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旅游攻略

海城道源寺游玩攻略简介(辽宁清贫寺庙不收香火钱)

沈芳蕤 2023-11-03 12:03:58

摘要: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您点击“关注”按钮,图文每日更新,不要错过精彩内容~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最大动力。知道您在看,喜欢请点赞!很多去过寺庙的人都会发现,寺庙里的功德箱通

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您点击“关注”按钮,图文每日更新,不要错过精彩内容~ 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最大动力。知道您在看,喜欢请点赞!辽宁清贫寺庙不收香火钱,只有女尼一日一餐,只睡4小时禁玩手机

很多去过寺庙的人都会发现,寺庙里的功德箱通常是又大又厚,里面装着的香客们打赏的钱,也是又多又高。大部分人在烧香拜佛以后会扔散钱进功德箱,为的是图吉利。功德箱里的香火钱,也就成了大多数寺庙活下来的“根基”。然而,凡事都有例外,寺庙也是如此!

我就听说过这样一座寺庙,这座寺庙从来不收香火钱,也没有功德箱。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寺庙里的僧人全部为女性。她们每日凌晨2点起床,晚上10点就寝,一天只吃一顿饭,清苦到常人难以想象!“七大戒律”更是严苛到令人瞠目!即便如此,这里的修行者始终是络绎不绝……

难道是有人喜欢自讨苦吃?“七大戒律”又是什么东东?今天,就让我为大家揭开这座清贫寺庙的神秘面纱吧!

“两个不,一个一”

这座被誉为“世间圣地”的寺庙,名叫道源寺,位于辽宁海城,当地为丘陵地势,寺庙刚好位于山林、丘陵环绕之间。古时候,人们习惯把和尚住的地方叫做“寺”,尼姑住的地方叫做“庵”。但是,道源寺不同,寺庙里住着的全是女尼。正因如此,道源寺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成了无数男性“梦寐以求”的地方。

道源寺非常正规、且严格,依于海城大悲寺修行,和大悲寺为同一法脉:禅宗沩仰宗。不同的是,道源寺是纯粹的女尼庵,里面修行的皆为女性。更为不同的还是,这座特立独行的寺庙虽然规模不大,但规矩颇为吓人,始终坚守“两个不,一个一”原则。

“两个不”,分别是不收香火钱,不睡懒觉;“一个一”,是一天只吃一顿饭!道源寺没有功德箱,从建寺到现在,从未收过一分香火钱。有人会问,没有香火钱,女尼们靠什么生活呢?自给自足。没错,自己种的吃完了,就出寺化缘。不过,化缘时绝对不能要钱。确切的说,除了吃的,什么都不需要,其中包括水果。

如此说来,在道源寺,完全没有金钱的观念。除了苦修就是劳作,活着只是为了自渡,仅此而已。有的小伙伴,可能禁不住要问,什么人才会到如此清苦的寺庙里修行?是有多想不开啊?

有数据显示,道源寺里共有女尼100多名,有年长的,也有年轻的;有情场失意的痴情女,也有商场得意的女强人;有经历太多苦的苦命人,也有参透人世间的明白人……,归根结底,选择削发为尼的,大多是有故事的人!

到了道源寺,不管过去怎样,现在都要每天凌晨两点就要起床静坐,直至五炷香燃尽之后才能起来舒展身体,之后便是上早课和念经文。值得一提的是,她们每天都要诵十遍楞严咒。

这些事情都做完了,就来到午饭时间。虽为午饭,其实是女尼们一天的第一餐,同时也是最后一餐。你没理解错,女尼们一天只吃一顿饭。而且,这顿饭,别说是肉,就是油星都不多,除了大白菜,就是土豆,除了土豆,就是大白菜,变化极少。女尼们的衣着也非常简单,没有小花裙 ,也没有鲨鱼裤,一年到头都是灰色的僧袍,穿坏了就缝一缝,时间久了,变成了一件真正的“百衲衣”。

饭后,没有下午茶,水果、饮料,想都别想!因为斋戒的缘故,女尼们不食葱姜蒜。因而,食物基本上是清水煮出来的,味道自然差强人意。一日一餐,一两日尚可,时间久了,就会让人显得面黄肌瘦。然而,同样的事情却并未发生在道源寺的女尼。她们虽然很清瘦,但不是面黄肌瘦,更像是一种轻盈的瘦。虽然常年食素,但她们的精神却十分饱满。

晚上十点,女尼们结束一天的诵经、劳作,开始休息。次日,又是凌晨两点起床、焚香、上早课……,如此算下来,女尼们一天用于睡觉的时间只有短短4个小时。

“七大戒律”非一般人能忍受

在常人眼中,这“两个不,一个一”俨然是挑战自己的承受极限了。然而,道源寺的女尼们,承受的可不仅仅是这些。“七大戒律”的存在,才是道源寺与众不同的根本原因!

