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旅游攻略

平湖李叔同纪念馆游玩攻略简介(浙江平湖市的东湖)

沈芳蕤 2023-11-03 04:30:43

摘要:五一假期,我来到了浙江省平湖市的东湖景区。景区在市区的东侧,占地面积63公顷,水域面积27公顷。东湖是由九条河流汇聚而成的,古时喻为“九龙港”,俯视犹如一副“九龙戏珠图”。我

五一假期,我来到了浙江省平湖市的东湖景区。

景区在市区的东侧,占地面积63公顷,水域面积27公顷。

东湖是由九条河流汇聚而成的,古时喻为“九龙港”,俯视犹如一副“九龙戏珠图”。

我清晨5点多就走进了东湖景区,湖面还有一层薄薄的晨雾,放眼望去,天水相连。

景区就在市区,湖畔已经有人在晨练、跳舞、唱歌,一片美丽又祥和的景象。

我沿着湖畔左走,来到了大利班轮船码头。码头建于1925年,曾经是平湖往返上海最主要的码头。由于铁路和公里的发展,码头早已不做长途运输了,但还有几条游轮供人们乘坐,欣赏东湖美丽的景色。

过码头来到了一个沿湖公园,原来是李叔同公园,我这才知道李叔同的原籍是平湖的。

李叔同公园里有李叔同纪念馆,造型为一朵洁白的莲花,是东湖景区标志性的建筑。

我这个人习惯起早去景点,虽说是人少清静,但也往往是到了景点还没有开门。李叔同纪念馆要8.30才开门,我只好先围着东湖绕绕了。

这一绕还真是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李叔同公园的林荫深处竟然还隐藏着一座中山林纪念塔。纪念塔由塔基和塔身组成,钢筋混凝土结构。塔基为方型,塔身为方锥型,塔身四面阴刻“浙江省平湖县中山林纪念塔”。这座塔是民国十六年(1927年)为纪念国父孙中山先生而立的。当年营造中山林植树2200余株。

走回东湖西畔,有一座造型别致的“三元桥”。东湖地区自古就有潮到东湖出状元之说,平湖也的确出过三个状元。在汤家浜曾经有座三元桥,那是一座单孔石桥,旧城改造时拆毁了。为了纪念三元桥,留住平湖人的念想,在东湖景区新建了这座“三元桥”。

平湖自古人杰地灵,自宣德五年(1430年)平湖建县开始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科举结束,475年间,共考取举人668人,进士及第221人,榜眼3人。新中国成立后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各行各业都有出类拔萃的人物。

下三元桥来到十衫亭,这座亭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翰林卢璧所建。进入亭内可以欣赏东湖的风景,品茗作诗。据说这里曾留有诗篇一百多首。

东湖景区是开放式的,十衫亭西侧是一条大道,大道东面有一座石坊,中门横额上刻有“南村书堆”四个大字。据说元代至正年间,有平湖人张纮,别号南村,喜读书,藏书达万卷,在县城南聚土成丘,在丘上建起楼阁,作为读书、讲学之处,南村书堆因而得名。

走进南村书堆,迎面是一座古色古香的楼阁,楼阁顶上有一个牌匾“九峰一览楼”。楼高19.8米,共三层,在顶层不但可以将东湖尽收眼底,还可以看到远方的9座山峰。

据说楼里有许多文物和名人的书画,可惜那天没有开馆。

九峰一览楼南有座古典园林,住足长廊,远眺晨岚飘渺的远方,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小息一会儿走过一座石桥来到了报本禅院。

报本塔始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报本寺因报本塔而得名。

报本禅院可以说是四面环水,湖水荡漾,寺院恢弘,塔映湖中,风景如画。尽管是清晨,来禅院的善男信女已络绎不绝,经声佛号,香烟缭绕。

从塔院出来,远眺李叔同纪念馆,真是太美了,犹如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

一路返回李叔同纪念馆,早已开门。纪念馆占地16.5亩建筑面积1615平方米,主体高24米,分上下两层,二楼设有7个陈列室和一个环形展厅,分别展出李叔同各个时期卓越的人生轨迹。

两年前,我在参观杭州虎跑寺时写下一篇《世上再无李叔同》,如今再见李叔同,更增添了我对他的敬佩之感。

走出纪念馆,沿湖畔西行,湖中泓波澄碧,洲上树木葱郁,一种幸福感悠然而生:年近七旬,历经风霜,没有想到如今能来到平湖,享受这犹如仙境般的美景,嘿!知足了!

2023.6.5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