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旅游攻略

青岛沈从文故居游玩攻略简介(客在岛城与沈从文先生)

沈芳蕤 2023-10-26 01:09:19

摘要:沈从文故居这个夏天,择一良日,我们去福山路转转。徐徐凉风里,邂逅最好的沈从文。01福山路3号,有一座融合了德日两种建筑风格的临海小楼,花岗岩立面。这里风光秀美、清静优雅,颇有
客在岛城 | 与沈从文先生,凭栏、看海、听风

沈从文故居

这个夏天,择一良日,我们去福山路转转。徐徐凉风里,邂逅最好的沈从文。

01

福山路3号,有一座融合了德日两种建筑风格的临海小楼,花岗岩立面。这里风光秀美、清静优雅,颇有异国情调,这里就是沈从文故居。

1931-1933年间,沈从文任国立青岛大学讲师时居住于此。其间在这里创作完成了《胡也频传》、《八骏图》、《记丁玲》、《月下小景》等重要作品,其中包括他的代表作《边城》。

房子就建在半山腰上,楼前有一条长长的石级路,沈从文把它称为“窄而霉斋”。半掩的黑色铸铁门,爬满爬山虎的石墙,一切都显得十分宁静。

中西混合式的建筑,占地面积1055.6平方米,建筑面积489平方米。砖木结构,地上二层,地下一层。大门东向,花岗石引梯,经30级石阶达一层平台。大块乱石砌墙基。楼内有木制扶梯达二层,顶部有阁楼。楼内共有14个房间,铺有木板地。

沈从文故居周边风景无限,漫步到汇泉湾,可观碧海蓝天,行至中山公园,可见满目翠绿。

离大海很近,夜深人静的时候在屋里就能听见那阵阵海浪声。楼下的院子里还种着几株樱花,每到樱花开放的时节,花团锦簇、充满诗意,满是浪漫的气息。

后来他回忆当时刚看到福山路3号的一幕:“房屋刚粉刷过,楼前花园里花木尚未载好,只在甬道旁有三四丛珍珠梅,剪成蘑菇形树顶,开放出一缕缕细碎的花朵,增加了院中清韵风光。”

02

沈从文笔下的青岛,海、云、天空都是独一无二的,“解放后到其他城市度夏,总觉得不如青岛。“

海与青岛这座城市相依相伴。 沈从文说,有的人不了解海,不知爱海;有的人太了解海,不敢爱海。

沈从文经常沿福山路往下走,去海边漫步。他写道:

“海边那么宽广无涯无际,我对于人生远景凝目的机会便多了些……海放大了我的感情和希望,且放大了我的人格……”

“一到海边,就觉得身心舒适,每天只睡3小时,精神特旺健。”

因为青岛,沈从文成为了中国文坛上一个最爱海的人。他说:“海扩大了我的心胸和视野,刺激我在工作上去做横海扬帆的远梦,和通过劳动工作做成人世间海市蜃楼的重现。”

青岛的海融入到了沈从文的生命之中,更织进了沈从文的梦想中,沈从文对这片海充满了深情。

青岛的云不同凡响。“云南的云变化最快;河北的云是一片黄;湖湘的云是一片灰;四川因高山将云分割又加浓……论色彩丰富,青岛海面上的云应当首屈一指。”

沈从文进一步描绘说,“有时五色相渲,千变万化,天空如展开一张张图案新奇的锦毯。有时素净纯洁,天空只见一片绿玉,别无它物,看起来令人起轻快感、温柔感和音乐感。一年中有大半年天空完全是一幅神奇的图画,有青春的嘘息,煽起人的狂想和梦想,海市蜃楼即在这天空下显现。”

03

在青岛的沈从文不仅屡创佳作,爱情生活更是顺风顺水。

1920年代末,徐志摩推荐沈从文去上海中国公学教书,在第一堂课上,沈从文遇见了他的妻子张兆和,并一见钟情。木讷的沈从文不敢当面向张兆和表白爱情,他将所有爱慕都变成了文字中化不开的温柔。

“如果我爱你是你的不幸,你这不幸是同我的生命一样长久的。”

“求你将我放在你心上如印记,带在你臂上如戳记。我念诵着雅歌来希望你,我的好人。”

“我用手去触摸你的眼睛。太冷了。倘若你的眼睛这样冷,有个人的心会结成冰。”

上百封情书,只为写给一个人。他将自己的内心完完全全在张兆和面前剖开,告诉她,我是这样爱你。

功夫不负有心人,沈从文终于赢得了张兆和的心,后来他在给张兆和的信中这样说:“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1933年,沈从文与张兆和结婚,第二年,他写出了《边城》。

在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沈从文用“美丽”的情书,成就了他和张兆和的爱情。

///

沈从文后半生历经坎坷,一支文学创作的笔也被迫改弦易辙,饱含着世事沧桑与无奈。

然而,他把最好的时光留在了青岛,这一切,福山路3号这座小楼记得,青岛人也都记得,沈从文先生曾在这里凭栏、看海、听风……

—END—

图片来源自:王华、@qd紫梦幽笛、@M-G-MG

听青岛、网络等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