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旅游攻略

岳阳南湖游玩攻略简介(岳阳​南湖)

沈芳蕤 2023-10-29 08:11:21

摘要:​南湖十景荟萃易循宇张峥嵘说到南湖十景的形成,几十年来,一直是一件悬而未决之事,现在终于一锤定音,皆大欢喜。多年的南湖新区的宣传工作,关于南湖几景,各单位说法不一,六

岳阳​南湖 十景荟萃

​南 湖 十 景 荟 萃

易循宇 张峥嵘

说到南湖十景的形成,几十年来,一直是一件悬而未决之事,现在终于一锤定音,皆大欢喜。

多年的南湖新区的宣传工作,关于南湖几景,各单位说法不一,六景、八景、十景各有,遂留笑谈。十几年前,南湖曾召集岳阳文化专家学者研讨无数次未果。前几年,本人与南湖新区党区宣传部长易循宇探讨南湖宣传方案时,作为文化栏目“南湖夜话”的策划人,作为宣传推广南湖十几年的记者,我当即提出,如果南湖其景不最后定盘,宣传与建设永远无法落地,很难形成文旅品牌。易循宇深以为然,对南湖新区深厚的感情,让我们开始了长达几年的努力。

直到南湖新区党工委书记王亚丹书记上任后,听起汇报,大刀阔斧,当即拍板,由易部长全权负责此项工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难度非常大。易循宇与我没有气馁,经过无数次专家会,无数次对各专家学者上门拜访,最后达成共识。2022 年 5 月 27 日,南湖新区组织召开了“南湖十景”专家评审论证会,市级老领导代表赵协成、包忠清,专家学者代表李凌烟、梅实、黄军建、吴傲君、何林福、胡宁荪、卢宗 仁、黄去非、江哮、张峥嵘等 12 人参加了会议,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就“南湖十景” 评选和命名形成了一致意见。

其结果为:南津古渡(南津古渡)、圣安塔影(圣安寺)、八 仙问道(八仙台)、㴩阁寻梅(㴩湖阁)、范蠡归隐(三道湾)、三眼阅秀(三眼桥)、太 白赊月(赊月亭)、麦港飞舟(麦子港)、天灯引航(天灯映月)、一龙九龟(一龙赶九龟)。最后,我与易循宇经过查资料,走访专家学者时听起讲解,合作形成了这篇系统的十景文案:

一、南津古渡

两湖情义一水中,渡人渡物社稷功。

千年仁义广流传,诗画惠民展长卷。古城巴陵,三面环水,自东至西曾设渡口 6 个,南津港义渡最为繁华。据传,南津古渡唐代已形成,由百姓义举自发,所有船只民间捐赠,免费渡人。诗人王十朋游览岳州时,因“岳阳城下风波恶,过客舟船不容泊。”就泊船于南津港,留下“遥从湖口入南津港,看尽湖山与城廓。”湘阴人周谔枝曾作《南津港眺望》诗曰:“津头人唤渡, 小艇绕前横。红粉扶双桨,风飘一叶轻。”在全靠水运的时代,南津古渡,一个“渡”字成为一切开源的引子与杠杆。

1921 年 4 月,青年毛泽东游学,在此登船,赴湖滨大学。1964 年冬季,为治理洞庭湖水倒灌,岳阳人民发挥奋斗精神,1857 米的大堤 3 个月完工,南北陆地贯通。2012 年,岳阳市委、市政府大刀阔斧,惠民为重,“义”改荒废,一个集旅客码头、水上观光、娱乐、休闲等项目的南津古渡广场建成,受到市民盛赞。渡,义字千年,“义”举延存,南湖在传承与发扬,南津古渡列为“南湖十景”当之无愧。

二、圣安塔影

佛塔本为藏经阁,一览巴陵豪情纵。

沿钟灵毓秀的南湖,从南津古渡往南沿湖而行,千年圣安古寺就在楞伽山上。古寺襟山带水而立,600 余亩道场金碧辉煌,气势威仪。如同山门上一联云:“水 不在深洞庭百尺容纳四水,山非于高古刹千年普照三湘。”

