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紫霄岩游玩攻略简介(紫霄岩今日重来山更好)
沈芳蕤 • 2023-10-26 11:47:33 • 次
昔日天外看飞雕,平步青云上紫霄。
今日重来山更好,岁寒松柏展高标。
——明 俞钊题紫霄岩
从莆田市区出发,沿324国道到南少林路口拐入少林南街。
经过少林北街进入通往南少林寺的西南线。
中途有一处客栈,从客栈旁的支路进去一公里左右即可到达紫霄岩。
紫霄岩,位于莆田市区以北10公里处,坐落在荔城区西天尾镇渭阳村境内,海拔559米。
紫霄岩步道有两条,旧步道已荒废多年,貌似无法通行。沿着右边的新步道缓缓而上,道路曲径通幽,两旁林木茂盛,鸟啼嘤嘤。
首先进入眼帘的是天台殿,内供奉玄天上帝等。
天台殿东门有一块高一丈八尺多的岩石,人称狮子岩。
旁有状似花瓶的巨石一块,上面长着一棵百年老榕树,盘石而生,浓荫蔽日,称为“石上榕”。榕下横躺一石,敲击时其声如鼓,人称“石鼓”。另有一石,从不同部位轮番击打会发出几种不同的声调,世人称之为“琴石”。
绕天台殿而到其后,遮天树荫底下蓦见一座小石桥,桥壁上刻有明代江西学政、邑人俞钊题写的诗句:“今日重来山更好,岁寒松柏展高标”,是为“天台桥”。桥下流水潺潺,传从前溪里生长着罕见的一种赤色小虾,像煮熟的一样;还有一种似已剪去尾巴的小螺,世所罕见。如今这已成为美丽传说,只有清泉流水千年亘古不变。
天台殿西门现在可谓“满园春色关不住”,三角梅红叶爬满了墙头。
西门外有两株古榕,因枝干相连被人们称为“连理树”,相传古时紫霄山下有一对青年男女冲破世俗观念束缚相亲相爱,两人逃到这两株榕树下祈求古树赐于他们爱情,古榕树降下神通,有情人终成眷属。现在还有不少恋人慕名远道而来,祈愿像连理树一样风雨同心,永不分离。
连理树下安放了石桌石凳,给游人提供了一处歇脚之地。
构成紫霄岩景区的山体主要是火成岩,经长期的风化和水侵蚀作用,使得各种怪石嶙峋,千姿百态。
观音石与另一块巨大的石壁咫尺而立,人进入其中似有泰山压顶之势,在地面好像形成一条幽谷,人称“琉璃峡”。
往上看天空在二石的挤压下只剩一条缝,形成了“一线天”。
此外,还有“仙人冢”、“三清石”、“太府厝”、“仙巾帽”、“石镜屏”等石景,各具风姿,引人入胜。
紫霄岩有一座千年古刹——紫霄迎福寺,又称紫霄寺。寺前院埕东西各辟一门,正门两旁一对联“紫烟浓处山川近,霄汉碧时宇宙宽”。据今存清同治间监察御史黄庆安撰写的碑记称“紫霄山之有禅林者,肇自唐朝高僧、邑人妙应禅师所鼎建”。相传妙应禅师曾长时间驻锡岩上讲佛,紫霄寺现保持清代建筑风格。
紫霄寺有前后两座宝殿。前为大雄宝殿,内供奉如来三宝佛祖、观音菩萨、十八罗汉等,乃佛教诵经之地。
大殿匾额书题“山河在眼”,为现代名画家陈鹤所书。
后为祥云殿,内奉玉皇大帝及魁斗、文昌帝君等道教祖师神像,是道教传道之所。
从寺右旁出,登上观日台,兴化平原一览无余。
倚栏舒目可眺三山九华,落座闭眼以闻鸟语花香。摆脱闹市喧嚣,到此处寻求片刻清静,放松心情,融入自然,岂不快哉!正可谓:
释道两教迎福院,紫气东来上九霄。
莫道此处无胜景,精彩尽在怪石中。
(图文/方奋强)
e n d
整理/小编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