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石桥(南长河四桥之白石桥)
沈芳蕤 • 2023-10-28 03:01:39 • 次
白石桥,位于海淀区东南部,中关村南大街东侧,为南长河四桥之三。
北京市档案馆藏白石桥旧照
白石桥,始建于元代,得名于横跨古高梁河上的白石闸。据《元史·河渠志》载:“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建白石闸。”白石桥依闸而建,因桥身、桥栏均用白石建成,故而得名。
长河水系图
它的具体位置就在今首都体育馆北门跨河桥附近。清代时帝后去颐和园时都要乘龙舟穿过白石桥下,使得此桥成为清代横跨长河的重要桥梁之一。
民国时从长河边远望白石桥东北侧的五塔寺
白石桥西还有一座桥和白石桥形制相似,但规模略小,故名小白石桥。据《光绪顺天府志》载:“经广源闸又东三里,出白石桥下,有闸,少西,有小白石桥。”
原白石桥
清代时重建,为一座单孔米黄色的花岗岩石砌筑的梯形平桥,桥的上部结构为条石梁,下部为条石砌筑,桥长10米,宽6米,高3米,两侧有石刻护栏。
现存于五塔寺内的白石桥构件
1953年,在原白石桥路西侧开辟新路,与长河交点处即为小白石桥的所在。1978年修建首都体育馆时,将原路废除并将西侧道路展宽至24米。由于古白石桥不再处于交通要道,遂逐渐废弃。
首都体育馆
后在西路跨河处修建了一座白色花岗岩石桥,与小白石桥形成东西两座平行相邻横跨长河的公路桥,统称为白石桥,路中间保留有白石桥栏。路命名为白石桥路,后改称白颐路,今名中关村南大街。
1954年的白石桥路
1997年白颐路改造时又拆除原桥及栏杆,拓宽并新建了一座汉白玉石桥,宽59米,长22.4米,分双向八个车道。两侧仍建白石栏杆,以称白石桥之名。
九十年代的白石桥及白颐路
2001年在白石桥南侧西直门外大街上新建一座立交桥,命名为白石新桥,是连接西直门外大街和紫竹院路的交通枢纽。现白石桥已成为此地的地片名。
九十年代的白颐路南口
在白石桥稍北,明代时还有一座白石庄,是明代万姓附马的私家花园。这位万姓驸马名叫万炜,被封为都尉,他的妻子是明神宗的妹妹瑞安公主。
明神宗朱翊钧
白石庄内景色秀丽,“附郭园亭当为第一”,园内有爽阁、郁冈亭、翳月池等亭台楼榭,古槐青竹,翠松怪石,为避暑的胜地。
刘荣嗣有诗赞白石庄:“仙圃宜秋色,相将恋夕曛。松青新濯雨,槐古旧侵云。竹牖(you)池光合,山楼石翠分。凤萧遗韵在,拟向月中闻。”
明代工部尚书刘荣嗣
庄内种有松、竹、柳、槐等树木,还有荷花、海棠、芍药和牡丹等花卉。万炜死后,白石庄废弃,清代时此地成为一片坟地,解放后成为紫竹院公园的一部分。
紫竹院公园风光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