岳阳圣安古寺始建于公元760年前,距今有近1300多年历史。据《巴陵县志》记 载:“圣安寺一统志,在县东南五里楞伽山北峰”。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亲自撰 写的《岳州圣安寺无姓和尚碑》记载当时圣安寺的方位,规模,无姓大师的影响以 及社会各界人士与圣安寺的历史渊源。圣安寺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九层 53 米的圣安寺万佛塔。白天倒影成趣,夜来 灯光夺目,登塔,整个岳阳城一览无遗。左眺洞庭,右观南湖,气势恢宏,顿时天 地无私心底宽,成就了“南湖十景”之一的圣安塔影。

三、八仙问道

“南湖十景”之一的八仙论道,位于南湖八仙台,相传曾是八仙聚而论道之所, 也是八仙斗酒诗百篇的地方。

八仙们因此也留下了“鸾鹤成群舞洞庭,留得余香满 仙台”之诗句。相传八仙在洞庭嬉戏时,因迷恋南湖的风景,便来到南湖岸边的小岛休憩,后 人则将小岛命名为“八仙台”。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取材于刘海戏金蟾的民 间传说。这个故事的发源地,就是南湖之中的金蟾岛,寓意着大家财源兴旺,幸福 美好。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有诗云:朝游北越暮苍梧, 袖里青蛇胆气粗。三醉岳阳人不识, 朗吟飞过洞庭湖。这首诗记录了他在岳阳的行踪,其化身帮助贫困民众的故事更是广为流传。

四、㴩阁寻梅

㴩湖阁,位于巴陵书院边的洞口之上。

上可尽览南湖风光,下可通达南湖各处。南湖又名㴩湖,西通洞庭四水,东接万岭之溪,港汊纵横。湖面如镜,风情万种, 四季变幻,风景宜人。为了更高更远全览南湖风景,南湖三圈文化旅游建设开发时, 特在龙山建了㴩湖阁,有一览众山小,湖光尽收之势。主要用于市民游客登高望远、 临湖赏梅、休闲休憩。㴩湖阁高 20 米,共三楼,仿古建筑,阁下是南湖游路主干道,阁上北面是湖光, 南面是山色,形成了独特的风景。特别是晨起晓光初露,㴩湖阁身披金光,倒映水中, 天人合一,绝妙无比,成为了游人必登高望远之地。

这个统览全景的㴩湖阁就也成了“南湖十景”中必不可少的地方。

五、范蠡归隐

三道湾,南湖最幽静的湖湾,自古就深得文人士大夫们的喜爱。

相传,春秋时期,有位军事家、政治家、儒商,被人尊称为“南阳五圣”的商圣范蠡, 就曾隐居于此多年。当年范蠡助越王勾践兴帮建国,一雪前耻,却在功成名就后急流勇退,游五湖,于君山朝拜湘妃后,行船隐于南湖三道湾。

范蠡多次经商成为巨富, 却多次散尽家产,司马迁高赞:“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述异记》记载范蠡在南湖,结庐而居,终日过着陶渊明式的垂钓种植生活。为了纪念他,“南湖十景”之一就有范蠡归隐。

六、三眼阅秀

南湖畔有条学院路,学院路有座桥,全长 48.6 米花岗石砌筑,一看便知是古建, 现在为学院路行人必经之道。

此桥初建于宋代由郡守滕子京所建,取名“通和桥”,与《岳阳楼记》之涵义 政通人和相呼应。清顺治十二年知府高翼辰重修,取名“万年桥”,后又取名为“万由桥”。至光绪两粤转运使钟云卿捐资再建,更名为“三眼桥”。严首升《万由桥碑记》所载,三眼桥自北宋重修岳阳楼时间同步,至今达千余年。历经宋、元、明、清 900 余年七次修葺,最好的一次为尚书方钝归故里后筹措资金修建。6 次倒塌,现在的三眼桥,最后由君山柳林镇人钟云卿所建之原貌。

三眼桥的修建,首开岳州城与外界的连通,体现了滕子京为民办实事的又一功 德,一代一代人修葺,也体现了一代一代人的精神。这座文物级石桥,为“南湖十景” 的实景。

七、太白赊月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诗,成就了南湖;南湖,成就了赊月亭;赊月亭,留存了李白。安史之乱,受牵的李白, 只剩诗和远方的呼唤,就有了与好友贾至、李晔在岳州相遇。月下三人,小舟飘进了美丽南湖。皓月当空,烟雾全无,远景朦胧,那刻现实与虚幻碰撞,李白烦恼一扫而光,当即留下了这 首脍炙人口的诗篇。从此,古㴩湖就诞生一座纪念亭,名曰:赊月亭。

