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沙蒙旅游景点攻略(世界上第一款电传动力坦克)
沈芳蕤 • 2023-11-02 04:52:33 • 次
法国圣沙蒙坦克
在坦克的动力系统设计中,电动力的引入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种方式能让坦克拥有更大的扭矩,即使是超重型坦克也可以驱动前进,而世界上第一款引入电动力的坦克其实早在一战就已经存在了,本期武器大讲堂和大家分析一款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研制的第二种坦克-法国圣沙蒙坦克。
世界上第一款电传坦克
圣沙蒙坦克的发展得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说起,当时世界上的工业革命已经成熟,那个时候蒸汽机技术、内燃机技术和火炮技术都已基本达到成熟的阶段,而当年的英国正在试图改装履带拖拉机用于战争使用,这些都让坦克的技术慢慢的达到应用阶段。
而在一战局势正在发展的时候,在1915年1月,法国武器制造商施耐德派出设计师对美国霍尔特公司的履带拖拉机进行了调查,并认为采用拖拉机底盘进行装甲车辆的研发是可行的。
在1915年5月施耐德工厂开始进行新型战车的研发工作,并在1916年初,施耐德坦克的第一架原型机在一个军队工厂组装,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施耐德坦克的研发并没有经过法国当时给军队提供车辆的法国汽车技术服务部做通报,换句话说就是法国武器制造商施耐德绕过官方的渠道自己在研发坦克。
在法国汽车技术服务部发现之后,该部的官员们也看到了裝甲车辆的重要性,于是这个部门也没有跟上一级军方打招呼,自己内部独自研制起坦克来,当然很多的技术指标和设计都是跟施耐德的方案类似的,在进一步验证之后,于1916年2月,法国汽车技术服务部委托法国海军和奥梅库尔公司所属的圣沙蒙工厂设计并生产供炮兵使用的裝甲车辆,并很快的研制出第一辆样车,并给这款战车命名为“圣沙蒙”坦克,其中的圣沙蒙就是这个工厂的名字。
量产的“圣沙蒙”坦克虽然不是现今定义的陆军坦克,但是在早期坦克的发展中也是起到了重要作用,从外形和战场定位来看,更像是如今的自行火炮的先驱。
其底盘使用的是美国霍尔特拖拉机的底盘,这个底盘的每侧有8个小直径的负重轮,结构为两个或3个负重轮连在一起的联锁式悬挂裝置,主动轮在后,诱导轮在前。
行动装置为履带板,履带宽500毫米,接地长只有3.01,这就意味着它的越壕宽只有1.6米,并且履带板上只有横向爬齿,因此其防横滑的能力较差,而对地面的破坏作用也较大,这就意味着这款坦克如果在战场上面遇到比较宽的防坦克壕,它基本上就得卡在里面,当时的实战中只要挖一个宽1.5~2.0米的防坦克壕,圣沙蒙坦克就一定会卡在防坦克壕里不能动弹。
其上部分是钢板铆接结构的车体,其车体侧面裝甲厚度为17毫米,车体正面裝甲为11毫米,可以看得出来侧面比正面的装甲厚的多,跟现在的坦克装甲设计是相反的,当时之所以这么设计是因为设计师考虑到这款坦克车体侧面的暴露面较大,为了能够抵御德国穿甲子弹的射击才这么设计。
其车体后部的裝甲厚度为8毫米、顶部为5毫米,车体前部设计成了类似于V形的结构的大型前悬式前舱,这是因为在这里加装了电传动裝置和武器,这种设计使得车体前后都要伸出到履带之外,这就造成了不太长的履带却要驮着长长的车体,因此圣沙蒙坦克是一款头重脚轻的坦克,并且还是到目前为止百年坦克发展史上最明显头重脚轻的一种坦克。
头重脚轻就意味着其机动能力会比较差,在前部的这个战斗室中,驾驶员在左侧,同时驾驶员兼任车辆的指挥官,在右侧则是机枪手操作员,机枪手的座位是可以向左旋转的,这样机枪手就可以操作75 mm炮的操作。
整车重达23吨,加上炮管长8.83米、车身长7.91米、宽2.67米、高2.34米,车内的乘员他通过车体的后部及两侧的车门上下车。
动力方面,法国圣沙蒙坦克的动力系统为潘哈德公司制造的4缸、水冷汽油机,这个汽油机安装在车身中部,最大功率为66.1千瓦,驱动一个克罗切特-考拉度电传动系统。
这个系统的工作流程是发动机驱动发电机,发电机将电力输出到左右两台电动机,电动机带动左右侧减速器驱动左右主动轮进行传动,通过电传动裝置可以省去变速箱的结构,其电传动装置用的是直流电机,能具有极好的操作性能,不过当年的电机个头较大,造价较高,因此在一战的时候电机传动很多都是在试验阶段,能量产的法国圣沙蒙坦克算的上比较成功的了。
而23吨的车身配合上比较小引擎,造成其单位功率较低,其最大功率仅仅4匹每吨,最大行驶速度仅仅12公里/小时,跟步兵快跑速度差不多,车内的燃油最大可以提供59千米的续航里程,再加上头重脚轻的设计,使得其过障碍的能力较差,基本上仅能够在平地作战,一到野地战场和战壕遍野的的敌方,无一例外都会被陷下去。
武器方面,主武器为一门备弹106发的1897型75毫米主炮,火炮的长径比为36,是世界上首次采用液气式驻退-复进机的火炮,这种火炮在二战中依然具有不错的战力。
设计的时候只有正面可以放置,因此其75mm的主炮直接从车体穿过整个战车伸出前部,前部左侧还有一个观察孔用于观察战车周边情况,不过这也导致非常容易被攻击到。
除了主炮之外,车内还有4挺霍奇基斯8毫米机枪作为辅助武器,1挺是前机枪,1挺是后机枪,另外2挺布置在车体的两侧。机枪弹的弹药基数为7500发,这样整车前后左右都有火力,还配合一门大口径火炮,内部弹药充足,堪称是一战时期的移动堡垒。
虽然火力非常强大,但在战场上却并没有发挥应有的实力,在1917年5月5日,法军圣沙蒙坦克在拉福克斯磨坊地区首次投入战斗。
虽然其强大的火力给德军造成不少的杀伤力,但是在打算突破德军预设的防御阵地时,99%的圣沙蒙坦克都陷入德军预设的第一道堑壕里。
再加上当时的车体结构强度不佳造成车体变形,使得战车的侧门被卡死,经常成为敌人的靶子造成坦克和乘员的损失相当惨重。
另外战车前部的主炮很容易钻入地面,因此野战环境下都开的比较慢,基本上达不到12km/h的速度,缓慢的机动能力让其在战场上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火力,不过直到1918年10月,战场从开始转移到空旷地上,圣沙蒙坦克才开始有了发挥的余地。
作为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研制的第二种坦克,从1917年4月至1918年7月一共制造了400辆。
在一战的最后阶段,随着更加先进的坦克例如“雷诺”FT-17坦克的出现,圣沙蒙坦克被卸掉火炮,改裝成补给车或弹药输送车继续在后勤发挥余热了。
目前世界上幸存的几辆被保存在博物馆中,并随着一些展览陆续展出,并在一些游戏中你也可以看到它的身影,继续谱写着这款现代自行火炮始祖的历史岁月。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