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甘露寺游玩攻略简介(游镇江北固山甘露寺和北固楼)
沈芳蕤 • 2023-10-24 14:58:01 • 次
“劝千岁杀字休出口,老臣为主说从头。刘备本是靖王的后,汉帝玄孙一脉留。他有个二弟汉寿亭侯,青龙偃月神鬼皆愁。白马坡上殊文丑,在古城曾斩过老蔡阳的头。他三弟翼德威名有,丈八蛇矛惯取咽喉。鞭打督邮气冲牛斗,虎牢关前战温侯。当阳桥前一声吼,喝断了桥梁水倒流。他四弟子龙常山将,盖世英雄冠九洲。长板坡,救阿斗,杀得曹兵个个愁。这样的虎将那国有?更有诸葛用计谋。你杀刘备不要紧,他弟兄得知了怎肯罢休?若是领兵来争斗,曹操坐把渔利收!扭转回身奏太后,将计就计结鸾俦”。
这一大段戏文,就是京剧《甘露寺》或又名《龙凤呈祥》中最有名的唱段《劝千岁》。它唱出了一个有名的故事中的梗概内容。大约在1800多年前的魏蜀吴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订下了“联吴抗操”的外交方针。曾向东吴借用荆州之地,派关羽扼守长江门户,发展壮大了自己的势力,引起了东吴大都督周瑜的警觉和不滿。东吴向关羽讨要荆州无果,遂与主公孙权定计,以孙权的妹妹孙尚香为诱饵,以招刘备为婿为名,将刘备骗至江东扣留起来,再用刘备换回荆州之地。但是,周瑜的这个阴谋早被诸葛亮识破,他派赵云跟随刘备前往东吴,又设计好让刘备先拜访并买通孙权和周瑜的老丈人乔阁老乔玄,及其家人上下人等。而孙权之母吴国太则要在甘露寺相看刘备以定取舍。当刘备进入刀斧手密布的会客厅之后,乔玄乔阁老对吴国太称颂刘备兄弟之威猛不好惹,又用联蜀拒曹的外交大计来劝说吴国太莫杀刘备,将计就计招刘备为婿,永结吴蜀之盟以拒曹操。吴国太也深明大义,喝退了埋伏的刀斧手,斥责周瑜、孙权无能,不思武力保家卫国,而是用自己的妹妹为钓饵达到军事目的。刘备度过了这次人身危机当了东吴的女婿。遂有后人因此讥讽周瑜说:“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不仅赔了孙尚香,而且在赵云保护刘备夫妇回国的途中,突破周瑜布置的重重封锁,杀出了一条血路,乘船过长江回到了自己的辖区。
这个跌宕起伏的历史故事,通过戏剧《甘露寺》已向国人普及了一百多年,使我从小就对甘露寺怀有神秘感,早就生出过亲临甘露寺探秘的心思。待长大后,在高中语文课里曾学过一篇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的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爰国主义思想光辉。词中写道: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在词的上半阙,诗人由感叹不变的江山中已找不到当年孙权的住处。在平常的街巷小路上,人们传说,小名叫寄奴的宋武帝刘裕,曾在此居住过。当年刘裕可是跨战马披铁甲,亲临阵战,在开疆僻地的战斗中势如猛虎哇!
在词的下半阙,诗人叙述出,待到刘裕的后代宋文帝时,草率用兵,想效法汉武帝时的霍去病征讨匈奴得胜后,封"狼居胥"山的历史故事,结果宋文帝兵败南逃至长江南岸,作者登上山亭望江北,仍记得四十三年前的幕幕残酷画面:烽火连天的激战,江对面的扬州一带人民残遭异族入侵者的荼毒。往事不忍再回顾,现实是小名叫佛狸的拓跋焘,这个侵略者的祠堂香火很盛,乌鸦啄祭品,祭司擂大鼓,亡国奴及其后代们对侵略者的神像都顶礼膜拜了。有谁能派人来过问廉颇老将军,虽年老了,还能吃饭吗?作者在此用赵国良将廉颇自比,盼望南宋皇帝启用自已挂帅抗金,收复故地。通过当年语文课上对这首词的学习,对京口北固亭这个地方产生了向往。京口,即今天的江苏省镇江市,是当年孙权东吴的都城。迁到建业(今南京)是之后的事了。以后我又知道了刘备招亲的甘露寺和北固亭在同一个地方,都在镇江市的北固山上。 这更增加了我向往此地的心情,游览一处能了却两桩夙愿,何乐而不为呢?
