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雍城遗址游玩攻略简介(秦穆公图霸业凤翔雍城遗址)
沈芳蕤 • 2023-10-30 16:26:59 • 次
文/卞润梓
雍城遗址,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是秦国使用时间最长的都城。雍城遗址现发现建筑基址二十多处,包括宗庙遗址、朝寝遗址等,城址以南的三畤原上发现有14座秦公陵园,其中秦公一号大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掘的最大古墓。
一、武公锄奸
春秋初期,郑国、齐国、楚国等逐渐崛起称霸,地处西方的秦晋两国长期独自发展,对于强国召开的诸侯会盟不予理会。秦宁公时期,朝政由大庶长弗忌、威垒、三父三人把持。宁公死后,鲁姬所生的长子秦武公本被立为接班人,弗忌、威垒、三父强行废掉秦武公,将陶氏所生的出子立为国君,在位六年后又被三人废掉杀害,重立秦武公为君。
秦国世系图
秦武公即位后,向三父等提出亲自攻灭彭戏氏,率秦军至华山脚下修建华阳宫,经过三年的励精图治,秦武公不但大败彭戏氏,还牢牢掌握兵权,最终回归平阳,将三父集团彻底消灭,也自此制定了夷三族的法律。彻底消灭三父集团残余势力后,秦武公率军讨伐犬戎邽、冀部落并推行发展了“县”一级行政建制,秦武公将秦国的势力范围推进到了关中平原渭水流域一带。
春秋时期形势图
公元前678年,秦武公去世,首开活人殉葬制度之风,陪葬的人多达六十六人,为后来秦穆公的称霸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秦武公去世后,其弟秦德公即位,为避晋国锋芒,德公带领秦国埋头发展农业经济,首先发现确立了三伏季节,并将国都迁至雍城。自此之后,雍城作为秦国的国都长达三百多年,是秦国历史上定都时间最长的都城。
秦雍城遗址
秦德公去世后,他的三个儿子轮流做了秦国的国君,分别是长子秦宣公、次子秦成公、少子秦穆公。秦宣公时期,晋献公自恃实力强大不断对秦国发动侵略战争,秦国在公元前672年发动自卫反击战争并取得了完胜,自此开始了秦晋两国两百多年的恩怨情仇。秦宣公在位12年后去世,其弟秦成公在位仅4年便去世,公元前659年嬴任好即位,是为秦穆公。
二、秦晋之好
秦穆公即位之初,便学习齐桓公,开始广纳贤才,壮大国力。秦穆公向晋献公请求联姻,由公子絷代表出使,公子絷在途中与公孙支相识并推荐给秦穆公,秦穆公非常欣赏,便任公孙支以大夫之职。
百里奚
晋献公之女嫁与秦穆公,当时的陪嫁奴隶队伍中有一人名百里奚,本是虞国大夫,在晋灭虞国后俘获,在随嫁队伍当中,百里奚逃到楚国被边防士兵所抓,在公孙支的建议下,秦穆公以五张羊皮为代价赎来了百里奚。百里奚事秦后,又向秦穆公推荐了蹇叔,秦穆公拜蹇叔为右相国,拜百里奚为左相国,人才汇聚的秦国自此开始了霸业之路。
骊姬之乱
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去世,晋臣里克在“骊姬之乱”中杀死了骊姬之子奚齐与卓子,发配在外的公子重耳、夷吾便成为了晋国国君的有力继承者,晋国陷入一片内乱与权力真空。秦穆公最初也想拥立重耳,但担心有才能的重耳会威胁到秦国的利益,于是转而拥立夷吾为君,是为晋惠公。
泛舟之役
公元前648年,晋国大旱,派人向秦国请求粮食援助,秦穆公采纳公孙支与百里奚的建议,将粮食卖给晋国渡过饥荒。第二年,秦国发生灾荒,而晋国自身丰收却不加以援助,拒绝了秦国的请求。秦穆公大怒,整军备战发展农业,与晋军在韩原发生大战,晋惠公大败被俘,在公孙支的建议下,秦穆公要求晋国割让河西五城,晋太子公子圉在秦做质子,最终放晋惠公归国。
晋公子重耳流亡路线图
