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旅游攻略

重庆重庆自然博物馆(基地风采)

沈芳蕤 2023-10-26 15:04:01

摘要:编者按2023年5月30日,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等7部委联合发布了第二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名单。北京大学化学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清华大学校史馆等147家单位入选。我

基地风采 | 重庆自然博物馆(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入选2023年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编者按
2023年5月30日,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等7部委联合发布了第二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名单。北京大学化学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清华大学校史馆等147家单位入选。
我们将持续展示入选基地风采。

重庆自然博物馆下辖的“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位于重庆市北碚区文星湾42号,占地面积30亩,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展示面积2400平方米。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有文物建筑惠宇楼、地质楼、卢作孚旧居、地磁测点碑等。2015年,重庆自然博物馆在北碚区金华路398号建成新馆,保留“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传承抗战时期科学家爱国奉献精神,官网设有科学家精神教育专栏。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让“中国西部科学院”科学家们的精神深入人心,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陈列馆推出《科学魂,强国梦——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历史陈列》《中国地质调查所历史陈列》《北碚地震台历史陈列》三个展览,讲述了科学家们在中国西部科学院工作或参与中国西部博物馆筹建的这段历史贡献,全面体现科学家们的“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精神。

科学魂,强国梦——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历史陈列展览


中国第一龙——许氏禄丰龙
设立“咏霓科学讲堂”,聘请“中国西部科学院”相近专业的科学家如王成善、周忠和、张弥曼等担任科学顾问,举办“院士面对面”讲座,科学家们讲自己的故事。2022年在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举行《自然博物馆的家国情怀》主题活动,以舞台剧的方式围绕杨钟健院士领衔复原装架中国第一只恐龙骨架许氏禄丰龙,黄汲清院士指导完成中国第一件地形浮雕等历史事件,呈现科学家们克服种种困难,在抗战大后方开展科学研究的故事。
原创舞台剧《自然博物馆里的家国情怀》
《她的名字叫中国——中国第一件地形浮雕》
打造《中国第一龙》《她的名字叫中国——中国第一件地形浮雕》《嘉陵江西岸的科学高地——中国西部科学院》《历史风云,地震观测——北碚地震台》四期视频,常年在各新媒体平台播放。展示了中国科学家在国破家亡的困境中团结抗战的赤子情怀和矢志不渝的科研精神。

来源:“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微信公众号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