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张静江故居游玩攻略简介(南浔张静江故居)
沈芳蕤 • 2023-10-31 20:20:46 • 次
南浔,是一江南古镇,是一江南富镇,是一江南丝镇,以盛产湖丝、辑里丝而著称。辑里丝被指定为皇帝龙袍的用料,据说康熙、乾隆二帝的龙袍都是用辑里丝所做。特别是到了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辑里丝与贵州茅台酒同获金奖,享誉全球。
南浔,富可敌国,有"四象八牛七十二只小金狗"之称。这是形象的比喻、大小的比喻、富贵的比喻。象的形体多大,具体来说,家财达到千万两以上,才能称象。牛的形体就显得小多了,家财达到五百万两以上,才能称牛。狗的形体就更不用说了,家财达到一百万两,才能称小金狗。就这么一个镇,有钱的人家多了。
张家就是四象之一。祖先是安徽休宁人,有经商的传统。康熙末年定居南浔,开始做的都是小买卖,到了张静江祖父张颂贤这一代,抓住了先机,频繁往返于南浔、上海、杭州之间,从事生丝、食盐贸易。1843年,上海辟为通商口岸后,张家就在上海开设了"恒和丝行",经营辑里丝,直接出口对外贸易。1862年又专营盐业,遂成巨富,为南浔"四象之一"。
光绪中期,张家就在南浔东大街河边建起了此宅院落,当地人称"张恒和"。1877年,张静江就出生在这个大宅院内,谱名增澄,又名人杰,字静江,晚年又号卧禅。张静江自幼聪明好学,诗书字画无不通晓。出身富家豪门,但却志存高远,有一付侠骨丹心。
1902年,被荐为一级参赞,随法国公使出国。途中,竟在轮船上巧遇孙中山,两人志向相合,于是便追随孙中山,以巨资白银作为反清的革命经费。孙中山初遇他时,即称"中华第一奇人"。1906年.,张静江加入了同盟会,此后,他大力介绍湖州富豪加入同盟会,为孙中山等人革命活动提供了不少的经费。在国民党一大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成为当时国民党内显赫一时的人物,孙中山称他为"革命圣人",并手书"丹心侠骨"相赠。
张静江对孙中山的感情笃厚,1924年底,带病赴京到协和医院看望孙中山。孙中山不禁潸然泪下,"你病成这个样子,还专程来看我"。张静江忧心如焚,在京城遍寻良医,自1925年2月2日起,就一直守护在孙中山身边。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与世长辞,张静江悲痛欲绝,首先在孙中山遗嘱上签名作证。可见,二人的感情多么深、多么好吧!
张静江对蒋介石也是鼎力相助。1925年6月,蒋介石在广州遭到国民党内其他派系攻击,急电张静江赴穗助己,在张静江的帮助下,蒋介石逐步巩固了在国民党中的地位。7月,广州国民政府成立,为使蒋介石将来能够牢牢地控制军权,张静江以国民党元老的身份,提名蒋介石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领导北伐事宜。通过张静江步步扶持,蒋介石便逐渐登上了国民党权力的顶峰。蒋介石称张静江为"革命导师"。就连蒋介石的第二个夫人陈洁如,就是蒋介石在张静江的家中相遇的,蒋介石一见钟情,拼命追求。在张静江的说合下,俩人结为夫妻,当然,后来分离,也是由张静江做工作。
张静江故居,是典型的江南宏门豪宅风格,保持着清代三进五间式建筑传统,每一进之间各有天井,每一堂移步递高一级,俗称"步步高升"。前后两座门雕,雕刻精细,门额分别是"有容乃大"、"世守西铭",均为南浔八牛之一的、近代实业家、收藏家周梦坡所书。大厅内高悬的"尊德堂"匾额,是清末名人张謇所题。张静江故居又称"尊德堂"。中堂之画是谢公展的手指佳作,两侧是孙中山题写的一副对联:"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四十州"。抱柱楹联是翁同龢所题:"世上几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二厅、三厅陈列着张静江生平事迹展,这里有张家的家谱、发家史,有张静江力主抗日,面对日军暴行,愤而疾书的"毋忘奇耻",有张静江书赠陈立夫的对联:"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有张静江各个时期的照片、书札、任命状等文物,有孙中山、宋庆龄、何香凝、于右任、陈布雷、蒋介石等名人手札,还有张静江夫人朱逸民与好友陈洁如的生活照------
自古便有"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后来,致力于国计民生、振兴民族工业的张静江与大权独揽、独裁中国的蒋介石,在用人、处事上,日趋矛盾,政见不一,逐渐分道扬镳,淡出政界。1938年,张静江便悄然出走,定居美国。
张静江远离故乡,但还一直关注着国内的战事,为和平而努力。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张静江闻讯后,沉默良久,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话,"介石一生处心积虑,最终还是违了民意,党国不幸啊!" 1950年9月3日,张静江,病逝于纽约。
毛泽东曾称他为"有经济眼光的人"。张静江故居,现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很有价值,很有历史意义。
九口 2020-8-2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