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恩七姊妹山游玩攻略简介(今天老张来巡七姊妹山)
沈芳蕤 • 2023-10-31 04:35:54 • 次
啥也不说 先来看几张图
青山,长空,满眼绿意盈盈
好一幅清净闲适的画面
春花秋月 秋霜冬雪
晨有云雾 暮有飞鸟
也太美了吧!
这就是七姊妹山
然而七姊妹山的美与这群人密不可分
他们便是七姊妹山下的“护林人”
张永祥(右)与七姊妹山管理局工作人员一同查看珙桐生长情况
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境内。至今仍生活在绵延大山间的800余人,很大一部分来自护林员家庭。张永祥一家,也是原始森林里的“护林人家”之一。
深山老林里,不通公路,
连手机信号都是时有时无,
你能在这样的地方呆多久?
老实说,小编可能一天都坐不住
而张永祥已经守护这座大山整整10年
10年前,张永祥听从父亲的临终嘱托,子承父业,开始守护这片原始森林。如今,张永祥与母亲汤金芝、弟弟张永升生活在不通公路、手机信号时有时无的原始森林里,肩负着防火观察、生态保护等工作。同时,他们还负责劝退未经允许进山的游客,并为进山教学科考的科研院所等提供后勤保障。
张永升背着竹背篓,沿着崎岖小路往家中运送物资
“这儿的一草一木,都不能动。”
这是宣恩县长潭河侗族乡后河村护林员张永祥常常放在嘴边的一句话,言语中充满着虔诚。
今年已经54岁的张永祥回忆起当年的决定,仍然十分坚定。从城市回到大山,他的月薪由3000元变为100元,工作环境由车间变成了山林,却并没有影响他守护山林的决心。
自此,张永祥在七姊妹山便扎了根,他一人管护着1万多亩的山林,每次巡山,要花上5到8个小时。清晨7点,张永祥简单的吃过早饭,便背起背篓,拿着镰刀,开始了巡山。每天他要走30多公里的山路,说是山路,其实并没有一条好行走。许多地方甚至还要靠双手着地去爬行才能上去,加之山中环境潮湿,不少地方泥藓蔓生,稍不留意就会摔跤。
张永祥在七姊妹山下进行日常巡山
在保护区,防火林带多设置在林区边缘,草木茂密深及腰,陡峭难行,而且大多都没有水源。“一整天只有一壶水可以解渴,每一次喝水只能小口小口地抿,润润喉咙。”张永祥说。林深树茂,张永祥在巡山时还曾遇到黑熊。一次,张永祥在巡山路上休息,吃着干粮,一只黑熊悄无声息地从他前方的小路走过,吓得张永祥差点咬到舌头。“我当时一动也不敢动,等它爬出好远,才蹲下揉揉发软的双腿。”
张永祥在巡山途中饮山泉解渴
张永祥(左)与七姊妹山管理局工作人员清洗捡拾的珙桐种子
虫鸣、鸟叫、溪流潺潺
花香、草绿、树木参天
守山的日子清苦却也快乐
张永祥巡山归来,在吊脚楼里写巡山日记
查看巡山日记
“从记事起,我就和这块山呆在一起,
如今大山需要我,守护它是我的责任。”
汤金芝在厨房准备午餐
汤金芝与山外的孩子通电话
汤金芝(左一)和她的儿子张永祥(中)、张永升在七姊妹山下的家中
群山青松为邻
清风明月为伴
在张永祥家中,有个心爱的宝贝,是经允许进山科考、调研的学者专家们专门为他写的留言本。2016年,来自美国的布罗文•库马尔在留言本中写道:“我很好奇您在山中居住了多少年,您像山的保护神一样,呵护这一切,让人很感动(译文)。”2017年,中南民族大学生物科技学院师生集体留言道:“扎根山神,默默守护,向您致敬!”而在留言本的扉页,也有着张永祥自己写的一段话:“每月巡山15次,每次巡山8小时,山中药材无人挖采,林木完好无损,便是工作满意时。”
这是张永祥家门前的水稻
夕阳落下,朝阳升起,
只是属于七姊妹山新的一天。
护林人的默默坚守,
为巍峨的大山增添了一抹温柔,
也为我们所有人守护着绿水青山。
心中自有云白山青
致敬每一份平凡的坚守与传承!
图文|宋文 刘亚丽
编辑 | @有花诶、曾雪儿
审核 | 孟英豪
重点推荐:
▼仙山贡水,浪漫宣恩!一条微信让您了解宣恩,请您为宣恩代言!
更多精彩:
▼被塞红包,宣恩这名医生一顿操作获点赞无数……
▼省城来的“村干部”
▼全力抢修ing,209国道甘溪段预计2个月后通车!
▼高考结束,虽已“解放”但别太“飘”!
▼宣恩一中2019年招生简章
▼刚刚,209国道宣恩和平段一处路基垮塌,过往车辆请从王板线绕行!
▼美!
宣恩县融媒体矩阵
云上宣恩APP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抖音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