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县旅游景点攻略(再游山东最美乡村临沂费县周家庄村)
沈芳蕤 • 2023-10-30 21:57:37 • 次
#秋日生活打卡季#10月3号,温度15℃到25℃,天气晴转多云,温度适宜,适合出游。早上八点,我们一家和爸爸妈妈,弟弟妹妹一家去临沂费县周家庄村游玩。
这是我们第三次来周家庄,之前两次都住在民宿,可是这一次因为弟弟妹妹都有事情,我们没有住宿。
对于在农村长大,在城市生活多年的我们姊妹来说,城市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倍感疲惫。我们常常怀念小时候,怀念在家门前的小溪中钓鱼捉虾,怀念在村前的小山中流连忘返。
可是,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我们以前生机盎然的村庄也像其他很多村庄一样,被一座座冰冷的楼房所代替。而周家庄村这一原始村落正好满足了我们所有怀旧的念想。
去的时候开车走高速导航70多公里,走了接近一个半小时,绕了很多路。回来的时候我们走小路节省了二十多公里。
我们早上8点出发,快到周家庄村时,蓝天白云隔着车窗映在眼前,分外的清澈,令人心旷神怡,好像进入了世外桃源。
这是周家庄的自然美景。青山映衬下的蓝宝石般的天幕上飘动着棉花糖似的白云,看着白云悠悠,忍不住多拍了几张。

我们一行十几人聚齐后,先找了个落脚的地方,也就是我们中午吃饭的地方。我们计划先爬山再吃饭,吃完午饭稍作停留再回家。

下图是一棵饭店主人种植的年岁很古老的桂花树,一树的桂花,芳香四溢。

我们中午将要吃饭的地方叫蜂情人家。没有了吃饭的后顾之忧,我们就开始爬山了。

沿着向北的路直走再向右拐再左拐,沿着新修的柏油大路,就可以爬山了。在原始的村庄中,这一条条新修的柏油马路显得格外显眼,从路两旁的石子来看,这项工程还远没有完工。

我们扶着红色的栏杆往上爬,对于体质虚弱的我来说,这个栏杆就像我的拐杖。特别我爸爸妈妈都70多岁了,他们却还是选择了爬山。尤其我妈妈在前几年爬过泰山之后,曾发誓再也不爬山。可是这一次还是又忍不住爬山了。

这五块石头形状各异,可能只有当地人才知道它们的来历吧!

山其实还是很陡的,前几年没有修路的时候,没有游客会选择爬这座山。可是现在不一样了,有了登山的路,游客便可以享受登山的乐趣了。从山上往下看,四周群山尽收眼底。

极目远眺,依稀可见玻璃栈桥,那是天蒙山上的玻璃栈桥,离这儿大约3公里。费县的天蒙山,平邑的云蒙山和蒙阴的龟蒙山,都叫做蒙山。根据个人的喜好,游客可以选择去哪个蒙山游玩。
这几座蒙山我们都去过,我们去得最多的是费县的天蒙山,那时候叫塔山,是国家5A级国家森林公园。塔山高八九百米,非常险峻,登上山顶,一览众山小。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爬塔山渐渐有点望而生畏。

还是爬这座平缓点的小山吧,这座不知名的小山估计有四五百米,快到山顶了,我们累得气喘吁吁,找了一块平坦的地方休息。年龄减长,又带着年迈的父母,爬山已不再追求速度,而在于登山途中的乐趣。在这儿欣赏美景胜于爬山。

白云随风飘,仿佛要落在山顶上面。

山上有多肉,并且还开了满满的淡紫色的花儿,在家里阳台上养了多年的多肉,我却是第一次看见多肉开这么多花,拔了一棵大的打算回家栽在阳台上的花盆里。
这是著名的网红打卡地,茅草岗。其实就是石头里的水汪,里面布满了青苔,这片一共发现了两个这样的水池。据说有三个,另一个我们没有看到水,只看见里面有满满的茅草,这可能就是茅草岗的来历吧!
据说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做仙女池,很美的名字。

山上随处可见不起眼的野花野草和野果,正是它们为小山增添了生命的活力。

远处可见的水库,我们开车来的时候路过,叫做上冶水库。

下山途中一块大石像是竖起的大拇指。好像在夸赞登山的我们:“棒棒哒!”
上山容易下山难,70岁的妈妈左手拄着拐棍,右手扶着栏杆,很吃力的样子,但这也正是坚持的力量吧!回来后,我,妈妈,还有弟妹,都说下山的时候腿是发抖的,可是我们都坚持下来了。

下山途中随手拍。

下山途中再拍一张我们爬山走过的路。

村民种的芸豆郁郁葱葱。

山楂树果满枝头,带来了金秋的喜悦。

匍匐在地上的南瓜。

好久不见的高粱成熟了。

终于回到了我们吃饭的地方,蜂情人家。
下图这些蔬菜全是店主家种的,这个冬瓜有多少斤啊,这么大个,够炒好几盘了,这算是自给自足吧。

紫藤花开的时节来会很美。

这些瓜果花都是店家主人种植的,就连路边都种上了鲜艳的红色鸡冠花,可见店主的勤奋和对生活的热情。

路上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卖地瓜秧和山鸡蛋,妈妈买了她的地瓜秧,两包10元钱。我,妹妹和弟妹抢着付款。
中午在蜂情人家吃的午餐,忘记拍照,20多个菜共600多元,很便宜,孩子们也许是累了饿了,上菜都抢着吃。
吃完饭,我们去附近小亭子玩。路过蒙山小筑民宿,以前叫大茶壶农家院,因门前一个大茶壶而出名,我们之前住过两次,房间整洁干净,每晚260元。

远处的小亭子里已经有我们的孩子迫不及待进去等我们了。

从亭子里往下看,可见很多的红瓦房,房子大多是新建的。前几年来的时候没有柏油马路,更没有登山路,也没有这么多的房子。
自从游客多了,路通了,房多了,民宿当然也多了。或者说,自从路通了,民宿多了,游客也就多了。
离这儿往北几公里路就是有名的景点椿树沟了。

在亭子上玩了会,回头看,第一次见这种形状的葫芦。

下午3点多钟,我们返回,回程中,我们又去了刘家寨做短暂的逗留。
刘家寨我们去过两次,第一次去还是几年前,当时刘家寨有意打造自然景观,路两三个满满的五彩小风车,可是最近一两年因无人打理,显得荒芜了。

绘心居是美术爱好者在此绘画的地方,里面是几间房,一个小院子。

这棵树的主人之前开了家水上餐厅,可是近两年只有节假日才有一点人,平时好几天不见一个人,所以主人就关店了,现在只有一个老人家住在这里,每天砍柴度日,和她做伴的是院子里的几只鸡鸭鹅。

水比几年前我们来的时候少了很多,但还有一点,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是孩子们的乐园。孩子们踩着石头,专心地找鱼和虾。

在这儿玩了一会就回家了,下午去老北京疙瘩汤饭店吃了一顿丰盛的饭菜,大人一桌,老人和孩子一桌。
玩了一天,这是真正放松的时候,吃着饭,和姊妹和父母聊着各自的工作和生活,内心感觉放松了很多。
工作永远也忙不完,可是和家人在一起的日子,和父母在一起的日子,和兄弟姐妹团聚的日子,让人倍感珍惜。
生活就是这样,忙里偷闲,和家人团聚,一起出游,我想,这就是节假日赋予我们的含义吧!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