高质量发展新未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推动下,我国能源电力绿色低碳转型取得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发展成就。
一是能源自主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能源生产国,2022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到51亿吨标煤,能源自给率保持在80%以上。电力系统保持较高安全稳定水平。全国供电可靠率达到99.865%,位居世界前列。30多年未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保持特大规模电网安全运行的世界纪录。
二是清洁能源快速发展。西南水电、“三北”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向家坝、溪洛渡、乌东德、白鹤滩等巨型电站相继投产,甘肃、青海、新疆、内蒙古等地建成16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2022年,清洁能源发电装机超过12亿千瓦、占总装机比重达到49%,年发电量超过3万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比重达到36%。风电装机3.7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3.9亿千瓦,风电、光伏发电量1.2万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14%,分别比2010年和2015年提升13个、10个百分点,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规模稳居世界第一,电源结构持续优化。
三是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升级。风电、光伏、动力电池具备世界领先的研发能力和应用水平。风电、光伏产业占据全球主导地位,位列全球前十的风机制造企业中国有7家,我国多晶硅、硅片、组件产量占全球产量的76%、96%和76%。陆上风电、海上风电最大单机容量达到7兆瓦、16兆瓦。近10年,我国陆上风电成本下降60%、光伏成本下降82%。电动汽车产销量连续8年保持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1300万辆。锂离子电池产量达到750吉瓦时、占全球产量的78%。
在清洁能源科技创新方面,特高压技术研发与应用水平国际领先,投运跨省区特高压输电通道35条(15交20直),支撑西南地区建成8个千万千瓦级水电基地、“三北”地区建成16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年输送电量超过6000亿千瓦时,70%以上为清洁能源,有力促进西部清洁能源开发和东西部协调发展。核电水电技术不断突破,大型水电设备设计制造、施工建设能力世界领先,投产全球最大单机容量百万千瓦水电机组,建成长江流域巨型水电站群,构成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积极推广国产第三代压水堆技术,加快第四代高温气冷堆技术研发,全球首座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在华能山东石岛湾并网发电。风光产业研发制造能力世界领先,陆上风电最大单机容量达到7兆瓦,单机容量16兆瓦全系列风电机组成功下线,晶体硅光伏电池转换效率创造26.8%的世界纪录。
记者:王倩 记者:郑立国 编辑:俞丹 摄影:王汗冰 校对:汤琪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