第一,不得在寺院内使用金钱、不能存钱、更不能接受别人给的钱;

第二,不得接受外来挂单僧人的礼物,若不得不接受,必将给予回礼,以示平等相待;

第三,不得吃“独食”。换言之,在道源寺居住的女尼一切所得,都要交给常住僧人进行统一分配;

第四,不化缘不得求人,不得向外界索求;

接下来的“三大戒律”——“行脚”、乞食和衣钵不离身,因为是发生在同一过程中的,所以我们就放在一起来做个小小的“科普”!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道源寺的女尼们都要进行“行脚”。那么,什么是“行脚”?“行脚”,又名为“二时头陀”,指的是女尼们将长途跋涉跨过多个省份,一共行走300公里,行脚乞食15天。

此番操作考验的是女尼们的毅力,磨练的是她们的毅力。在“行脚”途中,女尼们身着僧衣,背着锡杖、香炉和生活用品,大家排成一列,井然有序地向前走。如此大的阵仗,难免会引来异样的目光和指指点点。有些人还会虔诚地递上钱财,以求佛祖保佑,但得到的都是女尼们的摇头示意。拒绝“欲望”,也是女尼们“行脚”修成途中要上的第一课。

到了午饭时间,女尼们会按照秩序分散开,到附近民宅乞食。对于乞食,她们也有严格的规矩——每次乞食只能乞七家,就算在这七家民宅乞讨来的食物不够吃也不能再乞,而且只能接受食物。

无论“乞”来多少,都必须要交由净士进行分配,女尼们依次按序席地而坐,安静地等待餐食。在整个15天的旅途中,女尼们不能够住旅馆,也不能够住民宅,即便是刮风下雨也不能破例。对于他们来说,这就是大自然给的“最好的修行”,可能暴风雨停止后,便能遇见佛性。

每天晚上,她们就会拿出自己背着的睡袋,找个能够遮蔽风雨的树木或桥洞开始短暂的休息。白日里,沿途休息时,衣钵不离身的女尼们不会随意进入公众场合,通常会席地而坐,静心诵经。

一年一次的“行脚”,并不是为了哗众取宠或者为道源寺赢取声誉,单单是为了历练心性,断绝尘缘,逐渐向心中的佛祖和信念靠拢。

“禁了手机,禁了爱”

踏进道源寺的那一刻,就意味着已斩断尘缘,与外界的一切纷扰就断绝了联系。不光是从心理上断,行动上更要断。

截止目前,道源寺的女尼们不允许使用手机、电脑等通讯设备,更不允许和家人、朋友,确切地说,“曾经尘缘里的人”断绝了联系。佛教有言曰:念佛无难事,所难在一心,一心亦无难,难在断爱根。念佛不难,修心难。

值得一提的是,不是你说“我要断情绝爱,从此常伴青灯”,就能这么做的。在道源寺,想要皈依佛门,想要接受两三年的考察。期间,也有不少人忍受不了如此清苦的生活,选择中途放弃。留下来的,经过长时间的检验,才能由高僧剃度皈依佛门的。一旦进入佛门,就说明意志坚决,决心以这样的生活方式延续剩余人生。

2001年,道源寺刚刚建成的时候,女尼远没有现在那么多,当时只有2名比丘尼和十几名居士在此修行。如今,道远室内已经有女尼100多人,而且很多是年轻人。

正值妙龄的女子,毅然决然地断绝红尘牵挂,剪断青丝长发,烫上戒疤,每年踏上行脚之路,周而复始,不断地磨练心性,替众生祈福,身苦而心自在。现如今,道源寺已经凭借自己的独特魅力,让越来越多的人熟知,也吸引了很多一心向往修行的女性前往。

人活一生,到底在追求什么?有些人总把“人间不值得”挂在嘴边。如果选择在道源寺修行,那是“值得”还是“不值得”呢?恐怕还是内心充实与否的问题吧?生活在世俗中的我们,或许永远无法领略道源寺的女尼们是怎样在那样清苦的环境中日复一日坚持下来的。

与此同时,有太多的牵绊和不舍让我们成为佛门之外的人。佛学在丰富了我们生活的同时,在某些时候也给了我们一定的启发:苦与乐都是相对论,倘若非要追求自己得不到的或者根本就不属于自己的,结果肯定就是苦的,你说是不是?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