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瞻园游玩攻略简介(游金陵第一园南京瞻园)
沈芳蕤 • 2023-10-23 04:20:11 • 次
南京瞻园,是明代徐达的府邸花园,清朝乾隆下江南时的行宫,太平天国时期东王杨秀清府,现为南京市太平天国历史史料馆。
瞻园名称为乾隆帝亲题,取欧阳修诗句“瞻望玉堂”。
瞻园与苏州拙政园、留园、无锡寄畅园称为“江南四大园林”,又称为“金陵第一园”,是南京仅存的两个古典园林之一,距今600多年历史。
很多年前刚到南京游过瞻园,名字记住了,里面的景物早没一点印象。
今天和儿子到夫子庙玩,重游瞻园,正巧碰到导游带着一队人马进来,跟着导游仔细地游了一遍,真是眼界大开。
进门即见一暗红色木制罩壁,罩壁为古代造园常用的手法,欲扬先抑,又取财不外露之意。罩壁上绘一条描金盘龙,据说这是全国目前保留最大的一幅木制壁画,这也是王府里的两宝之一,王府里还有一宝为虎,所以瞻园又称“藏龙卧虎”之地。
这幅壁画里隐藏着“福在眼前”“必定如意”的美好愿望。龙眼睛的左边有一只蝙蝠,代表“福”,龙眼的右边有一枚铜钱,代表“钱”,在眼睛有平行线上,寓意“福在眼前”。龙尾的左边有一个玉如意,如边是一个纺纱的锭子,锭子里有一支笔,取意“必定如意”。
有钱花,有福气,还事事如意,心想事成,有这样的好日子过,天天笑得合不拢嘴。
罩壁后面是一个方方正正的四合院,白墙黑瓦,青砖铺地,院里两排齐齐整整的香樟树,院墙上有两块太平天国起义浮雕,坐北朝南的一进古式房子辟为太平天国史料馆,透过暗红色的木制花窗看到洪秀全的半身塑像。
院墙西边有一偏门,上书“瞻园”二字。进了门,即走进弯弯折折的回廊,暗红色的柱子,黑的瓦、白的墙,廊里挂着古式的宫灯。园子不算大,回廊带着你一直通向深处。
这曲折的廊我原以为取曲径通幽之意,体现中国造园的含蓄之美。
听了导游讲解才知道,曲径通幽只是其一,还有一个体现园主美好愿望的功能,回廊的造型取天上文曲星的造型,希望自己的子孙饱读诗书,金榜题名。
出了回廊,是一条碎砖铺成的小路,几步远就有一只“蝴蝶”或一只“蝙蝠”或者一枚铜钱或一盆万年青铺在路上,这条小路叫“发财富贵路”。
蝙蝠不用说了代表福,铜钱代表钱,蝴蝶和万年青代表什么你能想到吗?一个代表美丽、一个代表年轻,光有钱和福还不行,还要留住青春,留住美丽。
小路的左边是一个盆景园,右边有一四角飞起的亭子,一个穿古装的小生正在亭子里吹着古箫,现在已经忘记他吹的是什么曲,感觉就是那首最经典的《梁祝》,婉转的间符带着你穿越时空。
一棵紫槐吸引了我的视线,枝干弯曲虬劲有力,树冠足有一间房那么大,叶子绿得发亮,用亭亭华盖来形容正合适。
别小看这棵不过碗口粗的槐树,她可是已经600多岁的年纪了,而且她还是树中的五品,在古代只有五品官以上的人家才能载紫槐,借一个“紫气东来”的富贵之意。
堆山和彻水是园林的常用,瞻园也不例外。园子里有一葫芦状的水池,在五行中水为财,北方代表财位,所以葫芦的形状南小北大。
南边有三条瀑布从假山上飞泻而下,虽没有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气魄,倒也增添了几分动感的美。北边的水池开阔得多,池水有源头,所以还算清澈,看得清水底一条条红鲤鱼游来游去。
池边的假山尽现太湖石的瘦透丑露之美。
园中还有一宝,就是虎字碑。这块虎字碑安放在园子的一个角落处,不仔细看走过去都不会发现它。
细听导游说来,这“虎”字里真有文章。此碑为朱元璋请一画师(名字记不得了)赐给徐达的。
这“虎”字既为宝贝,有三奇:一是,一笔写来,只有回笔,没有倒笔,讲究一个“顺”字;二是,一个虎字包含了“富甲天下”四个字;三是,字为“虎”,形象“虎”,虎头朝西北(水池方位)吸水,虎肚圆圆,能容水,刚才说了,水即财也。
如果你看懂了这个虎字的寓意,怎能不把它当宝贝供起来呢?
瞻园,是中国古典园木的一个代表,园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被赋予了特殊的含意,或表达对富贵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或表达园主为官为人的理想报负。
仔细想想,现代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为官为商之人讲究风水,普通老百姓也要挑个带吉利数字的日子办喜事,这就所谓“良辰吉日”,就连我等小萝卜头也要挑个“春暖花开”做自己的网名。讨个口彩,给自己一个好的心理暗示,从古至今都是人们一直在使用的心理安慰。
人生苦短、事事难料,每天给自己一个好的心理暗示,我想这样的人生不会苦到哪里去。
瞻园游览TIPS:
1.交通:
乘坐202、2、44、Y14、26、Y2路公交至中华路·瞻园路站下,步行约200米即可到达;
地铁:乘坐地铁一号线至三山街地铁站下车,步行约400米即可到达。
2.门票:
日场票:成人票30元每人,儿童、老年人、其他相关人员凭证件享受半票或者免票。
夜间票:成人票70元每人;园内有实景园林演出《王府往事》。
3.开放时间:
日场:08:30-17:00;夜场:17:00-21:00。
4.游览时间:约1—2小时。
5.周一闭馆。
6.距离夫子庙很近,可一并游览。#暑期创作大赛##南京旅游#
个别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感谢您的阅读!原创不易,欢迎点赞、评论。
如您喜欢我的风格,请点击关注,一起畅游,欣赏各地美景。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