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池庵(上饶天下SHOW之铅山县百年浮桥沧桑)
沈芳蕤 • 2023-10-08 02:11:59 • 次
(开栏的话)
为全面集中展示上饶市全域文化旅游资源,上饶文旅平台3月1日起推出“上饶天下SHOW——上饶市全域旅游宣传推广年”活动,以一月一县的频率,天天推送上饶市12个县(市、区)和三清山景区文旅资源。2023年5月为“上饶天下SHOW之铅山县文旅宣传月”,本月每天将推介上饶市铅山的文旅看点和热点。走遍千山,还是铅山,去铅山,品味江南山水的雄秀幽远,感受儒释道三教的历史标高,触摸传统商埠的昔日繁华!
在铅山,有一种幸福,叫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在铅山,有一种生活,是漫步家门口、享受运动的乐趣。
铅山县城河口镇,曾是历史上江西四大名镇之一。镇区有一条穿城而过的人工河,称为“惠济渠”,又叫“惠济河”。它东起铅山河经老城区流入北部信江,全长约4600米,是明朝内阁首辅、铅山先贤费宏明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修建。小桥流水人家是河口古镇的一张“靓丽”名片。
近年来,铅山县投入2.8亿元,对清湖河沿岸实施棚户区改造,同步改造项目还包括水利工程、景观工程、截污工程、水生态工程等,实施了“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三水共治”。推进了河道截污、水质提升、水利修建、景观重塑工程。从铅山河源头引水,在下游实施生态修复,使水质得到改善。沿岸新建城市绿道,配套布局街头公园、清湖驿站,一泓清水穿城而过,百年古渠重焕生机,呈现一步一路皆风景的优美景致。
在铅山
沿着河道行走都能看到哪些风景?
跟着小编一起去看看
信江沿岸风光带(铅山)
信江沿岸风光带夜景 | 丁铭华 摄
【信江河(铅山)风景】
河口全景 | 丁铭华 摄
信江沿岸风光带夜景
信江沿岸风光带夜景
信江河在铅山的支流主要叫
铅山河和陈坊河
九狮风光
远看鹅湖山 | 黄建军 摄
铅山河
古称桐源水、桐木水
信江支流
位于铅山县东南部
流域面积占铅山县总面积的56%
其发源于铅山县南部桐木岭北麓
北流经车盘、石塘、永平镇
至河口镇东侧入信江
一篙点开波底云 | 黄建新 摄
陈坊河
信江支流
因流经陈坊得名
发源于铅山县西南云霁关北侧
北流经太源、陈坊、湖坊、汪二
至弋阳县黄沙港汇入信江
江上快艇 | 黄建新 摄
在铅山河和陈坊河上
还可以欣赏到许多沿岸的风光
河口古镇、叫岩风光均在河道左右
诸多美景,让人目不暇接
河口古镇航拍 | 习小远 摄
叫岩风光
顺信江而下
岸边有
天乳寺、龙门第一关、九狮山等美景
【天乳寺】
傅荣华 摄
天乳寺原称天池庵
位于河口古镇信江北岸畔的九狮山红石岩间
是当地人人皆知的景点
它始建于明朝中叶
初名“天池庵”
取庄子《逍遥游》中“南溟天池”之意
傅荣华 摄
古寺依山而筑,与河口镇隔江对峙
近可观烟波浩渺之态
远可望浮云变幻之姿
明朝宰相费宏年轻时曾在此间寒窗苦读
见寺前流水滔滔西去
隐隐然有“逝者如斯”之感
和“吾将上下而求索”之志
天乳池 | 柯援生 摄
柯援生 摄
清“康乾盛世”
河口镇空前繁荣发达,商旅往来不绝
“语杂两浙江淮,货聚八闽川广”
于是有善男信女捐资扩建古寺
楼台、殿阁便也相继飞檐翘首
在这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红石山中
一时间
游人如织,香火旺盛
【龙门第一关】
一提起“龙门第一关”
河口人都知道
其中一种说法:
那是“乾隆皇帝”的“题词”
在乾隆皇帝下江南的一天
他走到河口镇三堡街
亲临“九狮庵”参拜观世音菩萨
当他走出“九狮庵”
发现对面北岸的“九狮山”确实雄伟
顿时,乾隆皇帝手痒痒,心也痒痒
写字题词兴趣大作。
他令人在“九狮庵”面对的
“九狮山”边搭好手脚架
他登上架子
挥笔写下“龙门第一关”五个大字
让人当即镌刻,故保留至今
