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袁崇焕祠和墓游玩攻略简介(走过袁崇焕庙与祠一腔冤血染皇城)
沈芳蕤 • 2023-10-27 13:30:45 • 次
自辽宁兴城回来后,对缔造这座城市、击败努尔哈赤与皇太极的英雄袁崇焕,情结尤在,在北京继续寻找着他的足迹。
袁督师庙,坐落在龙潭湖公园内,上周专程去了一次。庙由广东东莞人张伯祯,为纪念袁崇焕这位同乡祖辈中的英雄,同时也是为悼念过世的妻儿所建。
庙建在一个平台之上。台前有几棵柏树,台后是一个广场。拾阶而上,有庙室三间。正中袁督师庙,左室悼亡亭和右室意钓亭,是张悼念亡妻亡子的家祠。
袁督师庙两侧楹联已模糊不清。有几行文字介绍为康有为题:“其身世系中夏存亡,千秋享庙,死重泰山,当时乃蒙大难;闻鼙鼓思东辽将帅,一夫当关,隐若敌国,何处更得先生”。
庙室正面石刻袁崇焕遗像,但有玻璃罩反光,看不清楚。两面墙各嵌碑石,有袁崇焕遗诗、佘义士墓志铭、康有为诗及手书袁督师庙记等。
袁崇焕是广东东莞人,明末努尔哈赤的铁骑几乎踏遍关外,无人能敌,袁崇焕毛遂自荐,驻守宁远,取得“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从此一举成名。
崇祯皇帝即位后,任命袁崇焕为兵部尚书,总督蓟辽、登莱、天津等地军务,并在同年七月,平台召见了他。他许予五年复辽大计,崇祯则满足了他一切便宜行事的大权,并赐予尚方宝剑。
督师庙很小,实际也就一小间屋,冷冷清清没有人,很快就看完了。四周多康有为题字,原来张伯桢是康有为的弟子,加之袁崇焕力主抗清,当时有利于革命党人排满。
在公园内没有闲逛,顺北门出去,带着剩余的热情,继续去参观位于东花市斜街的袁崇焕祠和墓。
清皇太极绕道喜峰口,突入明朝境内,直接攻取帝国的心脏,朝野震动,京师戒严,并下诏勤王。袁崇焕前来救驾,自以为立下汗马功劳,但他怎么也没想到却惹上了众怒。
天子脚下,久矣不识干戈,从没想到会突然大兵压境。劫掠焚烧民舍,尽毁权贵郊外园亭、庄舍与坟茔。身为督师,守土有责,不能御敌于国门之外,一时间城内外怨谤纷起,不满与愤怒等情绪直指袁崇焕。
崇祯皇帝的心情也坏到了极点。一方面反间计使其产生疑心,另一方面,五年复辽的豪言与兵临城下的反差极大,给予了至高无上的权利,并投入占全国财政收入五分之一的经费,反而关外势力益发坐大,并攻到北京城下。
结果袁崇焕以“咐托不效、擅杀皮岛总兵毛文龙、私与清廷议和”等罪名,被判凌迟处死。明史记载“遂于镇抚司绑发西市,寸寸脔割之。百姓以钱争买其肉,和烧酒生啮。骨肉俱尽,只剩一首,传视九边。”
袁崇焕被害后,传说其部下一佘姓义士,深夜窃走头颅,葬于广渠门内的广东义园,即现在的东花市斜街。来到这里时,袁崇焕祠和墓现在一封闭小区内,仍在修缮中不开放。
沿墙内望,祠有正房五间,祠堂后是袁崇焕墓,碑写“明袁大将军墓”,有石供桌及残花祭品等,坟侧小丘为佘义士墓。
曾看过佘幼芝女士的口述历史“天留忠骨伴将军”。袁崇焕被害,佘家世代为袁大将军守坟,历明至清,再历民国至解放,再经历文革劫难,传到她时已然是第 17 代。
历史总是那么复杂,也有学者质疑,佘氏是仆人还是谋士,盗头还是盗尸,在西市还是菜市口,旗人冒充汉人,没有宗谱断代等。但对佘氏的坚守,守墓 300 余年,皆感敬佩!
袁崇焕的名将之路,以毛遂自荐开始,以受刑惨死而终。乾隆皇帝继位之后,给予了他平反,是历史上一位争议较大的人物。
宁远大捷一举名,经略辽东建奇功;
五年复辽心未了,一腔冤血染皇城。
(注:2019.1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