秦国击败晋国后,领土范围延伸至黄河岸边,公元前640年,秦穆公进一步消灭梁国和芮国,实力继续壮大。公元前638年,公子圉逃回晋国并在次年即位,是为晋怀公。晋怀公即位后断绝了和秦国的来往,秦穆公十分恼怒,便在次年将重耳自楚国迎至秦国以礼相待。公元前636年,秦国与晋国臣子里应外合,秦穆公亲帅大军护送重耳归国,并消灭晋怀公,重耳即位,是为晋文公。
三、崤之战
烛之武夜缒而出
公元前630年,因郑国对晋楚两国同时依附,晋文公与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一日深夜,郑国烛之武与秦穆公密会,说明秦国与郑国结盟的优势,于是秦穆公转而与郑国结盟并派人守卫,晋文公也只得班师回朝。公元前628年,晋文公与郑僖公去世,秦穆公希望借此东出,蹇叔对这次远征表示反对,但秦穆公依然命令孟明、西乞术、白乙丙率军东进。秦军在滑国遇到化妆成郑国国君特使的商人弦高,弦高以郑国名义犒劳秦军,秦军以为郑国已经知道偷袭之事,于是袭击滑国而归。
崤之战
晋襄公得知秦国偷袭郑国的情报,率军与姜戎联军在崤函地区设下埋伏。公元前627年,秦军在回国途中路过崤山,遭到晋国与姜戎联军的夹击偷袭,最终全军覆没,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被俘,史称“崤之战”。在文公夫人的请求下,晋襄公最终释放三人,三人回到秦国不但没有受罚,反得到秦穆公的信任,得以重用。两年后,秦穆公再次派孟明视攻打晋国,再次战败,晋军与宋、陈、郑联军伐秦,秦军又败。
左宗棠篆书《尚书·秦誓》
公元前624年,秦穆公亲帅大军渡过黄河,烧毁战船以示有进无退,秦军攻下王官后继续东进,一路攻至晋都郊外,晋军始终闭城不战。秦穆公率军南下,从茅津渡渡过黄河,抵达崤山战场,全军驻扎,掩埋崤之战战死兵士的尸骨,并进行了严肃的祭奠仪式。秦穆公在此发表了演说《秦誓》:“惟古之谋人,则曰未就予忌;惟今之谋人,姑将以为亲。虽则云然,尚猷询兹黄发,则罔所愆。”以此检讨自己的过错。
四、称霸西戎
春秋列国形势
在王官之战后,秦穆公见东出不得,便将目光调整至西戎地区。西戎地区有昆戎、绵诸、翟、义渠、乌氏、朐衍、大荔、陆浑等许多戎狄部落,这些部落常突袭秦的边地,抢掠粮食、牲畜,秦穆公在将主要战略目标定在东方时,对戎狄主要采用谨慎的策略。
秦穆公霸西戎
西戎部落中绵诸、义渠、大荔的实力较强,绵诸王曾派遣由余出使秦国。由余得到了秦穆公的隆重接待,秦穆公借由余获得了许多西戎的情报。秦穆公给绵诸王送去女乐十六人,以消弭腐蚀绵诸。由余劝谏绵诸王不成,便归降秦国,为秦穆公称霸西戎出谋划策。
春秋五霸
公元前623年,在由余的建议下,秦军出征犬戎,包围绵诸,灭掉戎狄十二国,开辟国土千余里,此时秦国边界东至黄河,西至狄道,南至秦陵,北至朐衍戎。周襄王得知后,向秦穆公祝贺胜利并赐其金鼓,承认秦国在西方的霸主地位,秦国从此称霸西戎。
五、秦楚联盟
秦穆公
公元前621年,秦穆公去世,177名臣子追随殉葬,大批秦国中央人才因此流失,再加之秦穆公的继承者多没有大作为,春秋时期秦国再未出现如秦穆公时期般的鼎盛。
秦康公
秦穆公去世后,其子秦康公即位,在他即位后不久晋襄公去世,秦康公派人护送晋国公子雍回国。但晋国临时改立太子夷皋即位。秦国的护送队伍在令狐遭到晋军的伏击,秦军大败。双方展开拉锯战,最终秦军在河曲大败晋军。
秦共公
秦康公去世后,其子秦共公即位,其在位时期,晋国进攻秦的盟国崇国,秦军则通过包围晋国的焦邑进行反击。秦共公在位五年后,其子秦桓公即位,初期与晋国先后联合白狄进行作战,公元前581年与晋厉公沿黄河结盟,之后违背盟约,与白狄合谋伐晋。不久晋国便联合齐、卫、宋、郑、曹、邾、滕等国组成联军攻至秦国腹地麻隧,秦军大败。
麻隧之战
