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旅游攻略

沧县沧州铁狮与旧城遗址公园游玩攻略简介(自驾游)

沈芳蕤 2023-11-01 20:00:36

摘要:(2020年)10月中旬,开车自驾游,离开市区,沿沧盐公路东行,抵达距市区约20公里的沧州铁狮与旧城遗址公园。(游客可以在沧州火车站乘901路公交至铁狮子景区下)公园位于沧县旧州镇东关村

(2020年)10月中旬,开车自驾游,离开市区,沿沧盐公路东行,抵达距市区约20公里的沧州铁狮与旧城遗址公园。(游客可以在沧州火车站乘901路公交至铁狮子景区下)

公园位于沧县旧州镇东关村西、公路南侧。一期占地253亩,投资约2.2亿元。整个景区主要分为四大功能区,分别是游客接待区、考古勘探区、古城印象区和文化展示区。文化展示区是核心景观区,主要有旧城博物馆、民间文化馆、铁狮子文化园和古城演艺广场四个部分。2019年11月8日----12月8日实行试运营。由于疫情影响,2020年7月15日起公园全面恢复开放,票价20元每人。

公园所处区域属沧州旧城遗址范围。

沧州旧城分为内城和外城,外城形似卧牛,故名卧牛城,因城内有铁狮子,又称狮子城。秦代置县,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增筑,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重修。从城墙夯土层夹杂的宋代瓷器残片、砖等遗物佐证,现存的旧城主要为宋代城池。明初,州治迁至长芦(今沧州市区),沧州旧城逐渐废弃,旧城之名由此而来。2013年3月,沧州旧城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目前外城池轮廓明显,城墙西、南两面保存较好,西、南两门瓮城依稀可辨。西南角疑似角楼遗址一处。外城城墙周长7.5公里,面积约4.3平方公里。2015年考古探查,旧城内有内城,大致呈长方形,东西长820米,南北宽540米。城外设护城河。

铁狮子位于沧州旧城内,位列华北四宝之首(沧州铁狮、定州塔,正定菩萨、赵州桥),是沧州及河北省的象征。

旧城内文化遗存丰富,现存文物有古城墙、铁狮子、铁钱库、毛公井等。

进入公园北端的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停车费5元)。按入口通道前行,游客戴口罩、测体温进入游客服务大厅排队购票(70岁以上老人凭身份证登记,免票入内)。

进入园内,沿近百米观景长廊南行。长廊东壁悬挂一系列巨幅图片,展示沧县历史悠久的狮舞、弹腿、落子、哈哈腔、镂空木雕等传统文化。长廊西侧,一片广阔原野,绿色中裸露着在护城河遗址上挖掘的用白石子铺成的一段护城河,蜿蜒延伸。护城河畔有城墙遗址上开发并复原的部分古城墙。

长廊东侧是一条宽阔柏油马路,向南通至公园深处。

出长廊,马路正中竖立四柱三间、柱出头牌坊,坊间刻有“沧州铁狮子”大字。

横穿马路至东面,绿树葱葱中,一观景亭凸显于高处,格外醒目。沿甬道漫游,移步有景。

巨石堆砌成的小山峦,大、小瀑布从山间泻下,落入浅池之中,再流入渠道蜿蜒而去。池中荷叶黄衰,游鱼往返。石桥横跨,绿树成荫。虽是人造景观,游人身临其境,心情依然愉悦。

一圆形草圃中竖立北宋徽宗时期汴京城80万禁军枪棒教头林冲雪夜逼上梁山的塑像,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林冲被陷害发配于沧州。旧城内曽建有林冲庙,东门外的马厂据说是林冲当年看守的草料场遗址。

一湿地淤泥处的人与马塑像引入注目:战马前蹄高扬,后蹄深陷淤泥。马上唐朝盔甲服饰的军人挥枪,奋勇拼杀。传说旧城南门外有一淤泥河,唐朝名将罗成与隋朝苏烈交战于此。罗成战马陷于淤泥河,被隋兵乱箭射死。

沿河渠畔甬道南行至民间文化馆,为“口”字形四组钢结构建筑,简洁大方。馆内有电子屏幕、文字、图片、塑像等展示,其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旧城十景,第二部分展示与旧城相关的民间故事,第三部分介绍沧县金丝小枣之乡、武术之乡、书法之乡、曲艺之乡四张名片和非遗文化,第四部分为演艺剧场。

继续南行至铁钱库。这是一座封闭的仿古建筑四合院,入内游览另购买门票10元。南面中间三间卷棚硬山顶建筑,檐下有厦,中间有门,门上有“铁钱库”匾。铁钱库遗址集中分布于内城北城墙外围,其中一处当地俗称“铁驴”,因露出地面形似驴背而得名。1999年7月,再次对铁驴进行挖掘,结果表明是一堆铁钱。

进入院内,三座重檐悬山顶、面阔三间的仿古建筑置于院的东、北、西面。

东面是古币展馆,馆内青石砖上堆放着铁币堆,长约几米,高、宽近一米,呈不规则形,重约48吨,由于年代久远大部分铁钱锈蚀成块。古钱圆形,方孔,币厚4毫米,极少古币字迹依稀可辨,有唐朝文宗年间(827--835)铸造的“大和通宝”铁钱币,也有北宋徽宗年间(1107---1117)铸造的“大观通宝”、“政和通宝”铁币。

