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旅游景点攻略(藏在深处的景点)
沈芳蕤 • 2023-10-24 07:54:29 • 次
说起南华,最被人们津津乐道的是南华的野生菌美食和民族风情浓郁的咪依噜风情谷。其实,除了这些被大众所熟知的,南华还有一些藏在深处的景点没有被外人知道,我们一起看看吧!
南华鹦鹉山公园
在南华县城的西侧,有一座突起的山峰,名鹦鹉山,相传古时候有鹦鹉在此筑巢而居,故名。
鹦鹉山山势平缓,林木蓊蔚、景色秀美,宛若一幅美丽的画屏立于城西,因山上葱绿的树木,使县城城廓有排阁送青之势。
古时候,曾被列为镇南州(今南华)的八景之一,题名“鹦鹉来青”。鹦鹉山公园就座落于鹦鹉山西北麓,占地500余亩,位于南华县城龙泉路西端。园内建有“来青阁”“抱月亭”“龙川轩”“旱冰场”“鹦鹉茶苑”,以及近20亩的水面景观等一批景点和娱乐设施,鹦鹉园内还有现在已经挂果的杨梅园,再等一个多月便可入园采摘。
毛板桥
位于南华县城西15公里处,这有一座库容2082万立方米的人工湖,水面3000多亩,湖边青山环抱,景色秀丽,湖上飞舟,岸边垂钓,情趣盎然。
南岸有南山寺古刹隐于林间,晨钟暮鼓,梵音浩浩。
东岸有“锦星山庄”,是集客房、餐饮、娱乐为一体的休闲度假山庄,山庄隐逸与青山绿水之间,可以在里面进行棋牌娱乐、网球、篮球、游泳、悠闲垂钓、彝家烧烤、温馨旅居、会议洽谈等多种活动。
东南岸有“星亿山庄”,占地300多亩,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11幢生态别墅分布于密林之间,庄内设有餐饮、住宿、娱乐、茶室、果园等,可在亭间小憩、岸边垂钓、山中巡猎,湖光山色饱览无余,是清静悠闲的理想之地。
宝珠寺
南华宝珠寺位于南华县城东北郊山麓,是明朝崇祯年间妙德高僧所建,咸丰年间经战乱被毁。
光绪八年(1882年),檀越廪生王文炳倡首重建。全寺占地近40亩,有天王殿、药师殿、地藏殿、祖师殿、五观堂等殿舍数十间,四周林木葱郁,院内布局错落有致。殿内悬挂着铁质天启钟,钟身铸有“法轮常转,佛日曾辉,天启三年李春月吉日黄嘉祚”等字样。
雨露力戈龙潭
雨露力戈龙潭位于南华县雨露乡政府东南部约三公里处的龙顶寺山腰,距县城约10公里。龙潭周围苍松叠翠,古木繁多。
千百年来,生活在那里的白族群众自觉保护水林资源,相沿成习,故在方圆百里内保留了一片罕见的古老森林。龙潭的水源分上、中、下三段,上段出水较小,约碗口粗细,中下段出水比碗口约大,四季清澈透明。
节假日,时有男女老少,成群结对,肩挑炊具,手拎食材,到林中聚餐玩乐,满山炊烟从抬头不见天日的古林中袅袅飘出,嬉笑声、歌声满山沸腾,寂静的山林宛如闹市,令人心旷神怡。
老厂河水库
水库位于南华西部的沙桥、五街两镇结合部,距南华县城30公里,沿着乡村公路可直达水库。水库周围四季常青,溪水潺潺,位于深山峡谷之中的水库仿佛一条巨龙卧于山间。在拦河坝左侧1000米的上方,有一片茂密的森林,林中古木参天,鸟啼声此起彼伏,美妙动听。整个库区与下游的向阳冲水库首尾相衔,山水相映,构成一幅美丽、壮观的自然风光画屏。
一街黑泥温泉
黑泥温泉是古时候镇南州(现南华)八大景之一,位于一街乡境内,又名“洗澡塘”,距南华县城86公里,距一街15公里。在石崖峭壁间,常年流淌两股温泉,水温在30℃左右。早在明末清初就有记载:“附近居民、常相携沐浴于此……凡患疮瘌者,多占许沐浴而愈”。
近年来国家拨款修建了浴池和石级路,就浴的人络绎不绝,南华、楚雄(市)、祥云、弥渡等地群众经常到此地沐浴,每年农历二月初八,更是上千万人上此沐浴集会。
大中山国家公园
公园位于南华县城西南的兔街、马街两镇结合部,是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区内自然生态系统稳定,原始森林外貌壮观,珍稀生物资源众多,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云豹、黑颈长尾雉、绿孔雀、长臂猿、银杏、蓖齿苏铁等多种珍惜动植物。
区内有一段长约600米的山梁,是候鸟迁徙必经之地,被称为“鸟道雄关”,每年白露节令前后40多天里,万鸟群集,似百鸟朝凤,天下奇观。区内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宾馆已建成使用,是开展科学研究、候鸟观光、教学学习、森林旅游、避暑度假的基地。
观音洞
观音洞位于南华兔街的大古木村,由一个大洞庭湖和一个小洞组成,大洞庭湖和小洞相通,洞深1500米左右。洞内有一尊似观音的钟乳石,传说是观音下凡未能按时上天,被玉帝贬在人间所变。现在,当地群众在部分农历初一、十五日结伴而行到洞内祭拜,也有人在许愿日去祭拜,祈求五谷丰登,人丁兴旺。
法空大洞
法空大洞位于马街镇境内的法空以北,在狭谷悬崖之间,高数丈,形似刀切,洞外仅有一猎人所踩小径相通,行人罕至。洞口宽30余米,高50余米,宽敞明亮,可容人数千,洞口深至100米处忽变小,曲折迂回,深险莫测。洞内有一石泉,水清澈、味甘凉,传说旧时洞内有芭蕉一珠,又传此洞与兔街大涧洞相连,两洞相距约50余里。
大涧洞
位于兔街镇大古木以北,岩子村东北的一座悬崖峭壁上,洞高约15米,宽5米,像一座人工卷砌的城门,所以过去有人写“大卷洞”。洞内是一暗河,幽深难测,大股清泉汹涌而出,为兔街河的源流之一。顺着暗河进去,时而宽阔,时而黑暗,时而明亮,抬头看洞顶都是几十丈高、怪石嶙峋、望而生畏。洞中有署名“子康”的一首小诗,痕迹还能看清楚,相传是清末彝族起义军首领上将军李学东踞险拒敌4载、以身殉职的地方。(来源:楚雄微旅游)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