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福建师范大学游玩攻略简介(福州地名~仓山区长安山福建师范大学)
沈芳蕤 • 2023-10-29 13:05:19 • 次
福州,山海之城。
曾经,山不在高,有仙则灵。
今日,诸多学府与山结缘。
在大庙山中,有福州第四中学,
在浮仓山中,有福州第七中学。
在乌石山中,有福州乌山小学。
在烟台山中,有福州高级中学。
长安山之中,有福建师范大学。
今日说福州长安山。
长安山,为高盖山支脉。
高盖山俯瞰福州城
山脚下的居民称之为“岭后山”
曾名为长坑山,
因曾有诸多墓在此。
随着福建师大迁址于仓山区,
长坑山后雅化为长安山。
今日长安山,
山脚,山中有学校,
福建师范大学及诸多学校校区,
这是诸多学子的青春记忆,
那段青春,
朝气蓬勃、敢为人先、奋发图强、壮志凌云。
但是,在过往,
长安山有它的故事。
山中,有一座白泉庵,
有琉球国墓葬群。
记录一段琉球与中国往来历史。
说琉球,曾是中国附属国。
依附华夏帝国。
以明清为例,
琉球国派使团来华朝贡,
明清王朝为大国,礼尚往来,
回馈琉球国所需物资,
比如丝绸、茶叶、瓷器……
自明清以来,
因海禁政策,贸易不再自由,
因此通过朝贡,
礼尚往来,变相贸易。
这是华夏帝国所能接受。
遗憾的是,
海禁政策的推行,
亦导致倭寇横行沿海。
琉球国与明清帝国,
与福州有何关系,与长安山有何关系?
琉球国建于1429年,为海上王国。
在明朝建立初期,
朱元璋曾遣闽人三十六姓至琉球国,
三十六姓中多是福州人。
后世之中,
出使琉球国的使节多是福州人。
而琉球国至北京上贡的路线为:
从琉球国飘洋过海至福州,
在马尾闽安镇登陆。
闽安古镇
再至城中柔远驿,
后沿闽江逆流而上,
到南平仙霞岭,
仙霞岭
翻山越岭后至浙江,
走水道至杭州,
取道京杭大运河前往京城。
今日,琉球人(今日本冲绳)来访福州,
必来福州两个地方,
一是在台江区琯后街21号的柔远驿,
二是在长安山中白泉庵的琉球墓园。
柔远驿
琉球墓园
柔远驿即是驿站,
招待远方使节。
有琉球国的谢恩使、庆贺使、进香使,
但总有不测风云,
总有人客死他乡,在此不幸离世,
便是藏于长安山。
距离琉球群岛有千里之远。
今日日本琉球遗址公园
也许,你难以相信……
长安山,
曾经荆棘密布,坟墓遍野,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长安山北麓曾是岭后村,金星村。
福建师大的操场曾是一片稻田。
图中师大大门一带曾经是岭后村、金星村的农田。
今日师大北侧有一南北走向的路名为岭后路,
纪念曾经的岭后村。
金星村,今人却更陌生,
但是在师大学生街附近,
有金星大楼,金星星村,
因村而得名。
数十年的发展,
长安山一带已城市化,
难寻村庄的踪迹。
念一声“岭后山”,
也许更来得亲切。
山脚的村落,再无乡野的烟火,
看不到金黄稻田,
看不到村落中的袅袅炊烟。
但是有一条街,名为“岭后街”,
这了记住这山脚的村。
今日
徘徊于此,
却是充满青春气息,
学子求学于此,
远望长安山,
教学楼、宿舍楼、图书馆,
在长安山中,错落有致。
蓦然回首,
百余年前,
帝师陈宝琛建福建师范大学前身,
“福建优级师范学堂”,
恍然已一百余年,
岁月静好,
那是有太多先辈为我们负重而行。
抗战时,
福建师大曾搬至永安,与厦大为伴。
解放后,
乌山之中,
亦曾有福建师大的建筑,
后拆除,建政府建筑。
……
诸多历史,诸多文字,
诸多记忆,转眼一瞬。
旗山的福建师大新校区也已经十多年,
但是旧师大一直是很多人挥之不去的记忆。
学生街的吆喝,
走走停停,
满目琳琅的商品,
食物的香味游荡在空中。
你也许配戴着随身听悠然走过这里,
你曾经带着诺基亚手机在这发信息,
也许,曾经有人和你肩并肩走过这里,
这是那个人再也找不到……
蓦然回首,
有时,念叨数遍“长安山”,
那是青春的记忆。
但是对于长安山,
它的青春,
当历史回溯到很早以前,很早以前……
沧海桑田,
大海退去,
高盖山浮出海面,
而作为高盖山的支脉长安山,
开始初登福州地形的舞台。
那时,
长安山遥望烟台山,
在山的历史中的默默无闻。
曾经的蛮荒之地,
从海湾演变湿地,
从湿地成为沃土。
终于,山脚有了人群居于此。
后来,一座山有了它的使命。
成了离世之魂的寄所。
无论烟台山,还是长安山,
亦是如此。
只是在清朝,
在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后,
福州成为商埠,
烟台山一带成为福州“租界”,
而长安山依旧扮演着曾经的角色。
烟台山俯瞰闽江
解放后,
为建福建师范大学,
长安山中的坟墓大拆迁,
将散落在长安山山脚的院系集中于此,
在以前,
师大机关在对湖路的海军机关大院中;
师大生物系在进步路的德国领事馆中,
师大政教系在麦园路的仓山机关大院,
……
自长安山福建师范大学建好之后,
师大院系均搬至长安山中。
从此,
长安山,朝气蓬勃,向阳而生。
诸多学子在此求学,
留下青春记忆。
但是,
长安山,一直留着神秘,
总有一些未曾涉足的地方。
琉球墓园,保留至今。
在清朝时期,
清政府日薄西山,
琉球群岛沦为日本领土,
即今日日本冲绳。
今日,
琉球人来中国,
寻先祖踪迹,
至长安山,拜琉球墓园,
至柔远驿,看先祖荣耀。
或者远洋路上的将军庙,
看看琉球金将军。
……
有时,
时间是个好老师,
总是那么微妙。
我们总说: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但是当我们初来于此,
有人在此度过四年青春,
还记得你胸前的胸卡吗?
有的人途径于此,
也许,
这里已经是青春的遗迹。
但是,
当有天,不经意间,
离开校园后,
那几年,工作后,突然成长,
生活亦有不能承受之重。
在偷得半日闲的时光中,
了解长安山,
翻了一下地图,
寻找千里之外的琉球群岛,
(今日日本冲绳)
不经意间,
一声叹息,
些许遗憾,些许恍然,
还未出走半生,
却已多愁善感,
还是那个少年吗?
天之涯,海之角,
知交总是半零落,
愿你有一颗面朝大海的心,
愿你有一双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眼睛,
愿你一切安好,
愿你依然有春风般的温暖……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