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旅游攻略

墨西哥城国家人类学博物馆游玩攻略简介(暑假快到了)

沈芳蕤 2023-10-28 14:54:23

摘要:人类迄今为止的发展奥秘,一半都在博物馆里。认识世界,探索未来,从博物馆开始。墨西哥是人类古代文明的摇篮之一,闻名于世的玛雅文化、奥尔梅克文化、托尔特克文化和阿兹台克文

人类迄今为止的发展奥秘,一半都在博物馆里。认识世界,探索未来,从博物馆开始。 墨西哥是人类古代文明的摇篮之一,闻名于世的玛雅文化、奥尔梅克文化、托尔特克文化和阿兹台克文化均为墨西哥古印第安人创造。墨西哥国家人类学博物馆汇集了古印第安人文明文物之精华,收藏了有关墨西哥文化的起源、印第安文明的历史等实物遗存以及人类学的众多珍稀遗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最新出版的《墨西哥国家人类学博物馆》,以作者梅辰在墨西哥国家人类学博物馆的泡馆经历为视点,对馆中的重要藏品、珍贵文物进行了详细的导览与解读,其中不仅包括了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收藏经历等,还将作者在当地采风时所看到、听到的风土人情、人文风貌等一并结合到了对文物的解析中,为读者深度了解这样一个诞生在中美洲热带雨林中的古老文明,提供了一个认知新窗口。

世界上究竟有多少家博物馆?这谁也说不清楚,即便是权威机构也没有标准答案。但是,如果你问:世界上最著名的博物馆有哪些?倒是很多人会脱口而出:“法国卢浮宫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馆、俄罗斯冬宫博物馆以及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卢浮宫、大英馆、冬宫以及大都会馆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四大博物馆。如果你想在一个特定的环境、较短的时间内一览世界各地古老文明的珍奇宝藏,那么,四大博物馆应该是比较理想的去处。

而有些博物馆,例如埃及国家博物馆、印度国家博物馆、伊拉克国家博物馆等这样一类的博物馆,它们因馆藏品具有鲜明的国家、民族、地域以及文化特色而成为世界博物馆中独树一帜的重量级博物馆,并因此而跻身世界名馆之列。《走遍世界博物馆》系列丛书《墨西哥国家人类学博物馆》中的墨西哥国家人类学博物馆,就是这样一座汇集了古印第安文明文物之菁华的独具特色的博物馆。它是世界最具影响力和重量级的博物馆之一。该馆收藏有众多有关人类学、墨西哥文化发展史以及古代墨西哥民风民俗等的珍贵文物遗存。其中,那块代表了墨西哥阿兹特克文明伟大智慧、预告了“世界末日”的太阳历石就收藏于该馆中。

本书作者梅辰,是一位文化行者、旅行家、资深博物馆作家,也是一名网络平台文博类知名作者,被粉丝们亲切称为“辰馆”。她曾到访世界各地数千家博物馆,足迹遍及欧亚美非,已出版人文、文博类著作7部。

《墨西哥国家人类学博物馆》可谓是资深博物馆达人的泡馆经历分享,带你正确有效地游览一座博物馆。现场手资料,300多张实拍美图,通俗易懂的文字讲解,真实可信,专业实用。书中包含打卡博物馆的知识,像场馆的建筑历史与布展特色、馆内藏品的鉴赏技巧、背景知识的趣味科普等。比如关于墨西哥国家人类学博物馆的由来,作者从阿兹特克文明的两件宝物说起:“阿兹特克文明是美洲三大文明之一,由阿兹特克人创造。阿兹特克人原本是生活在墨西哥一带的游牧民族,居无定所。相传阿兹特克人得到神谕:‘在神鹰衔蛇并有仙人掌的地方即是安居之地。’经过几个世纪的寻找,阿兹特克人终于在一座湖中央的岛屿上看到了‘一只叼着蛇的神鹰停歇在仙人掌上’。于是,他们在此安居下来,繁衍子孙。之后,这座岛屿逐渐发展成为墨西哥城,也即现在的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而那个美丽的传说‘站在仙人掌上的衔蛇神鹰’则被设计成为墨西哥国旗与国徽图案的组成部分。在阿兹特克文明中,宗教信仰、神灵崇拜是重要内容之一。其主神有太阳神托纳提乌、羽蛇神奎兹尔科亚特、大地女神科亚特丽库等,他们分别掌管着宇宙运行、农耕与生育等领域。阿兹特克人将他们的巨型雕像供奉在神殿和金字塔中。光阴荏苒,岁月如梭,时间到了1790年8月13日。这一天,科亚特丽库女神的巨石雕像被意外发现。作为阿兹特克文明的重要遗物,它被当局立即送往了位于总督府南面的皇家大学进行保管与研究。由此,墨西哥对自身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正式开启,其最早的‘文博’机构——‘大学博物馆’也因此诞生。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陶器、雕塑等历史遗物在墨西哥河谷与墨西哥城中被发现,它们都被陆续送到了大学博物馆中。1825年,墨西哥第一任总统瓜达卢佩·维多利亚签署了创建国家博物馆的法令,并指定国立大学的一座建筑作为馆舍。同年8月18日博物馆对外开放。之后,越来越多的墨西哥历史遗物与遗迹被发现,原有的国家博物馆已无力再接纳更多的新文物。1962年 8月,新的国家博物馆选址在了墨西哥城西部风景优美的查普特佩克公园内。查普特佩克公园占地面积约686公顷,是墨西哥城最大的城市公园,也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城市公园之一。1964年9月17日,墨西哥国家人类学博物馆在查普特佩克公园落成并沿用至今。科亚特丽库女神雕像与太阳历石作为墨西哥最重要的历史文化遗物当之无愧地成为该馆的镇馆之宝。”