后张说贬谪岳州,忧也好,乐也好游南湖、登南楼、上君山,写诗句,有《㴩湖山寺》诗云。空山寂历道心生,虚谷迢遥野鸟声。禅室从来尘外赏,香台岂是世中情。云间东岭千寻出,树里南湖一片明。若使巢由知此意,不将萝薜易簪缨。可见“南湖十景”之一的太白赊月,不是荡得虚名,从李白的豪放与浪漫,在张说笔下 归于静谧婉约,悠闲自在。流水淳淳,波光荡漾,溪水宛若那仙子在波中拨弄琴弦,美妙动听, 使人流连忘返。

八、麦港飞舟

麦子港,南湖景色秀美的幽静港湾。关于它的名称来源,有的说是因为形状像麦子而得名,有的说是因为该块区域盛产麦饭石而得名。

当年,麦子港水域被国际龙舟联合会和国家水上运动管理中心 评价为最适合水上运动的天然赛场之一。麦子港东岸边,保留了全国首家以龙舟文 化为主题的文化公园和创意中心,有龙舟赛的火炬台、纪念碑,以及龙舟赛主席台。岳阳自古就有赛龙舟的传统,从前是从红船厂至岳阳楼下。

麦子港龙舟赛事,始于 1995 年第一届国际龙舟大赛活动。当时小舟飞竞,呐喊 雷动,几万人齐聚南湖,共同见证了龙舟节的盛况,见证了南湖的魅力。麦子港成 了岳阳市民心中龙舟圣火的点燃地,成就了“南湖十景”之一的麦港飞舟。

九、天灯引航

天灯引航之景,位于南湖北岸三大半岛之一的天灯咀。

这里曾耸立着一座航标灯塔,指引着南来北往的船只汇入洞庭。相传附近有一个钓丝潭,常常暗潮汹涌。潭边住着一户渔民,儿子正准备办喜事时,有天夜晚突然被暗潮吞没,父亲刘山悲痛欲绝,为了警示后人,他砍了一棵 大树,做成高高的旗杆,每晚在上面挂着灯笼,警示船只绕道而行。这个故事虽是 传说,体现了南湖人的善良,真实的故事也正是如此。

当年没有三眼桥之前,四面环水的岳阳通向陆路的只有船只,小渡就是从郭镇到南津古渡,长长的水域,夜来 航行不安全,附近渔民便这在里树了一个杆,天天晚上挂上灯笼,给行往船只照明, 确保航行安全。天灯引航之地曾是东汉开国功臣马援将军的水军指挥台,马援是汉明帝明德皇 后之父,被封为伏波将军,岳阳人为了纪念他,建有伏波将军庙。

十、一龙九龟

平湖九岛起,一山无限景。在南湖南岸,龙山如一条巨龙,与浮在南湖之中的九座小岛,由东向西呈一字 型排列,形成“一龙赶九龟”的景观。

相传秦始皇赶山填海,将山赶到此地,山再也不动,得以留存,名为赶山,俗 称龙山。在赶山的山尾至今留有一条深沟,传说是当年秦始皇留下的鞭痕,名为马坳。九只小龟也守在龙的周围,寓意幸福安康的美好生活。

又传,美丽南湖因水好,住着一只神龟,神龟生了八个儿子,生活平静而安宁。突然,南湖来了一只恶龙兴风作浪,为害百姓,并驱赶九龟。神龟带着八个儿子前 往洞庭湖,得知消息的英勇村民前来拯救,不料被恶龙所伤。后幸得西王母路过, 将手中的甑筚子甩向龙头,将其罩在下面,龙头变成了一座“甑筚山”,龙身变成 一座“龙山”。神龟伤心欲绝,驮着村民化着了龟山,八个儿子也与神龟一起变成 了小山头,纪念为救他们而牺牲的村民。这也是后来名人墓葬,有石龟驮碑的来历。

一龙九龟的传说家喻户晓,传颂的是一种精神,作为“南湖十景”之一也激励后人。

南湖十景,终于最后确定,也算是为洞庭湖旅游度假区做了一件非常大的实事,意义非凡。希望南湖新区在促进文旅发展中,更加强“文”字的打造,以文促旅,以文促发展,以文促名气,以文创新高。脚踏实地将南湖十景推出岳阳,推出湖南,推向全中国,成为名符其实的文化旅游圣地。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