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旅游攻略

晋城白马禅寺游玩攻略简介(白马寺不只洛阳有)

沈芳蕤 2023-10-23 13:12:53

摘要:#秋日生活打卡季#原以为,鼎鼎大名的白马寺只有一座,在河南洛阳。到了山西晋城,才知道这里也有一座白马寺,就在白马寺山上。决定去看看。白马寺山北距城区四公里,主峰海拔1010米。

#秋日生活打卡季#

原以为,鼎鼎大名的白马寺只有一座,在河南洛阳。

到了山西晋城,才知道这里也有一座白马寺,就在白马寺山上。决定去看看。

白马寺山北距城区四公里,主峰海拔1010米。炎炎烈日下,望着1100个通向山顶景公塔的步道台阶,没敢去爬山,直接开车到了山顶的白马寺。

下车,首先看到的是白马寺门前广场上白色的九龙壁。20米长的九龙壁双面雕塑,马上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神圣感。

九龙壁后面,就是坐北朝南占地138亩的白马寺,自南向北依次坐落着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毗卢殿和藏经楼。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题写的“白马禅寺”四字匾额高高悬挂在前殿天王殿上,显示出寺院的正统地位。

供奉弥勒佛的天王殿和供奉佛祖释迦牟尼的大雄宝殿之间,是一座优雅挺拔的白塔——五方文殊塔。五方文殊塔为藏式风格石质结构,须弥座台高2.7米,塔高15.6米,须弥座上雕有宝相花、莲花、牡丹花等,望柱为狮柱,塔座八角有八尊护法金刚力士像,塔台以上还有五百罗汉大型像塑。塔身为五方文殊像,塔内有地宫一座,里面供有24个天尊像。

大毗卢殿内尤为壮观。大毗卢殿占地1134平方米,是白马禅寺最大的殿堂,殿内七重悬塑,主塑五方佛、五百罗汉、八十八佛、八十四大悲咒像、罗汉柱、五层八角亭柱、十二圆觉、二十四诸天、释迦本身传、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灵山会、楞严会、龙华会、华严会、三身佛、三世佛、极乐世界、琉璃世界、藏像千手观音、千钵文殊、密宗护法金刚、以及大型密宗金刚座等。彩色塑像大的高三米,小的仅寸余,共一万余尊。在殿内环绕一周,宗教的庄严神圣和艺术的精美绝伦都让人叹为观止。

最后面的藏经楼,楼下供奉的是玉佛,也称玉佛殿,楼上则收藏有众多经书。

四大殿两侧,还有地藏殿、伽蓝殿、文殊殿、念佛堂、斋堂、药师殿、舍利塔、上客堂等建筑。

白马禅寺门前广场西侧有塔林,塔林内现存有三座佛塔。

历史上的白马禅师,始建于何年何月,并无详细记载。现在的白马禅寺建于1989年。

广场南面不远处的山上,是古时白马禅寺唯一遗存的文物——“景公塔”,景公塔内发现的碑记证实原塔是明代建筑。流传有一种说法,清康熙三年,甲辰三月,有一个叫景文魁的官员,用自己的俸金修复了早先毁坏的白马寺塔,从此,后人就将其叫作“景公塔”了。

其实,关于白马寺和白马寺山,当地有多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白马寺山原名司马山,相传三国时候,司马懿封长平侯后,曾登临此山,因而得名。后来,因山顶建了白马禅寺,此山便改叫了白马寺山。

另一种说法是,唐僧去西天取经,回来的路上经书掉落水中,白马寺是唐僧在此山晾晒经书而建的一座寺院。

还有一说是,寺前的景公塔是为纪念一位“白马将军”而建,塔中层供奉有白马将军母亲的画像,从而山上的佛寺被叫作白马寺,山被叫成了白马寺山。

不管哪种传说更合理,到晋城,来白马寺山上的白马禅寺看一看,还是不虚此行的。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