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旅游攻略

广州盘古王旅游区游玩攻略简介(走进盘古王庙后山景点)

沈芳蕤 2023-10-28 11:23:31

摘要:盘古王庙,也叫盘古神坛,位于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北面振兴村的盘古王山。早说听说这里每年农历8月12日非常隆重,而且非常适合爬山。可惜那日子距离中秋节太近,团圆节我们多数都要

盘古王庙,也叫盘古神坛,位于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北面振兴村的盘古王山。

早说听说这里每年农历8月12日非常隆重,而且非常适合爬山。可惜那日子距离 中秋节太近,团圆节我们多数都要赶几百公里的长途路回家跟家人团聚,无法安排时间前去凑热闹。于是这一年的 九月初九,适逢周末,决定去看看。

进入山门才发现这里叫盘古王公园公园,需要购买每人8块的门票进入。便宜的门票让我们爽快买票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宣传墙长廊,绿树成荫,林荫道两边挂满小红中国结,很是好看。长廊介绍了盘古王的传说与相关的一些历史故事。

传说在古代花山、梯面一带属于瑶族的聚居地。瑶人在梯面盘古峒建盘古庙,定农历十月十六日为“盘王节”,并在当日于庙前跳长鼓舞、唱《盘王歌》、放花炮、耍花棍,非常热闹。后来战乱,盘古庙失去管理而损毁。一直到清朝嘉庆十四年(1809年)才重新在狮岭炉山建造,建成后,此山改名盘古王山。以后又多次焚毁,到光绪二十四年(1906年),才由民间集资重建。民间传说盘古王是开天辟地的神,生于天地混沌中,是劳动人民战天斗地,创造世界的典型,所有日月、星辰、风云、山川、田地、草木、金石,都是他身体各部分变成。后人为纪念他,建盘古王庙。 盘古王庙的殿堂正中端坐着盘古王神像。

盘古王庙是一座古典艺术建筑物,有12条石柱、4条坤旬木柱,共16柱,纵横各四条,平面分九格,代表九重天。最为奇特的是除了正中盘龙石柱之外,柱柱有书法刻字,共计七副对联,尽是描写歌颂盘古王开天辟地的丰功伟绩。

这里的香火历来很旺,每逢农历八月十二日的盘古王诞,民众更是成群结队,擂鼓舞狮,人海如潮、烟火熏天、炮竹不绝,前来庆贺,场面十分热闹。

农历八月十二日子时(农历八月十一日晚上11时到八月十二日凌晨1时),群众纷纷到盘古王庙上“头炷香”,表示对盘古王怀有至高敬意,祈求盘古王保佑家人幸福安康,人旺财顺,愿望得以实现,好运连连。

人们到盘古王庙祭拜后,还可以沿着盘古王庙后的山路拾阶而上,寓意登高运转。庙后山腰上建有半山亭,其西侧有乾坤石,俗称盘古王卧石。乾坤石高约4米,有30多平方米大,正中有一条裂缝,裂口宽30多厘米,深1米多。邻近还有几块错叠的大石,石底终年涌泉,名龙口泉。让盘古王山增加了一层历史文化的底蕴,前来祭拜的群众络绎不绝。他们大多数来自花都,也有不少来自广州其他地方、南海、顺德、清远、三水,乃至海外各地。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活动,盘古王山登高人流不绝,又让这里持续热闹非凡。

自2012年起,盘古王诞祈福活动由原来的镇村举办提升到区的层面来举办。除规格与规模上更上一层楼之外,当地政府与民众更是不断挖掘盘古王文化的深刻内涵,让“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盘古精神得到更好的传承,并让盘古王诞成为一个真正的与民同乐、全民参与的民俗文化活动。2007年,花都区传统民间文化活动“盘古王诞”入选广州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2009年1月,花都狮岭镇被广东省文联和省民协授予了“广东省盘古文化之乡”称号,这也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唯一一个以盘古文化命名的乡镇。2015年,花都区盘古王诞成功入选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盘古山山顶上可以看尽四周的风景,山顶上有一座凉亭,周边是山石和小道,靠近悬崖的地方有护栏或是铁索围着,保障游客的安全。坐在峰顶阴凉处,合适一个人安静地眺望远方,思考人生。上山的路和下山的路是不相同的,如果说上山的路一步步,象梯子,那下山的路弯弯曲曲,走着走着,你都会感觉 这真象人生之路,让人顿悟不少。

盘古王公园不像那些名川大山,游客多以附近的人们偶尔来爬山走一走。经常有一批批常年喜欢爬山的人们,习惯每天或是每周都要去打卡。像我们这样专门 按着导航过来的人还真不算多。这样婉约的小众好去处,合适不太喜欢热闹的人们走走。

导航地址: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振兴村的盘古王山

公交车:广州地铁9号线马鞍山公园站C出口,前行200米公交车站乘花25号车终点站就是盘古王公园

门票:每人8元。

开放时间,上午8点到下午5点,建议安排三个小时左右的游玩时间。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