在4月20日星期六,我动身去参访镇江市北固山了。由南京南站换乘高铁,二十多分钟车程便到了镇江火车站。出站口就有2路和4路公交,坐5站地便到了北固山公交站。走进山门牌坊后,在购票处购票进入景区,沿东吴古道北行上山便可到各景点。
北固山是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向以“天下第一江山”闻名于世。它高约60米,长约200米,宛如一条昂首、翘尾、拱背的巨龙,雄踞在镇江城北、杨子江滨。山上主要景点有: 甘露寺、北固楼、多景楼、《天下第一江山》石刻、铁塔、祭江亭、狠石、溜马涧、试剑石、太史慈墓、魯肃墓等。古道两旁绿树成荫,不乏树龄数百年的老树。沿古道上山,景点分布在古道的两侧。古道是由天然石板砌成台阶,为了照顾行人体力,每连续十来蹬便有一沿上行方向较宽的平面。为了减缓上山的坡度,整.条古道呈折线形状。上山时古道左侧迴廊山体用砖砌的高墙包住。在古道上每隔十多米便有一面镶红边的白布旗作为向游客引路的幌子,旗子中写有诗词一首,以利行者沿途欣赏诵读。
沿东吴古道走过约半圆弧形,登约150余级石阶进入券门后,便到了清辉亭,亭的规模不大。亭的东边便是铁塔景点。这座铁塔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仅存的六座铁塔之一。铁塔前身是唐代宝历元年(公元825年)润州剌史李德裕建的一座石塔。唐末乾符年间因大火塔寺俱毁。宋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主持应夫扩大庙宇挖地基时发现塔下地宫内石函中有佛舍利,于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用化缘来的资金在石塔原址上建造了九层八面铁塔,将共606粒佛舍利重瘗于地宫之中。自此铁塔几经毁建,现为四层。下边一二层为宋代原建,三四层是明代万历中期修复成七层铁塔中的两层。第一次鸦片战争(l842年)英军入侵镇江,企图摧毁铁塔盗取塔下的文物,因塔坚固未能摧毁,只毁塔顶掠相轮而去。后来在光绪十二年(1886年)又遭雷击,上部四层坠地,其中有两层存于寺中,解放后修复时将残存的明代所铸的两层置其上,遂成为了四层。1960年修复铁塔时,发现了唐宋两代重瘗佛舍利的地宫,出土了佛舍利及金棺、银椁、石牌等大量文物。佐证了古城镇江辉煌而悠久的历史。铁塔塔身上精美的人物造型和多种纹饰,对建筑学和冶金铸造学提供了大量的佐证实料。
在铁塔的北面,立着一巨大“望月望乡”石碑,是为纪念日藉友人晁衡而立的。碑顶由赵朴初题字: “阿倍仲麻吕”诗碑。阿倍仲麻吕是晁衡的日本名字。他从日本奈良到中国后,曾在长安进唐朝太学读书。与大诗人王维、李白交谊甚深。唐太宗授命他为唐使,与鉴真大师及日本使臣东渡日本途中写出了一首五言诗《望月望乡》。这首诗在日本家喻户晓,广为传唱。在石碑上用竖行书写着晁衡亲笔的汉文和日文的诗句:
翘首望东天,神驰奈良边。三篁山顶上,想又皎月圆。 (碑右边是日文)。
再沿东吴古道沿石阶北上不远约30步台阶便到了《天下笫一江山》石刻处。相传三国时,刘备来甘露寺招亲,当他看到北固山雄峙江滨,江天开阔,气势雄伟,不禁赞叹道: “此乃天下第一江山也!”六朝时,梁武帝萧衍游览北固山,看到江山景色非常壮观,兴致勃勃的挥笔写下“天下第一江山”的题字,故北固山历来有“天下第一江山”的美誉。目前游客们看到的是南宋书法家吴琚的手迹,清康熙年间重刻的。距天下第一江山不远有“宏开鹫岭”四个大字。四字极有气势,是明代米万钟所书。米万钟是大书法家米芾的后裔。因为米万钟爱石头,故自号“米友石”。
沿东吴古道往西拾阶而上便到了古甘露禅寺。一进寺门,便见烟火缭绕,有善男信女焚香许愿,进得大殿,见三尊巨大释迦座佛,青铜颜色。中间一尊出右手打揖状,佛两边各一尊站立状的小佛。全殿共五尊佛像。因出于对佛的敬畏,未敢拍下尊颜便悚悚而退。看殿内布置,这里虽然是真正的甘露寺,却未必是刘备被相亲之处。戏文中表现的甘露寺究竟在哪呢?
