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旅游攻略

铁岭龙首山游玩攻略简介(铁岭市龙首山游记)

沈芳蕤 2023-10-27 00:46:34

摘要:今天上午临近八点,我开始登山。起初的一段山路,坡度并不大,但没走几步,我便觉得有些疲惫。我能想到的原因是:其一,昨天我刚爬完高尔山;其二,背包负重十斤,虽不重却也不容忽视;其三,近几

今天上午临近八点,我开始登山。

起初的一段山路,坡度并不大,但没走几步,我便觉得有些疲惫。我能想到的原因是:其一,昨天我刚爬完高尔山;其二,背包负重十斤,虽不重却也不容忽视;其三,近几日铁岭气温高,风很小,很闷热的状态,更加大了我的疲惫。尤其是在山脚下,树木高大且茂盛,很难有风能轻易吹进来。

于是我走走停停,歇了几次,当我来到“四望亭”的台阶下时,我已感到这么多年缺乏运动的可怜下场。向上仰视,124级台阶(我数的)似乎向我发出了无声的嘲笑。是啊,我太需要锻炼身体了!

当我把124级台阶踩在脚下时,“四望亭”已经近在咫尺,一阵山风吹来,似乎是在欢迎我的到来,又像是在对我终于爬上来的奖赏。

“四望亭”顾名思义,站在亭子里向四个方向望去,能见到不一样的景致。登上亭子最高层,不知从何处吹来的风,不停地吹拂着,一路上的闷热感瞬间消散,于是才知“会当凌绝顶”的好处。因为只有山的最高处,才不会被任何树木遮挡。所以,即便在酷热无风的数伏天,也可以与凉风相拥。举目四望,周围景观尽收眼底,心中莫名的感动。如果一个人能够经常登临山巅,那么我敢说他应该会是一个快乐多一些的人,毕竟看多了天之高远,地之辽阔,会更深刻体会到人生的渺小和短暂。曾经、现在和未来执着的一切,也变得没有我们误以为的那么重要,怎么能让那些闲事、琐事和杂事影响我们本该纯真、洁净和愉悦的心灵呢?

从“四望亭”下来,沿着相对平整的山路,继续向景区的深处走。在路上,林间的知了不停地歌唱着。尽管音调过于单一,但我仍觉得不失为一种悦耳的享受,听惯了市区里的喇叭声,能偶尔听到知了的叫声,会有种亲近自然的感觉。对了,如果,如果你只对知了的声音赞叹的话,那么路旁某个草丛里的蟋蟀会用“蛐蛐声”提醒你,它们也是这山中的歌唱家。

在路的两旁,耸立着笔直挺拔的松树,他们就像在比赛,看谁长得高一样,努力的向上、向阳生长着。有松树,那多半会有松鼠吧,你看他们马上就出现在你面前,它们憨态可掬的样子,着实可爱。

很多人会驻足停留或静静的观察或用手机拍照。而那些可爱的小东西似乎见惯了游人,只会本能地保持着一定距离,任你拍照观看。

当我来到八景广场时,才发现此地早已聚集了很多当地人,他们俨然把这个空旷的广场当做健身的地方了。有跳舞的,有打牌的,有悠闲的发呆的。这个位置相对较高、较宽阔,所以总能感到有风吹来,尤其是坐在树荫下,更能觉得此地的妙处。

过了八景广场,继续往前走,沿路都是山林风光,林木高耸,遮天蔽日,路的一侧是仿制的假石,另一侧种植着鲜花,每隔一段距离设置造型简约美观的路灯,在路灯杆上装有广播设备,从那里偶尔飘扬出曾流行过的歌曲,让人们的脚步同心情一样轻快了许多。

走着走着,“魁星楼”的楼顶已出现在我的视线里。该楼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四块牌匾的题字均为前清人士所书,更增加了“魁星楼”的历史厚重感。

过了魁星楼,不远便是观音阁与慈清寺,前者是后者的下院。慈清寺由来已久,历史可上溯到唐朝。唐曰秀峰,明曰水朝,清曰慈清。

站在寺中东北角的“半墙亭”向东观望,柴河正翻着碧浪滚滚流淌。因寺中正在维修,没办法参观各处殿宇,所以只能简单浏览一下,便出了寺门。

下山时路线略有变化,我从南门下来。临到山脚下时,一座佛塔映入眼帘,名曰“灵应寺塔”,因康熙皇帝东巡驻跸于此,所以改称“驻跸塔”。

在塔的下面仰视,白云、蓝天、佛塔、山林、巨石组成了一幅幅自然和谐的画面,为此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如果一座城市能有一座临近的山,那么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应该会很幸福。早晨,傍晚或周末的时光都可以在山中悠然度过,人们可以爬山、跳舞、打拳、野餐、休息等等,不一而足。龙首山就是一座能让人感到幸福的山吧!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