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西街古街游玩攻略简介(最早本周开街)
沈芳蕤 • 2023-10-24 18:51:25 • 次
潮新闻客户端 编辑 叶振宇
城市中有很多历史的痕迹,如古老的建筑、青砖古道、石库门等。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城市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繁华的商业街,从前遗留下的历史老街,就需要顺应时代发展,进行提升改造,以另一种形态被人们所记忆。潮新闻为您整理浙江省几条正在改造的老街现状。
杭州城北祥符桥传统风貌街区
位于杭州市拱墅区的祥符老街沉寂多年,8月18日即将以崭新面貌迎来新生。走进祥符桥传统风貌街区、孔家埭和府回迁安置小区、LOFT49文化创意产业园,探寻产城融合发展中的祥符蝶变。
祥符桥传统风貌街区
蝶变新生的祥符桥传统风貌街区位于莫干山路、大吉路、三墩路、祥符路四条路围合区内,面积约150亩。街区主打“慢生活美学街区”,保护和修缮国家级保护文物祥符桥及周边两户清末民居、粮仓、茧房和公社,围绕祥符市井文化、花木文化、茶道文化,引入了美术馆、餐饮、滑板运动品牌等业态,为老街增添了新活力。
幸福里夜景 叶振宇摄
漫步在街区,既可以看到石库门、高围墙、直屋脊等江南院落元素,也能感受鹊桥连廊、未来公社、滑板公园等现代艺术气息。
未来,祥符桥传统风貌街区将努力建设成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精品亮点项目,打造成拱墅的文旅新高地和新地标。
龙泉西街历史文化街区
西街历史文化街区是龙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最核心的部分,承载了一代代龙泉人的乡愁。
西街历史文化街区
在岁月流转中,街区整体建设、设施道路逐渐老旧,居民生活环境越来越差。2018年,西街历史文化街区开始改造提升,围绕打造“老年人的记忆、年轻人的时尚、外出龙泉人的乡愁、来龙游客的必游地”这一目标,着力下好规划、建设、管理、运营四步棋。
改造过程中,各部门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江边、后里边,先西边、后东边”的时空顺序,渐进式开展工作。先从基础设施开始,然后进行危旧房改造和区块立体整治,逐渐从龙泉溪的溪边向核心区块推进。目前,已经修缮完成219户危旧房,还有129户正在进行设计、修缮。
街区外景
与此同时,注重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不断挖掘老建筑、老街区在当代的实用性,把它们的活化利用与文化惠民活动相结合。比如,马鞭厂修复后建成了“古城记忆”展览馆,目前,还在打造以“龙泉喜事”为品牌的5A级特色婚姻登记处,以现代方式呈现不同时代的婚俗美学。
复合型历史文化休闲街区
如今,西街以崭新的面貌成为城市新地标,人气也旺起来了。除了活态传承剑铺、瓷铺、打铁铺、弹棉花铺等老字号,还引入了青年文创、阅读空间、中医药馆等新业态。预计今年12月底,一个“文化+旅游+商业”的复合型历史文化休闲街区将与市民游客重新见面,并塑造着新时代龙泉人的城市记忆。
义乌西门老街
近日,义乌市西门老街历史文化开发项目由义乌市文化旅游发展公司统一公开招标,它是义乌市近年来着力推进的重大工程。
街区改造效果图
据悉,西门老街位于义乌老城核心,街上不仅有抗倭名将戚继光捐赠建造的戚氏宗祠,还有会魁第、绳武堂、还金堂、六横堂、陈大宗祠、城隍庙等历史建筑……虽历久沧桑,但古风犹存,古韵宛在,传承着义乌老城的灵魂。
街区风貌图
根据规划,项目在西门老街旧址的基础上,按照4A级景区标准,以“保护为主、更新为辅”的原则进行保护性开发,为义乌人民留下具有“历史记忆符号”和“城市文化变迁见证”的精品文旅项目。
(据环球时报、光明日报、拱墅发布等)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