我沿古道石阶向西到了一个说书场。进殿后见殿中摆有红木座椅若干。在殿内西南角有一方桌,桌上放一水杯,桌边坐着一位老叟。我主动上前请教,戏中刘备招亲是发生在这里吗?老者说,正是这里,甘露寺是拜佛许愿还愿的地方,这个殿才是议事的地方。老者很健谈,问我的岁数,问我有几个孩子,都做什么工作。我如实告之,他便夸教师职业工资最高,待遇好,全国数第一。听他口气,我判断他是从企业退休的。他说他有三个孩子,说时还自豪地向我伸出了三根手指,由此我断定他的三个孩子现状一定很好,最起码比他要强很多,他才从内心到外表的,表现的满意。当我问他岁数时,他却支吾不答,只说跟我岁数差不多。我想,按中国民间说法,七十三、八十四,都是不吉利的年龄,属担险年,故他不从自己口中说出来。我俩正聊着,进来了一帮人,都是上岁数的,都和他打招乎,问他干吗来这么早?我猜想,这老者定是这群老人的“头头”。这些老年人到书场来,可能是来听评书《刘备招亲》的,因为外边已贴了大字广告,星期六、星期日的下午书场有评书,游人可免费听评书。他们聊他们的,我转着圈瞻仰一番,以了却几十年来的夙愿。西墙山的南边挂着一幅蘭花图,虽简单几笔,却很生动。上悬一横镜框,内用篆书写着“室静蘭香”。在其下面香案上摆放一大一小的瓷瓶两只。西墙山的北面,挂着一幅篆书对联:万草无声山更静;一蘭初放日出荫。下面香案上也放着精美的瓷瓶。在迎门的北墙山正中挂着大幅的人物水墨彩画,画的就是刘备招亲时“劝千岁”一折的内容。在东墙山上有两幅诗词墨迹,靠南边的一幅写着:
《最高楼上坐吹箫,霸气东吴迥未凋。万鼓江声流日月,一鞭山势拱金焦。欲乘鹏翼抟千里,漫指鸥沙问六朝。形胜依然人事改,憑将彩华赋多娇》。
用的是行楷体,字写得很好。出了殿门,沿古道向西往北走,其间又参访了景点御碑亭,狠石两个小的景点,来到了北固楼。楼前院子不大,楼高四层,始建于东晋初年,现在看到的北固楼是2010年复建的。是一座宋式仿古十字脊,明二暗三重檐阁楼式建筑。它以柚木、楠木为主建材,木隼卯结构,不用一颗钉,楼顶复盖琉璃筒瓦,巍峨而壮丽,典雅又庄重,充分展现出了江南阁楼的特色,重现了辛弃疾笔下“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的胜景。楼大门对联写着:
“气吞吴楚看六代枭雄此处曾留霸业;浪湧乾坤叹千秋骚客斯楼独望神州。横披篆书“东南胜景””。
拾阶进楼,先穿好鞋套,环视四周,见迎门立一扇巨大的屏风。屏风可能是用金丝楠木雕刻而成。前后两面均为精细的山水楼台亭榭及草木人物画面,整个屏风沒有涂色,仍是原木本色。在东墙山上,是两幅用石青散成的墨宝:南头是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北头是词《南乡子·京口北固亭感怀》,都是毛泽东亲笔行草的放大版。这诗词的兄弟篇展示在此,真是绝妙至极。《南乡子》写道: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这首词说的是: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这里满眼都是美丽的风光。古往今来天下兴亡的大事有多少呢?不知道啊!它们象滚滚奔流的长江水一样永不停息。青年的孙权就当了三军统帅,他占据东南坚持抗曹,沒向对方低头屈服。天下群雄谁能称得上是孙权的对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二人呀!我们的后代应当象孙权那样有能力,那就好了。辛弃疾这两首著名的词句就是对北固山景观的真实写照。
沿着楼东侧木制楼梯上到二楼,四面墙壁上展览着镇江市入选的少年儿童们的墨宝。字都用楷书,很规矩,也有一定功力。上到三楼上,沿靠四面墙山的桌台上展示着诗词,内容是“镇江北固楼新二十四景”。今抄录几首以餐读者:
北固远帆 晋城春望
登临送日上高楼, 已无廊牒绕烽烟,
不见西津古渡头。 鼓棹休言两晋前。
长眺天涯何处是, 芦里风幡人不见,
帆樯急隐大江流。 桃花几片散苔圆。
萧寺听鹂 固山惊涛
柑酒曾来隐逸深, 一山飞峙大江南,
城南山水有清音。 百丈雄关锁翠岚。
鹂声一起宫商羽, 裂岸惊涛斜照里,
驻目听吟直到今。 五峰秀色暮烟涵。
欣赏罢了新二十四景诗词,走出楼阁,站在北固楼的迴廊上举目北望,茫茫的江面水天相连,一对苍鹭在江面上空由西向东缓慢地飞翔着。西北方向江面上,有一个很小的人工码头,是供游江的人准备的离靠岸的地方。北固楼的西南边,是多景楼。据介绍牌的文字介绍,这个楼里才是发生吴国太相亲的地方,也是北固山风景最美的地方。这是座两层楼的建筑。位于北固山的山顶上。是一座画梁飞檐的楼阁,它古名北固楼,也叫春秋楼,相婿楼,梳妆楼。曾因米芾题写“天下江山第一楼”匾额而闻名。朝南门柱上的楹联写着: “宜雨宜晴山光水色何多景;如诗如画儿女英雄共此楼。”