北面是财神庙,庙前的院中位置竖立一枚约3米高、圆形内有方孔的古币造型物,上面雕塑有“招财进宝”大字。

财神庙内正面供奉武财神赵公明和关公关二爷的坐姿塑像,西面供奉的是文财神比干塑像。东墙有一幅赵、关、比三人物的巡游天下的画作。

西面是礌石馆,礌石是古代战争中射远兵器之弹。馆内有描写北宋时期辽国兵马攻打宋城的战争场面的壁画,礌石飞舞,士毙马倒,情景惨烈。地面上放置出土的各类礌石实物,让游客开眼。

礌石馆门外有一玻璃柜,内有穆桂英抱婴儿坐卧丛草之中的塑像。传说北宋时期穆桂英和杨家将带兵与辽军大战洪州城(今旧州),战场生杨文广血染蓑草地,后来,此处生长的蓑草为红色,当地百姓称其为红蓑草。人们还发现红蓑草能治病,对痨病、伤寒有疗效。如今,当地流传着一首歌谣:“红蓑草、蓑草红,煎汤熬药百病灵。喋血染得灵芝草,当谢巾帼女英雄。”

古币展馆、礌石馆与财神庙有壁画走廊连通,壁画描绘林冲、罗成、穆桂英等历史人物在旧州的故事或传说。

铁钱库院子外。东南角的草地上有露出半截身子的一头铁驴,其中流传一段故事。很久之前,当地传说有一头铁驴埋在地下,必须亲兄弟八个方能挖开并抬出来。有一家只有兄弟七人,凑上姐夫一人,去挖铁驴。铁驴即将抬出地面时,小弟脱口而出:姐夫使劲。瞬间铁驴沉入地里,前功尽弃。

铁钱库的南面是沧州铁狮与旧城文化展览馆,钢结构“口”形建筑。展览馆分为四个展厅,第一展厅浮阳古郡:展示沧州旧城文明、历史沿革、文化遗存和旧城考古;第二展厅东方狮王:展示铁狮子铸造过程及相关文化;第三展厅旧韵遗风:展示民俗文化;第四展厅峥嵘岁月:展示革命文化和沧州革命先烈的光荣事迹。

进入馆内,映入眼帘的是序厅中十几米长的弧形浮雕墙,厚重镌刻着沧州旧城的历史千秋,生动地讲述了沧州旧城文化、铁狮文化、民俗文化以及革命文化等,充分地展示了沧县特色和文化内涵。

顺序观看各厅展示的图片、文字、沙盘、实物、仿品、字画、题字等,感触颇深,长知识、开眼界、受教育,更加珍惜当下的新时代,更加热爱伟大的祖国,呵护可爱的家乡。

走出展览馆前行,经过一座古井和古池塘遗址,在八角亭南面步入铁狮子文化园。铁狮子文化园展示国宝铁狮子及文化名人赞美旧城和铁狮子的诗词。

铁狮子铸于后周广顺三年(公元953年),是我国早期大型铸铁艺术珍品,有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1961年3月,沧州铁狮子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园内北面台基之上坐落着民间称之为“镇海吼”的铁狮子,铸于五代后周年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台基四周石栏合围。铁狮相传为遏海啸水患而造,是我国现存年代最久、形体最大的铸铁狮子。

仰视铁狮子,狮身向南,头向西南,两左脚在前,两右脚在后,呈前进状,身披障泥,背负莲盆(相传是文殊菩萨莲座),前胸及臀部饰束带,鬓作波浪状披垂项上,巨口大张,周身透出一种威武、阳刚的动感之美。

2007年中国文物研究所用三维立体测量仪测算:狮身长6.3米,体宽3米,通高5.5米,重约40吨。

眼前威风凛凛的铁狮子,游客无不为之惊奇、感叹和骄傲。

资料介绍,铁狮子头顶及项下各有“狮子王”三字,项右有“大周广顺三年铸”七字,左肋有“山东李云造”五字,头内有“窦田、郭宝玉”等字。铁狮子身躯铸造的年代、捐助人,给今人考古研究留下宝贵的证据。狮身内壁原铸有《金刚经》文,因多年锈蚀,铭文已全部漫漶,看不出来了。

铁狮子承载着沧州一千余年的历史烟云,但原先所处地势低洼,积水浸泡,风雨侵袭,锈蚀较重,腿脚严重残缺。解放后铁狮子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与保护,多次对它进行修缮。1957年由主管部门予以补项补趾,并修池建亭,周围还设有铁栏,建亭后由于铁狮见不到阳光,氧化较快,于1972年将亭拆除裸露。1984年,对铁狮子进行保护性位移,移至身后2米高的台座上。1994年用十几根铁管支架围拢、支撑、固定住铁狮子。

铁狮子北面有一座文殊殿,建筑规模不大。

沿铁狮子东面出口通道前行,通道西侧是几十米长的浮雕墙,墙上景致演绎着地方流传的故事,如诗冢烟霞、禅林水月、南堂鳮群、中城狮子、毛公甘泉、河口碑文、菜园墨迹、龙池祈雨、东郊劝农等。

穿过古城印象广场沿马路返回,结束游览。

遗址公园不仅是沧县旅游资源和产品中的龙头,也是沧州市委命名的“沧州市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在华北平原属于年代久远、形状奇特、特有的、最大的古城遗址之一,值得前去游览。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