麻隧之战是秦国自秦襄公以来首次被敌军攻入内地,战后不久秦桓公便病倒离世,其子秦景公即位。秦景公时期与楚国进行联姻,针对晋国建立起了秦楚联盟。在此期间,秦楚趁晋国饥荒之机突袭晋国,在楚国进攻郑国时救援并夹击晋军,晋悼公为报仇便联合多国联军攻打秦国,秦军大胜。此后,秦楚还曾联合攻吴国与郑国,取得不少战果。
伍子胥鞭尸楚平王
秦景公去世后,其子秦哀公即位。在其在位期间,吴王阖闾任命伍子胥与孙武率领吴军进攻楚国,楚国大败,郢都城破,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楚国大夫申包胥逃到秦国,向秦国求救,痛哭七天七夜最终打动秦哀公,秦哀公吟诵秦诗《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于是派秦军入楚击败吴军,楚昭王得以复国。
三家分晋
秦哀公去世后,其孙秦惠公即位,之后其子秦悼公即位。秦悼公在位期间,晋国王室衰微,智、韩、赵、魏四大家族把持朝政,齐国国君已成为田氏家族的傀儡,鲁国、宋国亦大权旁落,中国历史即将进入精彩纷呈的战国时代。
六、雍城遗址及考古
雍城遗址示意图
雍城遗址,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南郊,城址南北长3300米,东西宽3200米,总面积约11平方公里,雍城遗址现发现建筑基址二十多处,包括宗庙遗址、朝寝遗址等,除城址外还有秦公陵园区与国人墓葬区等。
马家庄秦宗庙遗址
雍城城墙遗址西面保存较为完好,南面城墙沿雍水河方向修筑,北墙大部分被今凤翔县城叠压,县城中可以发现部分城墙残段。雍城地区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多条水流穿城而过,水流也作为生活与防御使用。城市内现发现大型宫室结构遗迹至少三处,如马家庄三号建筑遗址,又名“朝寝”遗址。
雍城秦公陵园平面图
雍城陵区位于城址以南的三畤原上,在此已经发现了14座秦公陵园,分布在东西12公里,南北3公里的范围内,占地面积约36平方公里,是迄今发现东周列国时期埋葬诸侯国君及其陪葬者最大的陵区,包括22位秦公葬于此。雍城是秦国使用时间最长的都城,在都城是平阳、泾阳时,因这两座都城的临时性与雍城是宗庙所在地的缘故,雍城陵区长期以来是秦公的最终归葬地。
秦公一号大墓石磬铭文
秦公一号大墓是雍城陵区,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发掘的最大古墓,根据出土石磬铭文“共桓是嗣”得知墓主人应为秦共公与秦桓公的继承者——秦景公。秦公一号大墓占地面积5334平方米,呈长方斗形,总体积达7万立方米,深24米,“中”字形东西墓道全长300米。大墓坐西向东,有三层台阶,共发现186具殉人,是中国自西周以来发现殉人最多的墓葬。椁室的柏木“黄肠题凑”椁具,是中国迄今发掘周秦时代最高等级的葬具,椁室两壁外侧的木碑是中国墓葬史上最早的墓碑实物。
秦公一号大墓发掘现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参考文献】
①徐卫民.秦公帝王陵[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②刘景纯.秦国历史与北方历史地理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③田亚岐.秦都雍城布局研究[J].考古与文物,2013,(05):63-71.
④田亚岐,徐卫民.雍城秦公陵园诸公墓主考识[J].秦汉研究,2008,(00):262-271.
⑤马振智. 试谈秦公一号大墓的椁制[J].考古与文物,2002,(05):56-59.
⑥焦南峰,孙伟刚,杜林渊.秦人的十个陵区[J].文物,2014,(06):64-76,1.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