我走进楼去,刚要穿鞋套,门内一位中年女服务员对我说: “老师傅,你还上楼哇?楼梯可沒有扶手,你可千万小心着,慢慢地上。”我对她的责任心和同情心表示了感谢。我想: 好容易来了,怎么也得登上这个楼!没有扶手,又较陡,却实不好上,可是我终于登上去了。楼内除有几张陈设的红木桌椅外,再没任何其它展品。出北侧的门,有一个下坡的木桥搭在最北面的亭子上,木桥下面到江水是近六十米的空间,因沒扶手,沿桥回返时从木板间隙中能看到脚下的江面,有些剌激。此楼回廊四通,面面皆景,登楼远眺,山光水色,奇景多姿,使登楼者有凌空飞翔之感。站在窄窄的回廊上,东望是滔滔长江水,一泻千里。西望,千峰万岭,山峦叠翠,愈远愈淡,渐渐与碧空融为一体。近处的金山因为背景鲜明,越发清丽。江对岸的文峰塔,隐约可见。美景使游人诗情画意油然而生。无怪乎开国元勋陈毅当年登此楼时感慨地说: “不要看画了,这里就是万里长江画卷!”
宋元以来,经常有文人雅士在此集会。北宋文学家欧阳修,苏东坡,科学家沈括,书画家米芾,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陈亮,陆游,刘过,以及元明清无数文人墨客都在此留下了很多名篇。辛弃疾的好友,南宋爱国诗人陈亮面对山河破碎,朝廷偏安,激愤地写下了《念奴娇.登多景楼》。词中写道:
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使,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凭却江山,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须返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
陆游在隆兴二年(1164年),登多景楼后写下了《水调歌头·多景楼》词篇。词中写有: “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连山如画,佳处缥缈著危楼”。因为有些累了,又考虑到安全问题,按原路沿东吴古道返回。没沿山东边的路下山,少访了好几个景点。上山容易下山难,从山顶一蹬一蹬地走下山来,也费了一番气力。值得一提的是: 来北固山参访的人群中,老年人不少,年轻人不多(与别的景点比较),甚至见到了好几位80多岁的。有一位高龄的老太太被两个年青的亲属架着搀着上台阶,真使我佩服。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可能跟我一样是来了确夙愿的吧?
出了山门牌坊,我在牌坊的东边参观了试剑石景点。那是千百万年前地壳剧烈变动时喷出的岩浆形成的巨石。说来又巧又怪,巨石中间一道深裂缝就象被刀切的那样整齐。雕刻家将巨石雕成刘备和孙权,都举着宝剑的石像。传说出一个三国故事中的小插曲:说是刘备和孙权来到巨石边,刘备对着石头默想,我若能摆脱东吴的软禁,平安离开东吴,回到蜀国,成就霸业,我一剑下去石头会被砍出沟来。刘备挥剑砍向巨石,果然把巨石砍出了一道深沟。孙权问刘备刚才嘴里嘟囔什么?刘备说,我说要是能打败曹操,匡复汉室,就让剑把石头劈开。孙权不相信刘备的回话,于是说,我也来试一试!心中祝愿说,我若能收回被关羽霸着的荆州,保我东吴孙家江山永固,剑到之处会将石砍开。果然石头也被孙权砍了一道深沟。你看这孙刘二人各怀异志,给对方的答话都口是心非。
山门牌坊西边是景点“凤凰池”。在一片水池中建有一座美丽的亭子。据说朱元璋坐天下后,曾在这亭子里召集高官会议,会上要求各级官员们必须廉政。其实尽管朱元璋恨透了贪官污吏,明朝仍然出了不少杀不完的贪官,令人遗憾。就如《甘露寺》中的乔阁老,都那么高的地位和那么大的家当了,仍然接受刘备的贿赂,出卖国家(收回荆州)的利益。官场腐败是旧社会的通病啊。
我用时半天,结束了这次游历,虽然爬山较累,但是实现了几十年的夙愿,精神上得到了满足。至于究竟哪一处是真正的刘备相亲《劝千岁》处,已经不甚重要了。依我之愚见,那说书场处老叟所指应为真实处。因为此处较靠近当年的皇宫中心,保卫工作易布置得周密。而多景楼处是海防重地,不可能让异国的刘备、赵云靠近,况且楼内空间较小,不适宜当迎宾处所。这是题外闲话了。至此,我带着满满的收获,踏上了回家的归程。
别了,北固楼!
别了,甘露寺!
别了,北固山!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