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伯川图书馆游玩攻略简介(千万捐款支持占地9800平方米这一项目正式开工)
沈芳蕤 • 2023-10-28 20:31:45 • 次
凌水河畔,黄海之滨,从初秋走到盛夏,从晨光熹微到薄暮冥冥,学子在大连理工大学领略前沿尖端的科教实力,观赏全国独有的浪漫风光,全力向未来奔跑。校园中各具特色的建筑,承载着莘莘大工人的专属青春时光,是一生情难忘的万千欣喜。日前,具有鲜明大工特色的文化景区——大连理工大学校内人工湖正式开工,这处贯彻了“幸福大工”宗旨和理念的湖泊建成后,或许又将成为一代代大工学子无法忘怀的“纪念点”。
大工领导、参建方领导、捐赠校友代表,倾倒象征“海纳百川,汇聚英才”的干冰杯宣告学校人工湖正式开工
水滴聚湖,幸福大工,共赴新征程
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造景观,水域都是经典且重要的景观构成元素,也是校园优美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漫步校园,宜人身心的水景,是校园风光的一块精巧拼图,也是学子青春画卷中的一抹亮色。
秉持“幸福大工”的理念和宗旨,大连理工大学正式启动校内人工湖项目。项目“落户”凌水主校区老红凌路西侧,占地面积0.98公顷,让学生们“学在大工”的同时,一览旖旎风光。
人工湖建设包含“一河、一湖、一路、一楼、一带”五个部分,即修复凌水河、建设人工湖、老红凌路恢复通行、老高中楼装修改造、建设人工湖文化景观带。在这五个部分的基础之上,项目还将着力打造河湖水生态、健康步行、特色景观、校园文化四大系统。建成后的人工湖,将成为具有鲜明大工特色的文化景区。
人工湖的建设工期为175天,除绿化外的主体工程计划在2023年末完成;绿植栽种和水体注入将在2024年初进行,在415校庆日前完工。人工湖将成为学校75周年华诞之时最亮丽的名片。
如水滴汇聚成湖泊,凝聚成“加速卓越”的力量。人工湖的顺利建设离不开大工校友的倾力支持。自人工湖“大工程”启动以来,大连理工大学收到了来自近300位校友1500万左右的捐款。大工同样珍视校友的每一分善款和每一份善意,学校以人工湖环湖跑道作为认捐载体,设立了起跑区、加速区、奔跑区、冲刺区四大区助跑捐赠席位,分别命名为I DUT区,寓意“我爱大工”,象征着捐赠人与大工手牵手一同加速跑,迈向新征程。
风光旖旎,憧憬依旧,逐未来时光
除了新动工的人工湖,大连理工大学的校园里还蕴藏诸多浓郁的颜色,每一朵花开,都和来自遥远地方的海风相呼应;每一片叶生,都和厚重敦实的土地相拥。在大工,人与自然,独立又和谐统一,一代代青年学子见证了大工不断变迁的风景,却保有同一份不变的憧憬,在每一个季节等待花开。
大工师生亲手建造的主楼前,屹立的毛泽东塑像见证着大工的成长,每一位大工人都曾在这里驻足凝望,感受流淌在血脉里的红色基因和不变的初心。凝思神往,不乏书香为伴,由“伯川”至“令希”,两座明亮舒适的图书馆中,设备齐全,冬暖夏凉,学子于此领略先贤智慧,畅游知识海洋。
伯川图书馆
令希图书馆
横跨凌水,“飞虹”流觞,彩虹桥上,与宿舍、令希遥遥相映的红,记录着知交好友一起凭栏远眺,将远方的美景尽收眼底,互诉人生理想的温馨时刻,也引领着奋斗上进的学子赶往教学楼,向知识奔赴而去。
彩虹桥
综合一号教学楼
国庆红,迎新蓝,它常换新装;社团活动,歌手大赛,新年音乐会……它包罗万象。似乎永远充满着活力的学生文化中心回响着七十余载不绝的弦歌,诉说着一代代大工人的传奇,镌刻着无数靓丽的青春时刻……
学生文化中心
在大工,357.13万平方米的土地上,是独有的旖旎风光,还有更多惊喜正等待着学子一一探索;在大工,风光之外是初心依旧,一校、两地(大连市、盘锦市)、三区(大连凌水主校区、开发区校区、盘锦校区)的办学格局,正托起数万学子的求学梦想。
开发校区
盘锦校区
凌水主校区
桃柳水光,朝夕相伴,选择大工,领略绝美风光,竞逐人生理想。大连理工大学期待每一位学子的到来,等待每一位校友的赴约,今年校庆时约定的“明年校庆环湖跑”,大工等你一起肆意奔跑。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头条号:大连理工大学招生办
注:文章部分素材来自大连理工大学官网/官微、大工招生、大连理工大学校友会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