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旅游攻略

观音峡(观音峡)

沈芳蕤 2023-10-04 16:57:55

摘要:观音峡,丽江地处通往滇藏、怒江、巴蜀主要之路,茶马古道滇藏线通往丽江入藏的唯一关口和军事险关要塞,丽江木氏土司曾在此设有海关和兵营。七河邱塘关又地处“丽郡之锁钥”的关
观音峡,你别藏着

观音峡,丽江地处通往滇藏、怒江、巴蜀主要之路,茶马古道滇藏线通往丽江入藏的唯一关口和军事险关要塞,丽江木氏土司曾在此设有海关和兵营。

七河邱塘关又地处“丽郡之锁钥”的关隘要塞通道,徐霞客当年由此进入丽江,把邱塘关形容为“丽郡锁钥”,进了这个门才算从正门来到了丽江。

也许对观音峡的印象也大都停留于此。在丽江,观音峡很容易令人与它擦身而过。在我看来,观音峡绝对值得一写。

在外人看来,它显得沉静,但沉静底下,全是四平八稳的人文底气。就丽江范围来说,少见一座城,地貌和人文镶嵌得刚刚好,你我成就,同样出色。

眉清目秀,是观音峡。接壤的山水双方毫不相让,既然难分高下,便各让一步,在丽江的入口方向打造了一道自然的“山界屏障”。

在这里,你可以穿过丛林,踏过溪流,抬头仰望山谷,金庸武侠小说里“一线天”此刻有了“原型”,映着斜霞,远方尽是清冷山色。

经过茶马古道,再过了木家桥就到了木家别院,这是当年木土司在此设的查税所。纳西族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精美六合门、标准蜂窝墙建筑风格一览无余。

一旁茶马古街上的店铺为观音峡外风光游客提供了分享民族原生态文化的平台,以多种形式展现东巴文字的作品、木刻、木雕、根雕、刺绣、书画等工艺品,传承着古老的纳西文化。

人杰地灵,是观音峡。在这里,散落着星星点点的耕作人家,那是居住在七河的纳西族啊,他们是古西纳王国的后人,在过去,他们在摇曳的余晖下牵着马匹,走在悠扬的茶马古道上。也许在那时,即使走马观花,也足以令人如痴如醉。

这样远离喧嚣、藏在峡谷的七河,试问谁能不爱?

观音峡沿着石板小路往下,红军桥便出现在眼前,1936年4月24日,贺龙、任弼时率领红二方面军的战士,从黄龙潭湖边行军经过,从山上砍树搭建起一座便桥,在这里翻越西关。行走在队末的战士们还专门伐木修好了被压损的木桥,为了纪念,当地老百姓们便把这座桥命名为“红军桥”。

红色记忆,是观音峡。这是一条串联红色印记的路线,山水中凝结着深深的革命传奇,现如今各地逐渐形成了处处有红色故事,处处有红色景区的现状。

沿着红军足迹,去重温那段红色记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峡中有流水,崖上有瀑布,峡顶林木葱郁,遮天蔽日,形成绚丽多姿、清雅奇幽的独特风韵,而茶马古道承载着历史,同时也续写着未来……

溪水旁,鱼儿嬉戏,自由地享受着自然对这片乐土的无限馈赠。

小桥、流水、古道……听星云伴虫鸣声,看群山伴晚风,一步一景。从山上潺潺流下的泉水,造就了一个个水潭、飞瀑,处处透着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诣。

放眼望去满目苍翠,沿着溪水,走在峡谷内,不用刻意找景点,因为沿途就是最美的风景。

原来,观音峡之所以“藏起来”,也许只是在等待一个属于它的“春天”。那不如现在乘春去看一眼观音峡吧,里面流动着属于七河人的诗啊。

去过丽江一定要再到观音峡来,品一品这个私藏的“丽江第一景”。

图文:索娜拉姆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