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旅游攻略

谷阳镇旅游景点攻略(带您走进有着非遗七景的爱情村落槐荫村)

沈芳蕤 2023-10-24 01:54:55

摘要:​七夕丹徒谷阳镇槐荫村走进“天仙配”发源地七夕一年中最浪漫的日子你知道七夕的由来么?知道发源地么?今天小编就带你走进“天仙配”发源地—槐荫村去看看中国四大爱情传说之

七夕

带您走进有着非遗七景的爱情村落——槐荫村

丹徒谷阳镇槐荫村

走进“天仙配”发源地

七夕一年中最浪漫的日子

你知道七夕的由来么?知道发源地么?

今天小编就带你走进

“天仙配”发源地—槐荫村

去看看中国四大爱情传说之一

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乡

千年传承古树情

槐荫村简介

镇江丹徒谷阳镇位于镇江南郊,为典型丘陵地带,槐荫村地属谷阳镇,为吴文化和楚文明结合地域之一,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民间文化也十分繁荣,遗迹甚多,《董永传说》故事更赋予其几分神韵;它交通便捷、生态环境秀美、民风淳朴,是一方神圣热土。这里盛产棉花、大米、鱼虾,素有“鱼米之乡”之称,为典型的江南水乡。

流传遗迹

董永的传说是我国历史悠久、传播区域很广的传统民间故事。在镇江丹徒民间不仅广泛流传着董永传说,而且还保留着诸多的流传遗迹。据元代《至顺镇江志》(1333年)记载证明,董永传说已这里流传了近700年。2007年4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了江苏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丹徒区谷阳镇和丹阳市延陵镇的槐荫村同时被列为“董永传说”的原发地之一。如今的槐荫村还保留着诸多的流传遗迹,如“老槐树”“槐荫庙”“土地庙”“织锦楼”“上天台”“七仙桥”“七仙池”“大龙桥”等。

相 门

一进村就可以看到我村的“相门”,是我们槐荫七景之一(另外六景是:七仙桥、土地庙、上天台、织锦楼、大龙桥、槐荫庙、七仙池)。现在的相门是我村2008年在谷阳镇政府的资助下异地新建的门楼,门楼古今结合,保留“相门”二字,目的是溯源追本,昭示槐荫村是传说中董永和七仙女住过的村庄,相门也是当年董永、七仙女在槐荫树下拜天地的见证人。

“相门故事”傅家相门是外八字形的,是傅家遗留下来的古迹之一。"相门"不比巷门,"相门"是相级官员之门,如宰相、丞相、相国等。傅员外家祖上,有人做过相官,所以砌有相门,一直保留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傅家相门非常有气魄,高、大、宽,八抬大轿都能直进直出,门后五十米就是傅家老楼,又叫织锦楼。相门口是一片广场,叫相门场。相门场上有一个葫芦形的青石墩,高不到一米,据说是用来上下马的,叫上马墩。当年砌相门的材料很讲究,是古砖和萝底砖砌成的,每块砖都象是上过磨床的,平、光、滑。砌墙不是用石灰,而是用糯米汁,象胶的一样,风雨千百年,纹丝没有动。

相门,是傅家的象征,姓傅的人家,红白喜事都要走这门里进出,这是一条规矩。槐荫村五十岁以上的人,都见过这座相门的面貌,两边萝底砖上,被一代一代的小孩磨"七子"、磨车螺螺,磨得一道道深沟,象是记录它存在的年代。解放后,因无人管理,年长日久,你拆一块,他弄一块,就慢慢消失了。

七仙桥

沿路直走就可以看到槐荫村为了纪念董永与七仙女的美好爱情故事而修建的“槐荫农民公园”,同时也是槐荫村“孝文化公园”,在公园前面恢复修建了小巧玲珑的“七仙桥”,据《镇江掌故》刊载:槐荫村头有棵千年老槐树,在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走进村子要先过一座仙女桥,就是“七仙桥”,是槐荫七景之一。传说当年七仙女下凡,就是在这座桥上拦住了卖身傅员外家做长工的董永,董永卖身葬父的孝行感动了七仙女,她于是向董永提出婚配之事。因此,后人把这座桥叫做“七仙桥”。通过七仙桥就可以进入我们村的“孝文化公园”。

大龙桥

在七仙公园对面是槐荫在2016年恢复另一大古迹--“大龙桥”。槐荫村是块吉祥宝地,从上游沿河而下,有麒麟、龙、凤一条线地守候在槐荫村前面,麒麟:是指上游的麒麟坝,龙:就是大龙桥,凤:下游的凤寓田。“大龙桥”原是一座半圆形的石拱桥,半径约3米多,跨度7米,桥宽3米6,桥的四角各有一个石制龙头,伸出桥外有一尺六寸,四个龙头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古桥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被洪水冲垮。今年我们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大龙桥”进行修复,把埋在河底下的旧石头和四个龙头利用起来,在美化上以“龙”为核心,把整座桥变成龙的化身,与七仙公园串联起来,形成一条风景线。

上天台

经过大龙桥就可以看到槐荫村另一大古迹-上天台,目前上天台正在修复中。传说七仙女的六个姐姐就是从这里下来帮小妹织锦的,结束后也是从这里上天的,传说送子娘娘送子下凡,就是走这登天梯下来的。后来,四方八里想求子得子的人经常来此烧香祈愿。

槐荫庙、老槐树

“董永和七仙女”的传说古迹--槐荫庙和老槐树,因为董永与七仙女的爱情传说就发生在这里,因而这庙和村都以替董永七仙女做媒的老槐树为名。村民为纪念这段天上人间的传奇爱情故事,特地在槐荫树下建庙,庙和村的名字称作槐荫,以示天长地久的爱情证物永存。庙先被太平军焚毁,又在同治年间重建。这边就是重建后的槐荫庙。

遗憾的是,那棵给董永与七仙女做媒的一颗有灵性的千年古槐,在“十年动乱”中遭遇斧钺之祸,留下的老槐树根竟然伸出方圆几亩地。本来树桩还在,后来也被老百姓当作劈柴烧掉了。为了将董永与七仙女的爱情故事更好的延续下去,我们村在2014年新移植一棵300多年的老槐树落户在槐荫庙的东南角,成为“天仙配”传说地的一处新景点。

织锦楼

在槐荫村中间是织绵楼,通称傅员外家老楼。传说傅员外对母亲非常孝顺,为了让母亲烧香拜佛不出门,在自家宅基上建造了一幢敞檐厅房楼,楼上竖起七十二庙的菩萨,故有千佛楼之称。织锦楼专供母亲烧香拜佛之用,平时闲着,是一座空楼。

董永领着七仙女来傅家上工,被指派在这座空楼上理丝织锦,并配备了一台木制织机。古代文人郭居敬创作的《二十四孝图》里董永《卖身葬父》一文时,配图就是编绘了七仙女在机内织锦的图案,好像是男耕女织的解说吧。仙女织锦并非凡人所织,她一天织成的锦缎就是一大堆,而且缎面光滑,色泽鲜艳,投放市场很快就卖光了。董永夫妇男耕女织,很快还清了董永的卖身债,这样傅家不得不将董永三年长工改为百日。为了再现七仙女神工织锦的场景,《申遗》领导小组在傅家老楼里配备了一台古式织布机,以示纪念,并称傅家老楼为织锦楼。

七夕寻缘,爱在槐荫

富有传说色彩的村落

动人的爱情故事

美丽的槐荫七景

你还不来吗?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