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旅游攻略

上海唐绍仪旧居游玩攻略简介(来一场西班牙式风格建筑的浪漫之旅)

沈芳蕤 2023-10-27 08:29:34

摘要:一、西班牙式风格建筑的缘起由于近代上海的西班牙人为数甚少,最盛时期也就只有200多人。因此,西班牙式建筑的盛行并非西班牙人生活方式的影响,主要是受美国的影响。西班牙殖民

一、西班牙式风格建筑的缘起

由于近代上海的西班牙人为数甚少,最盛时期也就只有200多人。因此,西班牙式建筑的盛行并非西班牙人生活方式的影响,主要是受美国的影响。

西班牙殖民地复兴风格是继19世纪末的地中海复兴风格后,于20世纪初在美国南加州,尤其是沿海城市开始盛行的建筑风格,由1915年圣地亚哥举办的巴拿马-加利福利亚博览会引发,涉及广阔的地域和多元的风格。

二、西班牙式风格建筑的主要特征

1939年代的上海有一段蓬勃发展公寓建筑的时期,同时追求不同风格的表现,西班牙住宅遂应运而生。建筑的层高较低,屋面坡度比较平缓,屋顶和门廊多用红色的筒状陶瓦覆盖。阳台多用曲线形的铸铁花饰,楼梯也用花饰栏杆,窗盘多用曲线形或贝壳形,窗框或窗柱多为螺旋形柱子,建筑的南向多设有敞廊和阳台,适合上海的气候条件。

在上海的西班牙风格既表现建筑的简约,又带有细腻的装饰细部和丰富的色彩,受到普遍的欢迎,在原法租界的数量可观。

三、City Walk:来一场西班牙式风格建筑的浪漫之旅

行走地图:

上海文史馆——汾阳花园酒店——新康花园——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官邸——衡复风貌馆——柯灵故居——唐绍仪旧居

01 上海文史馆

建筑名称:华拉斯宅(今上海文史馆)

建筑地址:思南路39-41号

保护类别:上海第三批优秀历史建筑

建造时间:1910年

建筑特点:建筑风格属典型的西班牙花园住宅,建筑共二层,砖混结构,外墙为黄色水泥拉毛墙面,墙上设有绿釉花饰,缓坡瓦顶,檐下还有券齿装饰。

特别是南立面门廊与窗樘为圆拱形,窗口设螺旋形小柱,西立面有单层高的红色鱼鳞瓦穹顶,顶端叠有玻璃小穹顶,是标准的西班牙建筑风格。

02 法国驻上海总领事官邸

建筑名称:原巴塞住宅(今法国总领事官邸)

建筑地址:淮海中路1431号

保护类别:上海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

建造时间:1921年

建筑特点:西班牙式独立花园住宅,南立面对称, 三段式构图。南入口门廊宽大而弧形前凸,其上为2层的带花瓶栏杆的平台阳台,2层中部檐口下用彩色釉面砖镶拼成图案。

特别是西班牙红筒瓦四坡屋面,筒瓦屋面出檐较深,檐下有木托架。

03 汾阳花园酒店

建筑名称:海关副总税务司官邸(今为汾阳花园酒店)

建筑地址:汾阳路45号

保护类别:上海第一批优秀历史建筑

建造时间:1932-1933年

建筑特点:西班牙式花园住宅,假三层砖混结构,平面呈对称布局,立面略显不对称,正立面竖三段划分,中间底层为三个连续拱券敞廊,以四根圆柱支撑。

特别是立面比较简洁,花园面积有1500平,室内保留大量历史原物,诸如各种几何纹样的石膏和木质天花线脚、装饰壁龛、壁炉、楼梯等。

04 衡复风貌馆

建筑名称:修道院公寓(现为衡复风貌馆)

建筑地址:复兴西路62号

保护类别:上海第一批优秀历史建筑

建造年代:1930年代

建筑特点:是一组建筑,分南北两幢,中间有廊相连,属于西班牙风格,占地面积3086平方米,建筑面积2741平方米。前楼为2层砖木结构,后楼为3层建筑,每层布置一梯二户。

05 新康花园

建筑名称:新康花园

建筑地址:淮海中路1273号

保护类别:上海第一批优秀历史建筑

建筑年代:1934年

建筑特点:11幢2层西班牙式花园洋房组成。这里原先是建于1916年的新康洋行大班的私人花园住宅,内有网球场、游泳池等。1933年改建为专供外国人租住的花园住宅和公寓。1937年5月,为庆祝英国国王乔治六世加冕,将其命名为“欢乐庭院”,占地1.16公顷,建筑面积为4196平方米。

特别是建筑的屋面为陶红筒瓦,浅色粉刷水泥拉毛墙面,檐口有齿形小券,窗间有螺旋形的所罗门柱。

06 柯林故居

建筑名称:原是白赛仲别墅(今为柯林故居)

建筑地址:复兴西路147号

保护类别:上海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

建筑年代:1933年

设计师:奚福泉

建筑特点:建筑为3层,入口台阶、带铸铁花饰栏杆的阳台、筒瓦屋顶及大门两旁的螺旋柱等细部为典型的西班牙风格。

07 唐绍仪旧居

建筑名称:唐绍仪旧居

建筑地址:武康路40弄1号

保护类别:上海第三批优秀历史建筑

建筑年代:1932-1933年

设计师:董大酉

建筑特点:3层混合结构。屋面采用西班牙式筒瓦,立面上在窗的上方多用筒瓦仿檐部处理作为装饰,窗间多用螺旋柱作为装饰。西立面入口有一装饰十分华丽的门框,一方面是受西班牙银匠式建筑风格影响,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巴洛克风格的影响。

END

排版 | 糖未放

文字 | 整理自《上海近代建筑风格》

配图 | 网络搜图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