另一种说法是:
传闻在“天乳寺”隔山有龙门直达龙宫
此山隔座山有一块斩妖石
如刀剑依山而伸展到江畔
让鄱阳湖的水怪不敢过关以害河口
山崖上刻有“龙门第一关”五个字
据传为明代万历年间名士邓宗元的手笔
那是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中秋之夜
县令笪继良与费元禄等夜游信江
江风浩荡,满月华光
把酒临风,吟诗答对
之后,众人提议岩壁刻石
龙门第一关远景 | 丁智 摄
据说
“龙门第一关”有三宝:
铁米筛、金扁担与铜钟
玉帝有令
雄狮镇关,武夷山妖魔鬼怪
要过关者,需钻过铁米筛
挨36扁担,并能破钟而出
因此,铅山有俗语:
跳不出龙门不是才子
过得了龙门第一关才是仙家
【九狮山】
九狮山是典型的火山熔岩构成的丹霞地貌
色呈褚红,形如巨狮
排列在信江河边,一共九座
民间称为“九狮山”,又称“九狮过江”
是河口镇一大景观
站在九狮江岸上,
凝望着滚滚西流的信江
眼前的江面,
往昔的繁华景象依稀可见
炮台山 | 杨必源 摄
游客攀登炮台山 | 柯援生 摄
炮台山,是九狮山中最高的一座
它位于铅山县城河口镇北面
隔一条信江河而峙
山高100余米
站在山上,可俯瞰整个县城
因其形状象炮台而得名
也有当年红军三打河口镇
将炮架在此山而取其名
【辛弃疾文化园】
铅山晨曲 | 曾庆光摄
铅山县河口镇信江北岸
有个占地1620余亩的“辛弃疾文化园”
在铅山河上
我们可以看见
一座山包上矗立着
一位右手执卷、左手握剑的
32米高的古代老人的塑像
那就是辛弃疾文化园的标志性景观
辛弃疾雕像
辛弃疾雕像 | 刘治安 摄
辛弃疾雕像 | 思琦 摄
很多人到了县城河口都很诧异
为什么辛弃疾背朝县城?
设计师的指导思想是:
辛弃疾一生最大的愿景
就是收复失地,恢复中原
北望神州,是辛弃疾的精神写照
远眺辛弃疾像 | 余梦江 摄
辛弃疾文化公园 | 刘治安 摄
辛弃疾文化公园 | 刘治安 摄
游客在辛弃疾文化公园游玩 | 丁铭华 摄
辛弃疾文化园建设内容主要为
道路铺装、悬空栈道、园林绿化、
小品建筑、山体及水体整治、
摩崖石刻及购物休闲建筑等
【武夷阁】
流经铅山县河口镇的信江
在河口镇的东南方
接纳了它的发源于武夷山脉的支流铅山河
江河之上,辛公北望
一座阁式建筑拔地而起
这个仿古建筑取名为武夷阁
正式的名称是“铅山县文化中心”
它与江北赤岩山上的辛弃疾雕像
共同增添了铅山县河口镇的厚重文化品位
它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
美术馆、规划馆为一体
同时兼具旅游价值
在楼阁的正面,有一石坊
正面镌刻的是“文脉绵延”
小豆豆 摄
背面是“继往开来”
意思是继承前人的事业
开辟未来的道路
小豆豆 摄
建筑内部
有浓郁的古典气息
也有现代的风格
小豆豆 摄
小豆豆 摄
建筑内部的装饰有
梁枋、斗拱、檩、椽等结构构件
经过艺术加工
木质工艺和现代工艺使其发挥装饰的作用
【河口浮桥】
浮桥 | 习小远 摄
铅山县河口浮桥
坐落在河口镇的信江河面上,
是全国少有的浮桥之一
该桥建于清朝末年
全长187米、宽4米
由42只浮船用铁链连结而成
虽几经沉浮,却依然古韵犹存
一度成为当地历史人文景观被重点保护
它是摄影家眼中的宠儿
在各个摄影家手中拍出了不同的感觉
浮桥 | 黄建新 摄
浮桥 | 丁铭华 摄
在河面上
一条百年浮桥横跨狮江
从最开始方便两岸人民群众出行
到现在成为人们旅游观光佳地
浮桥,有着更不一样的意义
来源:上饶文旅之声、铅山文旅
初审:黄文琪
复审:刘诗良
终审:谢华杰
投稿邮箱:2792173215@qq.com
声明 :我们一直致力于知识产权保护,尊重权利人的版权,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我们无法核实其出处,难以取得权利人的许可,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或沟通许可事宜。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