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秋瑾墓游玩攻略简介(打卡省保秋瑾墓杭州)
沈芳蕤 • 2023-11-04 14:04:58 • 次
关注伟哥,带你逛文保聊历史。
为了配合学校“红色革命”主题教育,今天带着孩子来到了西湖孤山西北麓,西泠 桥畔,这里有一座汉白玉女性塑像,只见她长裙曳地,左手按腰右手按剑,眼望西湖持 剑沉吟,卓然独立刚柔相济,塑像基座上有孙中山先生亲笔题词“巾帼英雄”四字,这 里就是近代著名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墓地。
1875年出生于福建云霄的秋瑾,字睿卿,号竞雄,祖籍浙江山阴也就是今天的绍兴 ,她原本来自官宦世家,有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保障。爷爷和父亲都是清朝的官员,母亲 也是浙江萧山望族之后。所以秋瑾从小就得到了极好的家庭教育,加上她自幼喜好文史 、诗词。少年时随表兄学骑马,学拳术,练棍击剑。久而久之,秋瑾便成长为能文能武 的奇女子。秋瑾在19岁时,遵照父亲安排,远嫁湖南,1900年,秋瑾跟随丈夫到京城增 长见识。在京城期间,秋瑾阅读了大量进步报刊,思想得到极大的解放。1904年7月, 时年29岁的秋瑾不顾丈夫的反对,冲破封建的束缚,自费东渡日本留学。在东渡日本的 求学期间,秋瑾受到了中国留学生激情澎湃的革命思想的浪花洗礼,她追求民主自由独 立的心性得以火热迸发,从此以“鉴湖女侠”为笔名,投身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的革命事业。
秋瑾除了在校学习外,常参加留学生大会和浙江、湖南同乡会,登台演讲革命救国 的道理,还与鲁迅、黄兴、宋教仁、陶成章等志士仁人密切往来,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 革命活动。与刘道一、王时泽等人结为秘密会,以反抗清廷、恢复中原为宗旨,以月刊 《白话》为宣传工具,并得到孙中山先生的建议:依据此特长,利用宣传工具,报告时 事,解决实事,效果越直接越迅速越好。
1906年秋瑾回国后,她应邀留在绍兴大通学堂主持校务并以此为掩护,往返于浙江 和上海之间,与尹锐志、陈伯平等人以锐进学社为名,联络革命党人与进步人士,运动 军、学两界积极准备浙江方面的起义工作。秘密编制光复军制后,遂与徐锡麟秘定于 1907年7月19日在绍兴、安庆同时发动起义。只可惜,因消息走漏,徐锡麟不得不于7月 6日提前起义,奈何腐朽黑暗的清末统治死而不僵,徐锡麟仓促的起事被残酷镇压,秋 瑾在绍兴这边的起义也随之暴露。拒绝离开绍兴的秋瑾表示革命要流血才会成功,她早 已做好牺牲自己的准备.秋瑾遣散完进步学生后,毅然留守大通学堂。7月13日,秋瑾被 捕,15日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在被捕受审时,秋瑾没有吐露任何革命信息,只留下 “秋风秋雨愁煞人”这七个字,成为举世传诵的绝命之言。死时,年仅32岁。死后经数 次迁葬,最终长眠于西泠桥畔。
秋瑾是中华民族觉醒初期的一位前驱人物。她是一位先觉者,是第一位引发社会强 烈反响的女烈士,是为推翻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女烈士,是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 贡献的女烈士。终其一生,她都在为伸张女权而奋斗,在为革命建国而努力,她把自己 的生命奉献给了反封建主义和争取民族解放的崇高事业,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伟大的女 英雄,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打卡成功!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