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街礼拜寺(散文丁会仁北京的牛街)
沈芳蕤 • 2023-10-08 16:10:59 • 次
北京的牛街在西城。
在北京人的眼里,牛街并不仅仅是一条街,那里是许多人喜欢吃牛肉的地方,可以说是北京正宗的牛街。
牛街不是一条街,这是真的,牛街北起两广大街,南到南横街,东边挨着输入胡同,西边紧邻牛街四条那一片儿。
牛街最初叫榴街,因为一片石榴街,后来居住了很多回民,回民多吃牛肉,加上“牛”和“榴”谐音,久而久之,人们干脆改名为“牛街”了。
牛街最有名的是牛街礼拜寺。牛街礼拜寺是北京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清真守,其历史悠久,可追溯到辽圣宗统和十四年,北宋至道二年,公元996年建造,由阿拉伯学者纳苏鲁丁创建。在明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重修,清康熙三十五,公元1696年大修。可以说今天礼拜寺虽然面积不大,但建筑集中且对称,颇有宏伟壮观的建筑群,处处可见带有明显伊斯兰风格,一直以来是牛街的坐标。
有人说,牛街很牛,不仅礼拜寺,而且还有牛街的味。老北京有句俗话:“北京的小吃在宣武,宣武的小吃在牛街。”我每次去牛街,都是想去喝牛街的豆汁儿,那里的豆汁是正宗的老北京味道。
牛街的主色调是绿色,整条街上不管店铺还是礼拜寺都是绿色的。再加上树是绿色的,食品也是绿色的,所以牛街是绿色的海洋。对喜欢绿色的人来说,那真的是养眼。
牛街很古老,但牛街的名称并不久远。据说牛街的名称是清乾隆年间取的,而明朝时称为礼拜寺街。
牛街的大小胡同很多,有清真寺的地方就有回民街。如果把牛街的大小胡同比作五线谱的话,那些胡同里的房子就如同音符,它们汇聚在一起,以礼拜寺为坐标,奏出一曲曲美丽动人的旋律。
北京牛街很多胡同拆了,如今高楼、宽街、车流、人流…… 牛街变化之大不得不令人赞叹,也令人感到惋惜。
我逛牛街主要还是喜欢牛街的特色小吃,比如:豆腐脑、驴打滚、豌豆黄、爆肚、蜜三刀、开口笑。来到牛街,不能不吃牛街的特色小吃,那真的是老北京美食的味道,也是吃后无比想念的滋味。
作者简介:丁会仁,博士,独立作家,高级学者,畅销书作者,高级会计师,高级经济师,多篇文章发表在《人民日报》《新华网》《中国网》《光明网》《市场信息报》《劳动时报》《湛江日报》《作家网》和《作家》等报刊杂志。
壹点号运河桨声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