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智化寺游玩攻略简介(走去智化寺)
沈芳蕤 • 2023-10-23 08:04:50 • 次
北京智化寺的梨花雨和京音乐,是这个春天最悠扬婉转的注脚。
智化寺位于北京东城区禄米仓胡同5号,是北京较完整的明代木结构建筑,同时也是一处汇集古乐、造像、雕刻、彩绘等传统文化艺术的宝库,亦是北京文博交流馆。
它始建于明正统九年(1444年),原为司礼监太监王振的家庙。王振是明英宗时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大权独揽,所以他建造的家庙穷极土木,宏伟富丽。
因是皇帝宠臣,加之王振冠以感念皇恩的名义营建庙宇,故英宗赐名为“报恩智化禅寺”。智化寺的建筑历经多次修缮,但仍旧保存着明代初期的规制,特别是殿内的藻井,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科学价值,为研究明代木结构建筑提供了很好的实例。
在大智殿的展览中,以图片的形式,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前后摄影师镜头中不一样的智化寺,感受智化寺修缮前后的面貌对比。
智化寺共有五进院落,主要建筑全部建于寺庙的南北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为山门、智化门、智化殿、万佛阁、大悲堂、万法堂等,每进主殿的两侧均有附属建筑组合而成。
智化寺的藻井堪称中国藻井装饰的精品,它是奉旨建造,制作工艺精巧,结构复杂,华丽庄重,巧夺天工。
智化寺原有三具藻井,分别镶嵌在藏殿、智化殿和万佛阁内。后面两具藻井在上个世纪30年代被盗卖,现分别存于美国纳尔逊博物馆和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只有藏殿的藻井还在。
藏殿藻井上圆下方,下部四周为彩绘佛像斜板,其上浮雕卷云纹和莲瓣,表面用青、绿、红、黄四色彩绘配以金线相间排列,上部圆形,放置五层斗拱,顶部圆板绘坛城图案,十分精美。
藏殿本身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坐西朝东,是智化殿的西配殿,内因存一具北京仅有的明代八角形转轮藏而得名。
每天10点、15点,在藏殿门前有京音乐表演,也是智化寺一绝——聆听空灵京音乐,一起穿越时空。
智化寺京音乐是明清时期流传在北京的传统音乐,发源于民间,来自于宫廷,传承于智化寺,至今已500多年,传至第27代传人,其曲调庄重典雅,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
智化殿是智化寺的正殿,单檐歇山顶,黑琉璃简瓦屋面,面阔三间,内供奉释迦牟尼佛、弥勒佛和燃灯佛。
还陈列地藏王菩萨与十府冥王壁画,也算是镇馆之宝之一,但它不是智化寺原本的东西,而是东花市卧佛寺的壁画,后来卧佛寺拆除,壁画也就移到了智化寺。
智化殿后面是如来殿与万佛阁,同一建筑上下异称,是智化寺中轴线上最大的建筑。
一层如来殿内供奉的是释迦牟尼佛,大梵天、帝释天作为胁侍。
二层万佛阁内则供奉三身佛。建筑内壁遍布佛龛,供奉木质漆金小佛像9000余尊,故得名万佛阁。
春天是智化寺颜值最高的时候,钟鼓楼前的白丁香和紫丁香,以最醇美的香味迎接每一位进入寺院的参观者;藏殿门前梨花盛开,微风过处,片片花瓣飘落,献上独属于春天的舞姿;智化殿前的玉兰是最先报春的使者;大智殿前的海棠则坚守花期的最后一班岗。
智化寺后面是充满现代气息的银河soho,二者同框,古今的碰撞,给古寺增添了一丝魔幻色彩。
其实,不论什么时节,当走进智化寺的院落中,或漫步或小憩,品味它美轮美奂的建筑、雕刻精湛的佛像、色彩依旧的彩绘;欣赏它古朴典雅的音乐;追溯它几度荣衰的历史,总能收获关于智化寺的深刻记忆,找到一份难得寻觅的情怀。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