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旅游攻略

甘谷姜维墓游玩攻略简介(剩水残山余落日姜维墓)

沈芳蕤 2023-10-26 18:26:23

摘要:剩水残山余落日---姜维墓蜀鸟啼魂夜枕戈,将军衣剑葬山阿。心存远志欲匡汉,书寄当归誓靖波。剖腹诚知肝胆大,竭忠何惧困难多。两千年后墓前立,遥对长天一放歌。姜维,字伯约,三国

天水名胜古迹之二十:剩水残山余落日---姜 维 墓

剩水残山余落日---姜 维 墓

蜀鸟啼魂夜枕戈,

将军衣剑葬山阿。

心存远志欲匡汉,

书寄当归誓靖波。

剖腹诚知肝胆大,

竭忠何惧困难多。

两千年后墓前立,

遥对长天一放歌。

姜维,字伯约,三国时冀城(今甘谷县)人,是甘肃省早期历史上著名人物。据《三国志·蜀书》、《剑阁县续志》等有关史料记载:维少孤,随母居,自幼博览群书,酷爱孙武之学,有胆识,才智超人。原为魏中郎将,建兴七年(公元230年)冬,蜀相诸葛亮智取天水关时,被诸葛亮收服,特别受诸葛亮器重。建兴十二年(公元235年),诸葛亮病故,姜维为右监军辅汉将军,封平襄侯,延熙十九年(公元256年)春晋升汉大将军。姜维继承诸葛亮遗志,竭忠尽力,固守剑阁,欲图恢复,统一中原。不幸,魏大举伐蜀,后主刘禅投降,诏姜维弃戈。姜维伪降魏将钟会,并挑起邓艾、钟会矛盾,欲图伺机举事,不幸事泄,死于乱军之中,被分尸剖胆,见其胆大如鸡卵,众人皆惊。

历来学者专家对于姜维墓到底在何处争论不修,笔者查阅大量资料并考察,列入以下几处在全国现存姜维墓的遗迹,供仁人志士参考。

一、甘谷姜维墓在距甘谷县城东5公里姜家庄的将军岭上,占地面积6000平米,有姜维衣冠冢和仿古歇山顶纪念馆1座,内塑将军坐像,有杨成武将军题“姜维墓”石碑。

《伏羌县志》记载姜维死后其亲兵冒死夺回头颅和靴子,火速赶回姜家庄老家进行安葬,乾隆年间在姜家庄挖到姜维头骨,只可惜后来遗失。现在的甘谷姜维墓重建于1989年,墓地坐南朝北,台阶有九级,象征着姜维生前九伐中原的伟业。

冢后有山,其形酷似将军仰身长卧,眼、鼻、耳、口俱全,双手放在铠甲护胸镜上,如将军长眠于故里。附近还有一山洞,传为姜维于战乱中安置母亲的“孝子洞”。相传,姜维久在军戎,母亲思念,便寄中药当归一味,意其归省。姜维因欲图恢复汉室,统一中原,无暇归里,便寄中药远志,以示抱负。现在,每年清明节,姜维故里人民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武术表演活动,来纪念这位“但有远志,不在当归”的将军。

二、四川芦山姜维墓:据南朝宋裴松之在注解《三国志》 时援引《世语》记载可知,姜维死后遗体被魏国士兵剖开,发现胆囊大如覆斗,固有“大胆姜伯约”的说法。无独有偶,从《四川通志》可知,芦山县龙尾山有座姜维墓,是当年姜维部下从魏国士兵手里抢回胆囊进行安葬,现存墓碑为清朝道光十五年,即公元1835年所立,上书“汉大将军平襄侯姜维墓”。由此可见,庐山姜维墓与裴松之的注解相对吻合,里面应葬有姜维的胆囊。

三、天水姜维墓在天水市秦州区天水镇东北的黄家坪,左面是石家峡,右面是铁堂峡。西汉水川流而过。姜维墓在山下的三角形川道里,姜维墓直径十米,在此远望,小天水尽收眼底。传说,姜维去世时62岁。他的部下偷偷地割下头颅,潜回小天水,埋在黄家坪,当地人叫:姜维坟,此地为扎营地。

四、四川剑阁也有一座姜维墓,根据《剑阁县续志》的记载,这座姜维墓是姜维死后部下将其残骸安葬于此,南宋年间陆游曾到此凭吊。剑阁姜维祠悬有楹联:“雄关高阁壮英风,捧出热心,披开大胆;剩水残山余落日,虚怀远志,空寄归。”1936年为修川陕公路,国民政府将剑阁姜维墓一度搬迁并挖开墓室,不过墓室里并未发现有东西,据推测最大可能为遗骸风化,亦或此墓本来就是衣冠冢。如今剑阁姜维墓现存墓碑一块,上书“汉大将军姜维之墓”,另有对联一副,写有“志在中原,费尽平生胆智,神栖剑阁,永昭千秋英灵。”由于剑阁姜维墓位于剑门关风景区内,因此每年节假日都有众多游人前来参观。

五、四川阿坝州理藩县发现的隋朝摩崖石刻《姜维通道记》

甘谷县姜维广场姜维雕像

甘谷县尚武苑公园姜维雕像

甘谷县大像山姜维殿碑

四川汶川县姜维城

临洮蜀汉姜维点将台遗址

【楹联】

志向本远,天命不与酬远志;

当年未归,英魂犹且报当归。

(文.安志宏、诗联.艾叶)

编者简介:王小军(甘肃甘谷)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扑克牌收藏委员会会员、全国扑克纸品委员会副会长兼副秘书长、甘肃省收藏协会红色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甘肃扑克收藏俱乐部主席、兰州博艺扑克沙龙资深顾问、中国杰出扑克收藏家、中国优秀扑克收藏馆甘肃方圆扑克收藏馆馆长、甘肃省红藏会红色文化博物馆馆长、第十届中国扑克收藏文化博览会主席。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