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德斯托克旅游景点攻略(安省伍德斯托克小城印象WoodstockON))
沈芳蕤 • 2023-10-30 03:21:47 • 次
Woodstock是我离开London向东折返后的必经之地,这里是安省牛津县(Oxford County)的县城约有人口四万,我之所以要离开高速路入城是为了拜访当地的一位名人George Leslie Mackay,此人早年受加拿大长老会派遣到台湾传教为当地带去了现代文明火种,至今仍受到台湾人的敬仰和怀念。
伍德斯托克有移民定居始自于美国革命时期,英军退守加拿大时有大批拥护政府的保皇党人随军撤离,英国政府为了安置这些忠诚的国民将Province of Canada一分为二,西部圣劳伦斯河上游设立Upper Canada,东部圣劳伦斯河下游设立Lower Canada,上加拿大的总督Sir John Graves Simcoe将军决定在Woodstock设立一个移民定居点,安置逃离纽约州地区的民众。
Woodstock早期移民主要是英格兰人和苏格兰人,至今这座城市的居民78%以上仍然是白人,市内建有许多圣公会、长老会的大教堂,大多建筑的历史都超过了百年。
1851年伍德斯托克开始设镇(Town of Woodstock),这是1853年建造的第一座政府办公楼,如今被转作伍德斯托克博物馆。
1901年,伍德斯托克镇居民人口突破了9千人,安省议会批准其升格为伍德斯托克市(City of Woodstock),这是如今的City Hall,原本是建造于1901年的牛津县邮局大楼,1968年被改为市政厅。
伍德斯托克市中心的小学和中学都有百年以上的历史,这是Woodstock Collegiate Institute,为伍德斯托克最早的一所中学,建于1841年已经有180余年的历史,那个时代的中国还是大清道光年间人们对夷人教育一无所知,尚未提出以夷制夷之术。如今这座教学楼建成于1940年,那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打响。
这是一街之隔的Woodstock Central Public School,这是一所公立小学包含幼儿园建于稍晚的1880年代,也有了140余年的历史,教学楼看起来也是庄重大气。
Woodstock市中心仍保留着许多殖民时期的老建筑,这些非常有特色的古典建筑看起来古朴精美。位于Hunter Street与Light Street交界处的牛津县安大略省法院Ontario Court of Justice大楼建于1892年,是一座理查森罗马式(Richardsonian Romanesque Style)的砂岩建筑,楼前的草坪上陈列着已有150余年历史的两门古炮。
联邦法院大楼前矗立着伦纳德与戴维森纪念碑(Leonard and Davidson Memorial),纪念两位牛津籍服役期间死难的烈士,碑顶为上士乔治·威廉·伦纳德的铜像,伦纳德服役于第22牛津步枪队,1901年在南非波尔人战争中阵亡。
联邦法院大楼东侧草坪上矗立着另一座纪念碑,表彰牛津本地一位杰出人物George Leslie Mackay(1844年3月21日 – 1901年6月2日),这正是我此行所要找的名人。
马凯1844年出生于牛津县西部Embro小镇上的一个苏格兰难民家庭,自幼在苏格兰人为主的社区中长大,Embro的苏格兰移民都是福音派长老会成员(Evangelical Presbyterians),这些人信念坚定平时的集体生活都是紧密围绕着社区教堂进行。
苏格兰长老会教堂(Presbyterian Church)由会员选举的有威望和能力的非神职平信长老带领,这与英格兰圣公会(Anglican Church)系统由上级任命一个神职人员担任教堂负责人的传统完全不同,因此有着更强的凝聚力。
马凯所在社区的长老会教堂为初到异乡的新移民提供各种帮助并为他们的子女们提供教育,马凯在教会里通过系统学习《苏格兰教理问答(Scottish Catechism)》条文,接受了平等待人、对社会不公正要谴责发声的理念,以及勤劳刻苦不畏恶劣天气或病痛一定努力完成工作的品格教育,这些学习对日后塑造他完整的思想品格起了很大的作用。马凯还接受了教会组织的各种生活技能培训,掌握了诸如干农活、盖房子、拔牙、做小手术等动手能力,这对他日后到台湾传教帮助极大。
马凯青年时期在长老会系统的多伦多诺克斯学院、美国普林斯顿神学院和苏格兰爱丁堡新学院接受系统的教育。1871年马凯27岁时受加拿大长老会派遣只身远赴台湾北部传教,定居于淡水并以此为家娶妻生子直至1901年在台湾病逝。
马凯在台湾传教过程中努力学习本地文化很快就掌握了流利的台湾话,他先以巡回为当地人提供牙医治疗入手,向当地人传输现代的文明知识。他于1882年创办了台湾最早的现代学校Oxford College牛津书院,如今成为台湾私立的Aletheia University真理大学,为本地培养了许多人才,同时他还创办了台湾第一座现代医院,如今成为台北市中心的Mackay Memorial Hospital马凯纪念医院,使当地人第一次知道西医比传统中医在治病上更加有效。
他留给后人的著作《来自遥远的福摩萨(From Far Formosa: the island, its people and missions)》,成为人们了解那个年代台湾风土人情的重要史料。马凯曾经两次回乡,一次是1880年参加Queen's College授予的荣誉神学博士学位,他借机在牛津家乡募款在台湾筹办Oxford College。另一次返乡是在1894年,他携妻参加加拿大长老会全国大会并当选为Moderator,他打破先例以长老会主持身份公开反对加拿大政府对中国移民征收人头税,斥责这是不公正的和种族主义的。
2004年马凯纪念碑在Woodstock市落成,台湾派代表团参加了典礼,2006年加拿大拍摄了一部记录片《台湾黑胡子野蛮人(Black Bearded Barbarian of Taiwan)》在电视台放映,纪念这位传奇人物。
马凯去世后一直受到台湾人的纪念,在淡水建有他的纪念馆和墓园,台北的医院仍以他的名字来命名,享受到的声望很像他的同乡晚辈,被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派遣到中国的医生白求恩。
马凯显然比自己的前辈,明朝万历年间进入中国腹地传教的意大利天主教会神父利玛窦(Matteo Ricci)幸运得多,利玛窦当年也是刻苦学习中国文化并精通广府白话和南京官话,致力于向中国人传播西方文艺复兴后的现代文明知识,与中国学者合作翻译孔子典籍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但最终客死他乡后却尸骨无存无人祭奠。
离开Woodstock后,我沿着401高速公路继续向东参观另一座小城Brantford,未完再续........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