说到太阳历石,可能很多人并不熟悉,但如果说“世界末日”,那大家一定都知道。其实,这所谓的“世界末日”就跟太阳历石有直接的关联。

“2012年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想必大家对这件事依然记忆犹新。而引爆这一事件的正是太阳历石,它在2012年12月21 日之前把全世界人吓了个半死,误以为“世界末日”将在那一天到来如今,2012年12月21日已经过去,世界末日并没有到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太阳历石到底说了什么?它为什么会引发“世界末日”的恐慌?这事儿比较复杂,本书同样从阿兹特克人说起:“在世界各地的古老文明中,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历法和纪年法,如中国的农历、印度的印度历等。同样,阿兹特克人也有自己的历法和纪年法。阿兹特克人使用两种纪年方法:1.计有365天的长年历,2.计有260天的短年历,且长年历与短年历每隔52年便会在共同的标记点上相遇一次,从而完成一轮循环,也即每52年一个循环周期。阿兹特克人非常重视每一个循环周期最后的第52年。每当第52年来临时,他们总是惴惴不安,担心这是宇宙世界的最后一年。而每逢第52年的岁末与下一个新周期的元旦跨年之夜时,阿兹特克人总是将全城的灯火熄灭,然后静静地仰望星空一观看星夜的启示。如果星星在这个夜晚停止了运动,那就预示着新的一年不再来临,反之则平安无事。而事实上星空中的行星根本就不可能停止运动的轨迹。于是,阿兹特克人便会在新年到来的第一天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阿兹特克人把他们对宇宙世界的认识凿刻在了一块巨大的石盘上,它就是我们现在在墨西卡展厅中所看到的这块太阳历石。”

从太阳历石的盘面来看,似乎并没有看到或明示或暗示的“世界末日”的内容。那么“世界末日”一说由何而来?这跟阿兹特克历法相似的玛雅历法有关。书中解释道:“玛雅历法使用哈珀历和卓金历,两种历法分别以365天和260天为基数。因此,每当哈珀历运行52年(卓金历73年)时,两种历法也会像阿兹特克的两种历法一样相遇在同一个标记点上,由此完成一个52年的大周期。问题是,当时间超过52年时,历法所表现的时间就会和前面已发生过的时间产生重复。为此,数学思维与运算能力极强的玛雅人又发明了‘长纪年历’。长纪年历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玛雅人运用长纪年历能够精确计算出过去或未来数千万年中的每一个日期。其计算的最远日期约为6400万年后,而最早的日期起始于公元前3114年8月13日这一天。玛雅人从这一天开始追踪记录每一天的天体运行轨迹。在玛雅人的历法中宇宙世界共有五个纪元。按照玛雅人的计算,宇宙世界的最后一个纪元开始于公元前3114年,依据玛雅历法推算,这一纪元将在2012年12月21日结束。但是,它并没有说地球要在这一天毁灭!结果却是,它被误传为是‘世界末日’,致使整个世界卷入了一场巨大的乌龙闹剧中。”

总之,《墨西哥国家人类学博物馆》是一本详细全面的导览手册,以展厅为线索,馆内展品全覆盖,重点文物重点解读,打破专业壁垒,使普通人也能轻松看懂博物馆里的藏品。一书一馆,跨越东西,纵横古今,为广大读者呈现人类历史之厚重深邃、文明之丰富多元。(读者报全媒体记者 何建)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