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法海寺游玩攻略简介(禁拍限流)
沈芳蕤 • 2023-11-02 14:53:41 • 次
倘被问起山西,不提及几个“中国之最”,便会显得孤陋寡闻。但若谈及北京,不聊胡同、王府、酒吧街,而依旧在大谈文物古迹,简直有些自讨没趣了。
然而,提前一周都差点预约不上的法海寺,凭一己之力改变了我对北京文遗的看法。
进了山门,首先是两株奇特而巨大的纯白色千年古树,叫做白皮松。据说这是中国特有种,被称为“活着的文物”。它们身后,便是容纳壁画真迹的大雄宝殿。由于实在太过珍稀,殿内隔绝了日光,拍照失去了可能。法海寺非常贴心地在另一座大殿中放置了复制品,供留影之用。
见预约时间差不多了,我便坐在大殿前的石凳上,像倚靠在产科长廊里的丈夫般翘首等候。依照规定存上所有物品,顿觉两袖清风。又踩上鞋套,拾上手电,这才与不多的几人一道,庄重地踏进才拆了锁去的大殿。眼前一片黑暗,空气凝重,灰尘漂浮的速度也慢了,多少带着点谨慎的犹豫。眼睛慢慢适应了,方才发现这壁画的布局与复制品并不一致,工艺也别之天渊。
扇面墙上,绘有观音、文殊、普贤三大士像。墙背面的水月观音,堪称整组壁画的精华之作!菩萨面目端庄慈祥,花纹精细,似飘若动。最精彩的是身披的轻纱,刻画出了透明纤巧的质感,细观却有千抹万佻的繁复笔触,仿佛蒲公英聚成的绒带,可谓神作!
北墙上,画的是唐宋版本的“旧版”二十诸天,目前仅在法海寺得以观瞻。狮子、狐狸等走兽的耳朵上,毛细血管清楚地游走,似乎正有血液在汨汨流淌。笔触之细腻,一线一羽皆成世界。
壁画中,还包含了古人的两大“绝技”:沥粉贴金与叠晕烘染。二十诸天图上,匠人以金粉贴于隆起部分,于光影变幻中制造出类似“裸眼3D”的绝妙视觉效果。
当手电的光斜照于墙上,无数灿金线条如星夜中游动的夔龙;而叠晕烘染技法,主要见于东西璧上的荷花。层层莲瓣以烘染定型于特定的浓淡变换与层次叠合,无数日夜的反复铺叠,终成立体感十足的盛放粉莲。
金箔闪耀,纱幔扶摇,莲瓣翩舞,这是大明最顶级的工匠们,以五年时光打磨出的法相庄严。它与敦煌莫高窟、山西永乐宫并称为“中国三大古壁画”。
纵观整个壁画艺术,北京法海寺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作为中国艺术宝库的敦煌,壁画涵盖历朝,而唯独缺了明代。法海寺壁画弥补了这块缺失的拼图,让我们得以窥见一个时代绘画艺术的最高水准。可惜,这些工匠们连半片姓氏都没有留下。米开朗其罗的名字早已成为某种符号,而这些同样优秀的中国工匠,竟未能给世界美术史留下只言片语。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